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新常态 新作为

兖州:新常态 新发展 新跨越

2015-01-27 作者: 姜国乐 张宗磊 张美荣 石晶 来源: 大众日报
  △华勤集团生产车间
  △太阳纸业生产车间
  △公共自行车系统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
  △兴隆文化园东区体验楼
  △滋阳山国际农业文化产业园
  □姜国乐 张宗磊 张美荣 石晶
  
工业经济引领新常态
  从2011年的省级开发区第十位、到2012年的第七位,再到目前的第六位(西部第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兖州工业园区在省级经济开发区排名中划出了一条稳步上扬的曲线。
  翻开兖州工业园区的“关键数据”:2014年预期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30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8亿元……,一组组“大数据”的背后,透射出去年一年兖州的经济发展脉络。
  2014年,兖州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0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1亿元、增长11.1%,其中两税收入32.6亿元、增长13.9%,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40家、达到210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23亿元、利税101亿元,分别增长14%、12.6%。
  新常态下,兖州工业经济蹄疾步稳。
  “在煤炭效益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重点项目的拉动为工业经济逆势攀升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回眸2014,兖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刘全忠感慨良多。
  刘全忠介绍,2014年,兖州以“大项目突破年”为抓手,全年四次共集中开工了总投资225亿元的41个重大项目,项目开工个数和完成投资额均居济宁市前列。华勤集团300万套摩托车胎、太阳纸业12万吨生活用纸等34个项目建成投产,美尔佳10万吨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卓越精工高档铝型材等一批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区在建过亿元项目146个,其中过10亿的达到30个。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2%。”刘全忠说。
  投资拉动带来的不是一时之利,兖州大项目建设后劲刚猛。刘全忠透露,2015年,又将有一批世界500强、民营巨头、大型央企抢滩兖州:投资4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国际广场、投资30亿元的颐高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投资20亿元的传化智能公路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65个过亿元项目已经完成签约纳入“盘子”。
  大项目的纷至沓来,源于内生动力的激活。兖州以“工业升级版三年行动计划”和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为抓手,深入“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打造优势平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2014年,在煤炭企业税收占比经由2012年的33%、2013年的21.8%、持续下降到17.6%的同时,兖州制造业逆势攀升。华勤集团、太阳纸业销售收入均突破400亿元,齐鲁特钢首次跻身中国民企500强,百盛生物、科大鼎新、硕华科技等中小企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医药产业园、华勤工业城、多式联运物流园、精细化工园、中国农机城“五大特色产业园区”稳步推进,天成万丰光气合成、百盛生物聚—3—羟基丙酸酯等一大批项目进展顺利。
  “连续多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正是因为找准了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切入口。”兖州区委书记张玉华说。
社会服务实现新发展
  “有了公共自行车,攒钱买山地车的计划可以取消了!”最近,家住兖州龙桥二区、在人民乐园附近上班的小伙子刘鹏心情格外舒畅。刘鹏说,为了方便上下班,他从去年12月份就计划着买辆山地车代步,为此,他还去了好几个山地车专营店“考察”。就在刚要付诸实施的时候,他从朋友圈里看到了兖州要开通公共自行车的消息,1月15号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当天就去办了卡。
  “和女朋友逛街一人一辆、颜色搭配,舒适、省心、又拉风,还省了我好几千块的山地车钱呢!”刘鹏说,出家门口取车,到单位门口放车,公共自行车让他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兖州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社会公共服务能力,计生、文化、科技、公共基础设施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2014年,兖州投入1亿元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整修城区道路9条,治理小街巷37条,新建公园绿地8处。提速推进8大类34项城建重点工程,体育中心投入使用,职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基本完工。新上了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运营的公共自行车共1500辆,设置公共自行车站点50处,预计发放公共自行车通行卡5万张。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投资7000多万元维修农村道路26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文化健身广场120处,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区”。
  为了让群众文化生活更丰富,兖州投入110多万元在城区建起两处市民大舞台,开展了“一月一主题、月月都精彩”群众主题文化活动。在农村持续开展“戏曲唱响乡村”文化惠民活动,陆续把文艺演出送到群众家门口。从2007年到2014年投入1600余万元用于农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全区329个村居建设了健身场所,对无健身场所村将分期分批解决健身设施。
  兖州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14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达到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达到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5.4%,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拥有驰名商标2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著名商标18件、省名牌产品22个,总量均居济宁市前列;3名专家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淘汰落后产能8处,万元GDP能耗下降3.75个百分点。
