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常态 新作为

济南商务:创新发展渐成新常态

2015-01-28 作者: 韩伟杰 王远海 来源: 大众日报
  △“美食泉城——家常菜大赛”大众评审为菜品打分
  △市民在放心早餐店就餐
  △以园区为载体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开发区对济南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济南市的一家外资类金融企业——国融租赁为客户“私人订制”最佳综合融资服务方案
  △在济南,电子商务产业成为稳增长、扩消费的新引擎
  △引导更多的企业到国际市场上找商机,图为济南出口企业参加广交会
  △开放型经济的平台——济南综合保税区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进驻集聚了本地消费,也增强了省会经济的辐射力
  □韩伟杰 王远海
  核心提示
  这是一张来之不易的省会商务“成绩单”:2014年,济南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4.4亿元,同比增长12.6%;实际到账外资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8.67%;进出口总值完成105亿美元,同比增长9.7%。外资和进出口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增幅。
  这是一场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开创新常态下省会商务发展新局面的全新挑战: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结构由中低端转向中高端,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的经济新常态下,省会商务工作如何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提升发展杠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走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前列?
  认识新常态,济南商务抓住开放新机遇,以开放型经济激发省会发展活力;适应新常态,济南商务增创民生消费新优势,启动省会经济“发动机”;引领新常态,“开放商务”“民生商务”齐头并进,全面推动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持续增长,为省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增添不竭动力。
产业载体加速推进
新平台构建省会对外开放新格局

  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园被省商务厅批准为“山东省园区体制机制创新综合实验区”,一场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潜力的创新实验将在这里开始探索。作为全省最年轻的省级经济园区,济南新材料产业园在近两年形成了科技研发、中试、产业化生产的“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支撑服务体系。
  以园区为载体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济南新材料产业园是省会经济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济南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推进省会重点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考核评价、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等多方面的改革,将开发区建设成当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路者”和培育科技创新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顶梁柱”,7个省级开发区在全省136个省级开发区排名全部前移,开发区对济南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与其同时,园区特色化发展正在加速、同质化现象逐步减少,形成了各具特色、百舸争流的发展格局。济北经济开发区是全省第一家设立台湾工业园的开发区,统一、旺旺、耐斯、康师傅等台湾四大食品巨头齐聚这里,成为山东省最大的食品饮料产业聚集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已吸引了德、美、意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跨国公司进驻,成为全省、全国有影响的欧美企业集聚地。
  为进一步激发开发区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新的一年,济南市将继续在开发区行政、人事、财政等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以改革释放发展潜力。据介绍,他们将推进新材料产业园区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等省级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发挥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排头兵作用;进一步改进开发区扶持和考核办法,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和主攻方向,形成规模集聚、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
  把打造新的产业高端载体平台作为省会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济南市还将在大力提升现有载体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建设。今年上半年力争启动与新加坡财团合作的“济南智慧城”建设,有效推进“中新济南知识产业园”项目合作;加快策划洽谈与美国著名跨国公司合作的“金融服务园区”项目;抢抓中日韩自贸区启动谈判和中韩自贸协定即将签订的历史机遇,发挥地域优势、主动融入东亚区域合作框架,通过着力打造中日韩住宅产业化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中韩尖端产业合作济南先行示范区和中日韩大宗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省会开放型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舞台。
线上线下创新求变
理念转型激活省会经济消费潜力

  “家门口有了商场,逛街购物就不用只往泉城路跑了,请客吃饭、看电影、健身都能就近办到。”家住济南高新区黄金时代小区的刘婷最近心情不错,两年前刚搬到新房时,周边没有综合性的商场,“居住在高新、购物到市区”是件很无奈的事情。现如今,随着丁豪广场、美莲广场的陆续开业,刘婷家门口也有了商业综合体,走着10分钟就能到。
  近年来,为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济南市着力推进商贸服务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提供强力支撑。
  济南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济南全市投资额亿元以上、万平方米以上批零贸易业重大项目开业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在建50个,总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以江北最大黄金珠宝聚集区和世茂、丁豪国际广场等为代表、面向大众化和中高端消费群体的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相继开业运营。同时,一批代表国际商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跨国投资商正在加快选址入驻,诸如瑞典宜家、仓储式品牌企业麦德龙、品牌折扣店奥特莱斯等等。
  新常态下,消费在“三驾马车”中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引领、拓展新的消费增长点,不仅是“民生商务”满足民生需求的责任担当,也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积极作为。
  在传统商贸流通领域,济南计划以特色制胜,将在创新发展特色街区经济上发力,未来三年打造明府城、经二路老商埠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商旅文结合、商业休闲、创意设计的特色街区,不断增强商会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
  如今,电子商务不仅改变着居民的日常消费习惯,还加速向传统领域渗透融合。近年来,抓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机遇,济南市高点定位,顺势作为,助力电子商务成为稳增长、扩消费的新引擎。截至目前,济南市电商企业及相关经营单位5万多家,电商平台460余家,淘宝店铺近3万家,天猫店铺900余家,网购网民数量达到377.4万人,网购渗透率为83.3%,为全省密度之最。2014年,济南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05亿元,同比增长50.8%,其中网络零售额达621亿元,同比增长94%。涌现出一批全国行业电商第一品牌,如服装销售类的韩都衣舍、手机销售类的三际电子、法律服务类的中顾法律、茶叶销售类的买买茶、网上冲印类的世纪开元、家纺用品类的毛毛雨、海参销售类的洪参源等等。
  新的一年,围绕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济南市将充分发挥政府新兴产业扶持资金和创投基金等优惠政策的作用,加大对电子商务初创型企业、服务类和垂直平台类的扶持力度,加大电商人才引进与培训,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集中资源破解制约电商发展的瓶颈。未来三年,济南市计划打造7处以上,具备完善的物流、金融、技术、人才等支撑服务和专业化市场团队运营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楼宇)。
转型瞄准大众需求
便民服务深挖省会经济新优势

