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七子化”管理:崭新的七把金钥匙

——齐河县地税局创新管理模式成效显著

2014-10-27 作者: 尹继信 来源: 大众日报
  △局长李成名带领班子成员走访纳税人
  △地税软实力建设有声有色、扎扎实实
  □尹继信
  
  步入齐河县地税局,浓郁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无论是机关科室内,还是服务大厅里,工作人员朝阳般的精气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满面春风的笑容,为来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如果你去他们的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文化大讲堂和纳税人学校看看,震撼的感觉也许就会在你的身上发生。他们的文化不再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演在台上、滚动在屏上,而是刻在心里、握在手里,体现在细节中。作为基层地税局,能够创新出如此朴实、管用、且独树一帜的“七子文化”,真的是难能可贵。
个性化文化
打开共性之锁

  为实现全面提升,齐河县地税局根据省、市局要求,大力开展软实力建设。他们变权力管理为心力管理,变压力管理为动力管理。坚持“四德”立基、管理强队、服务兴税原则,为自己画出了幸福德州—大义齐河—真情奉献—活力地税的文化建设路线图,形成了独具齐河地税特色的文化框架——“七子文化”五大体系,并构建了“真情”服务品牌。
  局党组认准了文化管理这条路子,按照“站位高、带队严、作风实、勇创新、讲奉献”的标准,在勤政上,强化高效复命的意识,倡导勇为、善为、速为、共为;在廉政上,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做到不试水、不滑坡、不碰高压线;在管理创新上,大胆探索,勇于尝试,善于借鉴,攻难克坚。
  一种文化,总有其渊源。齐河地税的“七子文化”,既是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基因文化,又是团队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齐河地税的团队精神是齐心协力、永争第一。他们说,人心齐,泰山移。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并提出了“五个一”理念,即“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一盘棋、一个梦”。
  齐河地税将“立说立行,高效复命”作为团队作风,倡导“言行一致,口心合一,说了算,定了干”的做事风格,以“速度、效率、效益”履行所担承的使命。基层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笔者,过去我们讲思想工作有“一把钥匙打开千把锁”的功能,今日齐河的文化确有“个性化钥匙打开共性锁”的功效。过去,个别“庸懒散、浮乱浅、只管喊”等现象被人忽视,如今被人鄙夷,被人嫌弃。潜下心、俯下身、提起神、鼓起劲的人越来越多,可见文化的牵引力、内驱力是巨大的、可持续的。
“七子化”管理
管出齐心之行

