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精品主打

济南府里过大年

2015-01-29 作者: 胡建平 来源: 大众日报
为什么春节会有如此强大的呼唤力量?
它温暖、厚重、沉淀人心。
进了腊月门,思乡也浓厚,不论再远,总能让人赶到春节前踏上回家的路。
为什么曾经热闹讲究的春节味道也在“变样”?
压岁钱、放鞭炮、拜年、逛庙会、走亲戚、祭灶、出天方,拜跑年,闹元宵……
年复一年,它们是不是已经旧貌换新颜?
为什么传统的年俗已越走越远,渐渐沦为一次平淡的长假和出行?
那些被我们忽略掉的年俗、年味,
即便它们在历史的土壤里扎根,也该在城市的文明和轨迹里再现和追忆。

  □ 胡建平
  进了腊月门,年味也愈加浓,人们也开始“忙年”了,这番重视,足以见得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春节是什么?作为中国人仪式内容中最隆重的节日,它自成文明,进年关,敬灶神,吃年饭,贴春联,放鞭炮,出天方,拜跑年,闹元宵……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生活和文明的一个个符号,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胎记,更是每一个人记忆中和渴望中的“年味”。在这个特定时间和空间里,每一个中国人如朝圣般的返乡,回归,不管富贵贫贱,也无论成就平凡。没有一个节日能像春节这样,是认同,是回归,是基本,也是回归家人、乡邻和桑梓。
  春节作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标志性的符号,它一直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生命内涵,人们甚至将自己对生日的计算,都以春节为标志,足已见的中国人把春节视为年龄增长的象征。在国外,世界上很多其他民族也热热闹闹地过起了“中国年”,海外侨胞更是念乡心浓,越来越重视春节。但是,当中国年开始“风光”海外时,我们自己却开始越来越多的怀疑、不满,年味也越来越淡了。
  旧时一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筹划过年事宜。出了正月,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年才算全部过完。过年,第一步自然是回家。可如今,生活被忙碌填满,不回家的理由四处可见。大年三十的年饭一吃,大家就要散伙,和平常过日子几乎没有区别。守岁呢?无非是蜷缩在家中看春晚。拜年自然也成了走马观花的任务。老人们不再为给孩子准备新衣物和压岁钱而犯愁,中年人不再为未来有新的希望、新的盼头而期待,孩子们也不再为了新衣服、放鞭炮、收压岁钱而欣喜,过年已都变得寡淡而没有趣味。
  也常有人回忆过去的岁月—哪些有年味的年。年味是什么,它是对昔日不如意生活的告别,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对光明未来的向往,是对万事如意的期待。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春节?春节,本来应是世俗生活里一缕诗意的光辉,所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只要一读这首诗,仿佛已置身春节的浓浓气氛中。那些纯粹仪式性的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剪窗花等,都没有实际的功利性,而是超越世俗生活的审美和情感。
  同样都是除夕夜,古人怎么过年的呢?重据旧时《历城县乡土调查录·习俗》表述道:这一天,家家“易门神桃符春贴,遍地撒芝麻秸,陈设供果迎祖先。是夕辞岁,燃爆竹,家人设酒守岁”。即院门及屋门要贴迎新春联和年画。当夜色降临时,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一餐“年夜饭”,喝团圆酒。饭前不忘记已故的祖先,先到街上或院子里燃香烧纸,意在将祖先们迎回家,在堂屋摆先人的牌位,设供品祭祀。在郊区农村,还有在院子里撒芝麻秸的习俗,以“喂”祖先乘坐的牛马。
  当鞭炮声音越来越稀疏,年俗也越来越简化,年味也在变的平淡。古时年岁虽是“繁琐、麻烦”,但是仪式感极强,过年,让大家的心更近了,既让人尊古,也让人念情。不管如何,年俗的血统早已扎根,它像人们的期待一样,在两年交接之处交错相望。
  本期,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下,以往的济南人是怎样热热闹闹过大年的。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