  去年7月,济南“美食泉城——家常菜大赛”挑逗了人们的味蕾,也掀起了餐饮经营者追逐大众化餐饮的新热度。从报名到比赛,为期3个月的“家常菜大赛”吸引了济南140余家酒店餐饮企业,共同角逐“济南十大鲁菜家常菜馆”、“济南十佳鲁菜家常菜馆”和“济南十大特色(时尚)餐厅”、“济南十佳特色(时尚)餐厅”20个奖项。其中既有“高大上”而后转型大众化餐饮的蓝海、鱼翅皇宫等星级酒家,也有一直定位大众化的特色餐厅,还有主打早餐、特色小吃的连锁餐馆。
  其实,以“树立大众餐饮品牌形象、满足大众餐饮消费需求”为主题的“美食泉城—家常菜大赛”并不单单是评选出几个招牌菜、几家特色餐馆。“大赛家常菜的定位是在引导餐饮企业走大众化发展的路子。”济南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说,“大众化的消费是企业亟待挖掘的财富金矿,餐饮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就在于此。”
  山东凯瑞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济南本土走大众化餐饮路子的餐饮企业,在此次大赛中,该公司旗下四家品牌酒店各有斩获,而消费者的认可更加坚定了他们走大众化餐饮的路子。该公司运营总监陈林透露,公司近年来一直是逆势增长,特别是去年来各家门店均保持了30%—40%的增长幅度,旗下的102家品牌餐馆已拓展至全省17市和省外的海口、南阳等地。
  和凯瑞公司一样,济南多家大众化餐饮企业实现了逆势扩张。主打便民餐饮的济南超意兴在省内济南、淄博、德州、泰安等地开办了近200家连锁餐馆,个性化餐厅品牌“鼎好”、“大厂房”2年间连续开了16家店。
  在济南,一门心思贴近大众化消费的还有市政府推动的提升社区化便利消费的民生工程。围绕民想、民盼、民需,济南“民生商务”积极推动多种商贸业态融入社区,“社区商圈”让居民消费更加便利。
  生活类服务业是保民生、促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市在充分尊重百姓诉求的基础上兼顾市场配置决定性作用,利用政府有限资源这一杠杆调动了参与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先后实施了便民放心菜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便利性生活必需品消费融入居民的购物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更快、更便捷的消费体验。
  据介绍,济南目前市区分布着116家社区菜市场、309家便民肉菜店,便民肉菜供应实现全城覆盖;累计培育了8家放心早餐工程主要承办企业,建设了14处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发展了363个早餐连锁店、126辆早餐车,日均服务市民约35万人次,供应早餐占到了全市早餐市场份额的65%以上。此外,175家政服务网点,遍布社区的连锁超市、便利店也丰富着百姓的生活。
  民生工程没有竣工期。围绕大众需求,济南市将在今年实施“居民生活服务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借鉴新加坡“邻里中心”的模式,在主城区探索建设集社区菜市场、便利店、快餐店、配送站等大众化服务网点于一体的社区便民生活服务中心试点;在县(市)培育一批集零售、餐饮、文化、生活、配送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乡镇商贸中心。推出“早餐地图”、“肉菜地图”、“阳光家政”、“美食泉城”等网站和微信平台,提升便民服务信息化水平。鼓励扶持生活服务业连锁化模式,做大做强放心早餐、大众餐饮、社区菜市场、肉菜店和家政服务等主办企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活服务品牌企业,力促走出济南、走向全国。
“济南品牌”开疆拓土
“类金融”外资恋济南
开放型经济多轮驱动有活力