  齐河地税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于“去大道理”化,不喊口号,不唱高调,不做表面文章,而是创立了一种务实、形象的“具象化文化”。局长李成名说,大道理得讲,但小道理、实道理、特别是亲道理更得讲。亲道理?看到我们不解的眼神,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霞笑着解释:亲道理就是贴近群众、为了群众、造福群众的亲情化管理之道,这是局党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最深切感悟。
  所谓“七子”,又有“齐子”之意。这是齐河地税人经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从“七子管理法”过渡到“七子化管理”,最终被称为“七子文化”,其特点是新颖、易懂、易记、易实践,她为齐河地税的发展注入了诸多活力。“七子文化”的具体内容是:一支曲子、一杆尺子、一面镜子、一把剪子、一条路子、一架梯子、一汪泉子。
  一支曲子,乃心灵曲。这是齐河地税人的“心灵曲”。它倡导心力管理、心灵美容、心心相通。其基本诠释是:“四德”立基,心路畅通,快乐而为。“养树先养根,管人先管心,根系树之命,心乃人之魂。”齐河地税以心为本的“心本”经验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细化。经过实践,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称为齐河地税文化交响乐中最核心最优美最有感染力的曲子。
  一杆尺子,乃鲁班尺。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有尺度才知长短。当年鲁班发明“班尺”后,统一了尺子的使用。齐河地税人根据尺子原理,认为尺子就是标准,就是制度。为此确定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考核和标准化服务”。齐河地税党组提出了“制定制度要科学、制定标准有依据、执行标准不走样、丈量标准一视同仁”的要求,抓好制度建设,定好规范标准。在全局形成人人量人、人人被量的良好氛围。为达到“信尺子、用尺子”的目的,齐河县地税局出台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以及会议制度、联席制度、学习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报告制度、经费保障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谈心交流制度等。
  齐河地税的制度建设,就像一杆万能尺,量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分量、干部职工的心灵高度、道德暖度,也量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他们的绩效管理,对优秀者表扬,及格者鞭策,不及格者实施约谈、处分和限时整改。提出了人人都得为“两化同建”(规范化县局、标准化所)尽心而为。今日齐河地税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就是一杆衡量自己和团队的“班尺”,在这杆尺子面前,包括领导决策层、中层管理者、普通员工,都是应“量”和被“量”的对象,营造出了一种“被量是一种常态,量人是一项工作,取长补短是一种习惯”的大文化环境。
  一面镜子,乃风貌镜。常照镜子,方知己容;镜子常照,看清己貌。这就是对齐河地税人“让省身成为一种习惯”的形象化诠释,其基本含义是:看清自己,知与他人差距;照透自己,尽快去污除疾。作为身负使命的齐河地税人,他们自觉以党纪国法为镜,以规章制度为镜,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的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真正照一照镜子,找一找差距,晒一晒问题,健一健身体,他们在工作中认真对照党章、对照廉政准则、对照先进典型、对照群众期盼,查摆在“四风”上的问题和“短板”,立说立行,立查立改。他们在文化教育基地也设了三面镜:风貌形象镜、心灵透视镜、行为监察境。并提出了镜鉴“三要”:做人,要学望远镜——目光高远,心胸开阔;做事,要学显微镜——洞察入微,细致准确;为人,要学平面镜——正直纯朴,以诚相待,光明磊落。同时提醒大家牢记镜鉴“三不”:做人,千万不当放大镜——虚张声势,夸大其词;做人,千万不当哈哈镜——抹杀真理,哗众取宠;做人,千万不当有色镜——颠倒黑白,模糊不清。号召大家,清清白白做人,端端正正做事。
  一把剪子,乃春风剪。将安全健康文化纳入重要管理议程,其核心是:树不修剪难参天,心不修剪难致远,身不修剪难康健。
  齐河地税人把剪子比喻为“春风剪”。因春风具有优秀的品格:春风之情不疏于一隅/春风之暖不舍于一人/春风之志不废于一阻/春风之胆不惧于一危/春风之公不偏于一侧/春风之道不弃于一异/春风之利不漏于一杂/春风之剪不隐于一私。
  齐河地税将“春风剪”上升到安全工程,一剪在手,剪掉坏毛病,剪掉多余枝,剪掉杂乱事,剪掉歪邪气,也剪掉了妨害成长发展的一切阻力。发现邪枝歪芽毒花杂草,“春风剪”就会毅然上阵,以春风性格,驱寒播暖,剪杂保干。剪杂保干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就是按照中央“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
  一条路子,乃光明路。光明路,如何筑;光明行,怎样行。齐河地税人用一首打油诗作了回答:四德立基基石牢,价值取向定坐标,党的方针指航向,责任铺筑光明道。
  路有长度。局党组认为,局党组最大的责任莫过于带头走好人生路,教人选择正确路,帮人走好每一步,助人有个好前途。对一生和一步的感悟是:一步,看似很短;一生,看似很长。一步既可是一生,一生亦可是一步。走好一生,就必须重视每一步,特别是那关键的几步。要走好人生中的每一步,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之路才不会走邪跑偏,才会畅行无阻,光明璀璨。
  路有宽度。用责任拓宽道路,用责任成就人生。齐河地税以德为基,以责为翼,形成了责任文化体系:责任文化内涵是责任锻造人,责任成就人,责任完善人;责任文化使命是激发生命潜能,走好人生之路;责任文化精神是敢于负责,勇于担责,全力尽责。勇负责、敢担当的意识,既覆盖了人的观念、感知、认知、行为各个层面,辐射到了工作、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等各个领域,又能按照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人生进程中的诸多困惑和问题。
  路有清度。齐河地税在市局廉政文化“树立正确价值观,走好人生路”和“廉接你我,幸福人生”理念的指导下,尽责任心,铸员工魂,把廉政学习、廉政教育常态化,将廉政理念变行动作为自己的责任,告诫人们:人生两条路,自己来选择,选择对与错,结果两重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不愿腐的自觉机制。使员工在实践中树立了正确的抉择观、道路观、美丑观和安危观。
  齐河地税在践行廉政活动中,以“明是非、知廉耻、晓荣辱、倡新风、促和谐”为主要内容,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前沿阵地、核心动力,实施了“上、中、下,岗、园、家”的立体化廉政文化工程。实施了“教育引廉、读书养廉、亲情助廉、制度保廉、监察督廉”五大廉政工程。
  路有和度。全力开展了德义文化入脑、入心、入行的“三入”活动,以关心人、培养人、成就人为根本目的,规范全员的行为,不仅选准正道,还要严遵“路规”,从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人、个人与集体、权力与责任”三大关系入手,以“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监督制约,用制度保护干部”三用标准,建章立制,遵规守制,保证发展质量。对个人来说,坚持“自省、自律、自警、自励”之“四自”准则,提升个人成长的速度与质量;对整个团队来讲,以扎实开展“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四大主题活动,加强行风建设,让集体之路和每个干部职工的人生之路,一路精彩,一路畅通,一路光明。
  路有畅度。毋庸讳言,中梗阻现象在各行各业体现得都比较明显。地税也一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齐河地税有过深度思考和大胆实践。首先,思想要厘清,让全体干部职工真正理解上级精神的实质,打通接收之路;其次,方法要正确,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宣贯,打开人们的心路;再次,解决“强调了就完成了,贯彻了就落实了”的错误认识,铺筑起服务优质、管理优化、效益优良的金光大道。
  一架梯子,乃愿景梯。构建起共同成长的发展文化。在所有人都在为给团队及下属搭建了好的平台而欣喜自豪时,齐河地税却从“平台”上升到了“舞台”,上升到了梯子。舞台是让每一个人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地方,梯子是助力登攀的有效工具。齐河地税的梯子理念与举措,最大化实现着人生价值和团队价值。
  他们弘扬“能助他人高升,自己却看不到远处风景”的梯子境界,“踩着我的肋骨上吧,登高才能望远,见多才能识广”的梯子品质,“从我身上踏过的人越多,就证明我们的人才越多,民族越强盛”的梯子精神,用“上拉法”、“托举法”、“点拨法”、“影响法”等方法,让人才脱颖而出,让骨干担当重任。
  一汪泉子,乃税源泉。正确树立经济与税收的关系,经济决定税收,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税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他们视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准确把握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的内在规律,加大税法宣传,强化以“征纳相盈”为品牌的纳税服务,大力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开展“六源工程”建设,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税收上来,为齐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1994年国地分设时税收仅1162万元,2010年就达到了4.5亿元,2013年达到12亿元,2014年预计达到14亿元。
“动车说”运用
呈现出团队力量

