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聚焦

研发一个汽车变速器,用了七年七个亿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可培育一条完整的自动变速器产业链

2015-01-15 作者: 本 报 记 者 刘 珅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张卫东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 报 记 者 刘 珅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张卫东 

  位于潍坊市高新区的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大厅内有一面专利墙,包括5项国际发明专利、10项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200余项,乍一看眼花缭乱,其实这就是核心竞争力。
  “7年投入7个亿,作为一家民企很不容易。但我们最终成功开发了世界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置前驱乘用车8挡自动变速器(简称8AT),实现了由一个概念到三代样机的转变,与四款整车匹配,换挡品质超过客户预期,打破了自动变速器整车油耗高于手动变速器的传统认识。”1月9日,在盛瑞公司展示大厅,公司证券部部长、企业管理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晓光告诉记者。
  核心技术缺失是困扰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关键所在,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尤为突出,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或由外资企业控制。
  是什么让盛瑞公司进入这一处于技术封锁的领域呢?
  “闭门造车”只能碰壁。孙晓光介绍,盛瑞公司整合多方资源,携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教授坦伯格先进的概念设计、英国里卡多公司的工程化技术,着手开发世界第一款8AT。目前,经过两轮高温、高原、高寒试验及20万公里整车耐久试验后,8AT搭载的陆风汽车已通过国家工信部公告,取得市场准入证。
  掌握核心技术,必须耐得住市场、利润等“寂寞”。搞研发,投入大、周期长、有风险,不如搞短平快来钱快。孙晓光告诉记者:“从建实验室、柔性中试装配线、自动装配线和自动测试线等,科研攻关的每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价,即使变速箱技术成熟,到匹配车辆阶段,我们仍然投入了近1.5亿元。但我们最终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比如两根传动轴设置,就成功避开了专利封锁。”
  他们研发的这款变速器,不但技术先进,还与前段的发动机“兼容”,可带动和提升一批国内自动变速器零部件配套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还能培育一条完整的自动变速器产业链。
  另据测算,装有8AT的汽车比4AT节油16%,以今年8AT达到40万台产能预测,每年可为国家节省1.28亿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1.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生成30.72万吨。
  “2007年我们就聘请坦伯格教授为我们工作。依托公司获批的行业内唯一的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坦伯格教授与我们签约20年,目前正担任该中心德国分中心主任,我们也在德国、英国和北京形成了‘三国四地’的研发布局。”孙晓光认为,吸引高级人才是盛瑞公司研发升级的关键。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乘用车销售1800多万辆,自动变速器搭载率约为40%,市场需求700余万台。实现自动变速器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已然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乘用车工业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2013年我国自动变速器市场产值是一千亿元,但主变速器市场占有率不到1%。盛瑞公司的8AT是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的重大突破,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在日前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主办的8挡自动变速器(8AT)科技成果鉴定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说。
  “下一步,我们将创新蓝黄战略推进思路,适应新常态,采取新措施,完善新机制,在既有核心技术基础上推进产业联盟合作,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潍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