  兖州还建立了集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计生工作机制,深化开展了“六心计生关爱工程”,对破产企业独生子女父母进行了养老补助。2014年,兖州计划生育各项经费投入达4438万元,增长10%。
文化产业搭建新平台
  令人瞩目的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兖州兴隆文化园,目前已进入后期施工建设阶段,预计年内全面竣工并盛大开园迎客。
  作为兖州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重头戏,2009年8月,兖州依托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区位交通优势和较强的经济社会实力,高标准启动了兴隆文化园规划建设工作,拉开了由煤炭资源城市向文化旅游城市转型的序幕。
  兴隆文化园按照“一园三区”总体布局规划建设,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具有佛教文化元素的文化旅游景区。西区为祈福区,由灵光宝殿、静心园、观音园、兴隆寺等组成。东区为体验区,与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帅元联合推出大型文化旅游演艺项目《菩提东行》,已成功举行首演季;体验楼室内主题公园,给游客带来“祥和、安定、愉悦、向善”的互动体验;99米高的合十塔与室外演艺、体验楼有机融合。南区为休闲区,通过塌陷地生态治理,建设艺术村等。项目建成后,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创建成为5A级景区,依托泰安、曲阜,打造“儒、释、道”即泰山问道—曲阜拜孔—兖州礼佛经典文化旅游线路。
  利用兴隆文化园建设形成的“磁场效应”,该区围绕“多元文化”整体发力,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以开展乡村游、休闲游、修学游为重点,统筹推进滋山国际农业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塑造特色地方文化旅游品牌。以太阳纸业为龙头,生产型文化企业发展迅猛。太阳纸业(文化纸生产)去年销售额突破25亿,海林印铁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宝祥印务完成6000万元;新增浩润经贸、晨虹彩印2家印刷企业,全区注册资本150万元以上的文化产业企业发展到18家。以文化娱乐业规模化发展为重点,休闲类文化娱乐市场迅速发展。光明数字影院加盟广东大地院线公司,建有山东省最大的巨幕放映厅,现拥有会员5000余名,数字电影放映产业建设快速推进。
  民俗特色工艺品牌是兖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亮点之一。通过品牌塑造,形成拳头产品,集中突破,带动相关文化产业整体提升。道勤五谷画为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道勤文化有限公司以传统手工艺为依托,开发出年画、儒学、佛学等几十个系列300多品种,产品远销韩日法等国,年销售额600余万元。
  截至目前,兖州区建成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00多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文化产业产值近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初步形成了以兴隆文化园为龙头,以演艺娱乐、电影放映、工艺品制作、印刷包装、文化用纸生产等多业共同发展的综合型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已成经济新亮点,带动兖州经济转型升级。
民生投入瞄准新需求
  1月21日一大早,刚刚过完65岁生日,兖州区大安镇张楼村老汉张成友就兴冲冲地来到区公交公司办理老年免费乘车卡。“往后,坐车到兴隆庄闺女家走亲戚就不花钱啦。”张成友说,工作人员还告诉他,拿着这个免费乘车卡,还能坐城际公交和快速公交。
  “等天暖和了,带着孙子去小北湖玩玩。”张成友盘算着。
  兖州坚持发展为民、把钱袋子倾向民生,用于民生的资金投入一年比一年大,增幅一年比一年高。2014年全区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25.5亿元,占预算总支出的56%。
  2014年,兖州民生投入范围涉及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慈善救助等十几项老百姓最需要、最盼望的实事。为民实事中,兖州连续第十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将60岁以上城乡居民月基础养老金提高到95元,高于济宁市平均水平20元。增发了80岁以上城乡低保家庭老年人高龄补贴,实现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
  除此之外,兖州还把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270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800元、3400元,均达到济宁市最高水平。在济宁市率先为低保及低保边缘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家庭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贴。投入720万元救助城乡大病困难群众518人,投入400万元救助临时困难群众3800多户、困难家庭大学生460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在人民医院挂牌,解决了群众去大医院就医挂号、排队的难题,在家门口就能让济宁大医院的专家看病。“医疗专家进乡村、保健医生进农户”深入开展,“乡村医生进课堂”免费培训935名乡村医生,实行百岁老人免费住院治疗,在全省率先免费为幼儿园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投入2.2亿元实施33项校舍改造工程,配置了8000多万元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在全市第一个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兖州名片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市
◆全国文化先进区
◆全国义务教育示范市
◆全国绿色小康市
◆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市
◆省级园林城市
◆省级文明城市
◆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
◆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
◆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先进区
◆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
◆全省农业机械化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