  为什么齐河地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各项工作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其实也离不开他们的“动车组理论”。有专家说,这都是“七子”坐上动车号的效应。当然,他们不否认“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带动作用,但齐河地税人受动车组高效快捷运行的启示,根据“动车组”运行原理,启动了齐河地税“动车号”发展工程。如何将动车组原理运用于齐河地税的工作实践,使之动而有序,活而有力,动而高效,活而优质,齐河地税人在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到了一些规律:带动与主动、分工与共振、自动与联动、心动与行动,要做到相得益彰、规范有序,这就是齐河地税人一贯倡导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共为共振、和谐发展、一往无前。通过弘扬这种精神,营造出了“领导带动、全员齐动、征纳互动、社会联动、有序制动、激情涌动”的良好局面,为“幸福德州、活力地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从而在全局形成了一种“动车”模式。
  齐河地税在《七子化与动车组》、《引用动车理论,构建税收环境》、《运用动车理念,促进地税快速发展》诸多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还创立了自己的“动车说”,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认可。在实践中,为确保“七子化动车号车厢”们的有序衔接,齐河地税人首先抓职责清晰。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相当”的原则,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局的岗位管理体系。二是抓标准明确。通过分岗位设立工作目标,将表述性的工作标准数量化,发挥尺子作用,使每项工作都可量、能量,有章可循,增强了可操作性。真正做到了税收征管标准的精细化。三是抓流程优化。本着“简便易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的原则,优化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入库、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督察内审等工作流程,保证了工作的畅通。最应该提及的是,近日他们又启动了两个“最后一公里”工程,即在思想上、行动上、效益上解决对上级要求“最后一公里”和与纳税人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并提出了“最后一段渠”、“最后一面闸”和“最后一个结”等解决方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声有色。
  七子化带来新变化,“七子化”促进大升华。廉政文化基地、文化教育基地、先锋阵地、文化大讲堂、纳税人学校、职工舞台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成果累累,效果良好,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我们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将要离开齐河县地税局的时候,他们满怀信心地对我们说:欢迎年底再到齐河县地税局,看看绩效管理、纳税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果。我们愉快地答应,相信齐河地税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