  从事建筑机械生产多年,经历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红火与降温,位于济南经济开发区的山东联创机械有限公司开始到国际市场找商机。
  “第一次参加国际展会就拿到了4500万美元的订单”,公司销售总经理邴东川至今难掩喜悦。在去年6月举办的匈牙利中国(山东)机电产品东欧展览会,山东联创机械有限公司出人意料地拿下大订单。尝到甜头的邴东川去年7月份又在济南市商务局组团带领下参加了哈尔滨首届中俄博览会,再次斩获200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
  在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过程中,省会济南实施更加多元的开放战略,发挥创新驱动和服务驱动的“乘法效应”,让“引进来”和“走出去”释放最大活力。
  给企业搭建起通向国际市场的平台和桥梁,是驱动济南开放型经济的一轮。2014年,济南市商务局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中东欧展会、慕尼黑太阳能展及美国汽配展等20个境外展会和广交会、华交会等7个境内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组建海外联盟抱团出海,帮助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是驱动济南开放型经济的另一轮。
  据了解,济南市目前有境外投资企业310家,累计对外投资2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企业75家,累计签订工程合同额24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6亿美元。
  众多的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和庞大的工程合同额为“济南品牌”的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抱团出海”创造了有利时机。济南市商务局适时牵头组建了海外济南企业联盟,定期组织关联企业的各类交流活动,分享海外市场业务信息,加强企业之间合作,带动更多济南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比如,中国重汽利用济南企业在欧洲、非洲等地区承揽的发电、公路、桥梁等大量工程的机遇推动了其商用车的出口,2014年全年出口商用车2.5万辆,连续十年保持同行业出口全国首位。
  过去的2014年,济南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居全省第一位;完成营业额21.4亿美元,同比增长8.9%;新设境外企业48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1亿美元,同比增长10%。
  2015年,全球布局“海外济南”将成为济南“走出去”战略迈开的更强劲步伐。一是将壮大一批跨国企业集团,重点扶持源自济南的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跨国经营典型企业,形成“总部在济南、基地在海外、营销在全球”的发展运营模式。二是建设开发一批海外基地与园区,重点建设苏丹“中国(济南)农业园”、乌克兰“中国(济南)农业园”、尼日利亚“中国(济南)重卡汽车工业基地”、莫桑比克“中国(济南)矿业基地”;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策划启动在目标国家建设“济南产业园”,带动全市乃至全省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输出海外。三是建设一批海外产业资源基地,发展一批海外营销机构,培育一批承包工程骨干企业。四是指导帮助企业由单一承建工程向工程承包商、工程运营商、工程设备营销商“三商合一”转变,延伸对外承包工程产业链条,推动技术、服务、设备“走出去”。
  此外,服务贸易渐成济南开放型经济、拉动外贸出口的生力军。据统计,去年济南市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了131.9%。全年登记承接服务外包合同6288份,合同金额33.25亿美元;执行金额29.02亿美元,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3.92亿美元,增长58.3%。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增加到150个国家和地区,有30个国家和地区执行额超过千万美元,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空间进一步拓展。
  2014年国际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但济南进出口贸易实现了逆势增长。据济南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全市进出口总值完成105亿美元,同比增长9.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幅6.3个和5.7个百分点。
  新的一年,济南市将完善稳定外贸增长促进体系,进一步加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创新外贸模式,用好省级平台建设引导资金,增强通关、物流、退税、保险等综合服务能力;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进口商品保税中心建设,使其成为济南进出口的新增长点;积极引进市外或者日韩等国家地区的农产品种植与贸易企业,利用好全市7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区的优势,扩大农产品外贸规模;加大开拓国际市场力度,继续组织中小进出口企业参加国际知名专业展会;继续做好培育自主品牌、建设出口基地等工作;用好国家信保政策,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最大程度的帮助外贸企业解决融资困难,为外贸稳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实现高水平“引进来”是驱动济南开放型经济的又一轮。济南市紧扣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内需的客观实际,找准高水平引进外资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有针对性地策划实施定向招商和专业招商,将第三产业特别是类金融、物流、医疗等细分领域作为外资引进的重点,取得了较好成效。
  去年7月的“香港山东周”上,济南市吸引了香港佳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宏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的4家融资租赁公司,投资额达到1.64亿美元。去年一年,全市批准来自欧洲、日本等地的外资融资租赁企业、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类金融15家,注册资本12.64亿美元。其中注册资本6.64亿美元的晨鸣融资租赁,目前已累计实现业务资金投放量35亿元。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批准40家外资类金融项目,企业数量和行业聚集度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这些类金融企业的加速汇聚,不仅为济南市一大批企业提供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新渠道,也为济南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济南市商务局负责人介绍,以类金融为主的三产项目已成为济南利用外资绝对主力,新批三产项目占全部项目数的75%,三产实际到账外资额占总额的61%。
  和类金融一样,高水平“引进来”正在济南开花结果。近年来,以新加坡普洛斯物流、美国亚马逊等为代表的世界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落户济南;今年以来包括美国500强在内的多家跨国医疗机构正在与济南有关机构洽谈合作。可以预见,更加开放的医疗、养老、教育培训等中高端服务业领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