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常态 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辛安跨越

2015-01-28 作者: 曲旭光 隋翔宇 来源: 大众日报
  △海阳大秧歌
  △滨海大道
  △碧桂园项目
  □曲旭光 隋翔宇
  
  海阳市辛安镇地处黄海之滨,海即跨海特大桥、青岛至海阳城际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距烟台、青岛、威海均为100公里左右,区域优势显著。辛安镇辖49个行政村,镇区人口1.62万,列全市各镇人口第二位,面积136.5平方公里,是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镇,也是海阳市丁字湾亚沙文化旅游聚集区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海阳市“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重要一极。2014年是辛安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辛安镇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着新跨越。
谋发展——
项目建设强产业之基

  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强镇发展的重要载体。
  2014年,海阳市辛安镇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该镇依托蓝色经济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目前,已落户辛安的投资100亿元的碧桂园十里金滩项目、投资20亿元的皇城紫云宫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2015年各大项目将全部建成,届时将形成20万人的新的人口聚集区。新引进的巨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弘安建筑材料材有限公司、清阳建材有限公司、辛安新城项目都已投入生产,不仅带动了利税的增长也为辛安增添了新的就业领域。
  “辛安镇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只有不断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积极承接青岛、烟台产业转移,融入丁字湾蓝色经济的发展圈层,才能提升区域影响力,打造全省蓝色经济发展示范镇。”辛安镇党委书记邵蕾说。
  大项目在辛安落地开花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正腾笼换鸟,实现着转型升级。作为胶东针织第一镇,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镇内企业强强联合,创立自己的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款式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让传统产业做大做强,逐步树立起辛安毛衫的信誉和形象,拓宽销售渠道,完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据了解,2014年,辛安镇域内已有针织企业50余家,生产内衣、T恤、短裤、文化衫、运动装等系列240个品种,年加工能力达到5300万件套,“申士”、“新雨”、“广新”、“梦缘了”等自主品牌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东新雨针织有限公司现有员工26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各种管理人员30人,拥有各种进口针织设备360余台,企业资产总值290万元。年生产针织内衣800万件。主要产品有各种纯棉针织内衣、保暖衣等30多个品种。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山东新雨针织有限公司也打造出“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销往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辛安镇的理念是创新发展思维,我们在发展中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虽然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但也创建出了自己的品牌,而且在行业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山东新雨针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保生态——
示范镇护环境之根

  “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环境的保护,辛安镇不仅要打造成一个经济发达的示范镇,更要以建设生态园林镇为目标,为全镇群众提供一个碧水蓝天的居住地。”邵蕾说。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生态文明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作为蓝色经济发展的示范镇,辛安在实现经济跨越的同时,也践行着环境保护的跨越。
  如今的辛安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专业保洁队伍,每日负责清扫街面,清理垃圾。“不仅每个村庄有自己的保洁队伍,我们还将全镇区域划分为4个大片,每个片配备一辆垃圾转运车,每30户配备一个城市标准化垃圾箱,每辆垃圾转运车配备2名清洁员,每天将各村垃圾清理运送到行村垃圾中转站和辛安镇垃圾填埋场。”辛安镇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加快实现全域净化,辛安镇组织开展了农村“三大堆”集中清理活动,彻底清除农村卫生死角,进一步加快垃圾一体化处理,让农村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
  2014年,辛安镇加快推进水系造林工程,高标准推进公路绿化带建设,积极创建绿化示范村。该镇投资了600万元对镇内黄塘河、辛安河等河道进行整治,重点为河道清淤筑坝、两岸护砌、拦蓄、敷设排污管道、绿化、亮化,河道治理完成后,将为百姓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
  2015年,辛安镇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和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石材、废塑料等行业专项整治活动,保持对盗采砂资源、盗伐林木、非法围填海等行为的高压态势,保护辛安镇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城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控制增量、压减存量,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步伐,争创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在环境整治的同时,辛安镇充分发挥绿色这一重要“元素”,坚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积极开展“绿色家园”行动,实现“村在林中、家在绿中、人在园中”。截至目前,辛安镇完成了22个村的大绿化,绿化面积达到636亩。
  为营造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辛安镇采取进村入户宣传、书写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刊板等形式进行宣传,确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促和谐——
公共服务固民生之本

  如何释放改革红利,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保障群众利益,是辛安镇在城镇建设中始终不忘的理念。
  2014年,辛安镇按照“大投入、大力度、大建设、大提升”的原则,不断强化公共资源整合投入,大力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先后投资硬化埠后、南马家、叶家、台子头、向阳、槐家泊、辛安、床子头、谢家、木桥等村级公路10公里,投资400余万元在去年路网建设基础上,继续完成了2.5万平方米的道路绿化及120盏路灯安装,完成辛安和槐家泊集中连片建设1万平方米,完成新安新城建设1万平方米。投入近830万元完成育行线、工业园区内4条道路沥青铺设工作,浆砌路沿石2100米,并同步完成绿化、亮化、美化,使该镇道路交通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与此同时,辛安织密城乡低保网,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该镇全体党员干部坚持“走出去”原则,对辖区内的弱势群体进行走访排查,对家庭困难的村民,认真对照农村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对于家庭情况好转或者其本身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村民,将由村“两委”重新组织全体党员审核其低保资格,保证低保户的评定公平公开公正。
  “辛安镇要建成一个滨海生态宜居城镇,打造全省蓝色经济发展示范镇,就必须着眼于惠民利民,建设便民服务设施,同时保障群众的收入提高,只有让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才能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满足镇上百姓的需求,让大家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邵蕾说。
  值得一提的是,辛安镇民生工程并不只局限于公共服务的基础建设中,更彰显于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里。
  2014年,辛安镇深入实施文化富民政策,大力开展“四德工程”建设,营造积极向上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村民道德素质。辛安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山东省政府“四德工程”战略,积极发掘和培育先进典型,着力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目前,该镇共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49处、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49处、农村文化广场42处、公益广告文化墙100多处、宣传文化长廊20多处,通过这些宣传漫画、好人好事儿等“群众语言”来大力宣传“中国梦”,不断提高村民的道德自觉性。如今,四德工程在辛安镇已刮起了一股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大家比着做好事,赛着比孝心,孝顺、诚信、友爱的四德之风在辛安镇广泛扩散开来。
  此外,辛安镇还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在镇区驻地,辛安镇党委政府不断强化公共资源整合投入,重点打造了社区文化广场、便民综合服务体等项目,其中投资600万元打造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社区文化广场,投资350万元建设占地约4000平方米便民综合服务体。在各村,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村“两委”完善文化大院等便民设施,帮助村“两委”建设农家书屋、舞蹈室、棋牌室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超过80%,全民健身网络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