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题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确定的有关专项整治任务及进展情况

2014-08-1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市聚焦“四风”,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确定了一批专项整治任务,边学边改,即知即改,以准、狠、韧的劲头抓好整改落实。为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接受群众监督,现将各市确定的部分专项整治任务进行公示。
单位 专项整治任务名称 整治目标 主要措施 完成时限 进展情况
淄博市 整治机关服务效能低下、审批事项繁杂问题 显著简化审批流程,显著改善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工作效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加大对服务部门,特别是窗口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纪律涣散、随意脱岗,群众办事找不到人问题;严肃查处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推诿扯皮,不一次性告知办事要件、让群众来回折腾问题;严肃查处执法监管部门作风粗暴、滥用职权,利用审批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大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编制部门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对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实行清单管理;继续削减行政审批项目,2016年底前市级审批事项比2011年再削减二分之一左右,2014年完成五年削减任务的30%左右。全面推进项目联合审批和重点项目联审代办制度,对市以上重点项目按照企业自愿原则实行无偿全过程代办服务;加强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坚决避免体外循环。 2014年10月取得明显成效 市里成立了联合督导组,先后2次组织对全市改进工作作风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取得了初步成效。制定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核查,8月底前出台《淄博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51项,减少幅度35%;出台《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保留和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全市行政“零审批”的市直部门、单位达到31个。
整治作风不深入、关注困难群体不够、解决实际问题不到位问题 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对全市838处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解决老旧小区配套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居民生活不安全等问题。坚决纠正部分党员干部在特困群体救助、救灾救济物资发放等工作中处事不公、优亲厚友等问题。严肃查处在农村危房改造对象确定、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分配中把关不严、违规操作、谋取私利等问题。继续深入实施“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提高贫困农户生活水平。 2014年10月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已完成对全市老旧小区基本情况的测算摸底,正在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布点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其中,张店区已累计拨付简易物业管理资金557万余元。“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工程”已累计使9.1万困难群众脱贫,力争年内再有100个左右村庄整体脱贫。其他事项正在陆续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整治对群众诉求回应不及时问题 建立畅通快捷的群众诉求反映办理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合法诉求。 畅通整合群众意见诉求反映渠道,建立一口受理、一口办理的市民意见诉求归集汇总平台。办好政府、部门网站,开通用好政务微博。 2014年10月 总结推广临淄区8189000民生热线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分类交办、限时办结、统一监管”的运行模式。目前,市里已制定整合群众诉求渠道的规划方案,拟于9月份在全市建立健全市、区县联网的民生热线服务中心,区县抓办理,市级抓监管。
枣庄市 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解决恶意拖欠群众合法劳动报酬问题,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加强举报投诉接待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打击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日常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建设。市级领导公开接访,建立领导包案制度,搭建网上投诉平台、绿色邮政,开通“省、市、区(市)三级视频接访”。 2014年12月 截至7月底,取缔16家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对提供虚假就业信息的3家中介机构责令整改;办理农民工重大欠薪案件10起,涉及农民工2264人,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3870万元;已搭建网上投诉平台、绿色邮政;“省、市、区(市)三级视频接访”系统正在建设。
整治“人情风”、“关系网” 大力整治婚丧嫁娶、送行接风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破除拜把子、结圈子等顽根痼疾,查处违法违规丧葬行为。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出台规范性文件,对迎来送往、送行接风、拜把子、结圈子等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制度,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强化督促指导,对违规的行为及当事人严肃追究责任。 2014年12月 出台《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行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枣庄市党员干部违反殡葬改革有关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整治违规操办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等不正之风的有关规定》等文件。
执法司法作风专项整治 加强执法监督,重点整治司法不公开、不公正、不廉洁、不文明和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以及刑讯逼供、滥用强制措施、久押不决、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枉法裁判等问题,提升司法公信力。 开展执法监督、执法巡查、案件评查等活动。深化执法考评网上考核机制。加强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加强司法巡查,规范司法行为,审务督察常态化,随案向当事人发放审务监督卡。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程序,严明法定条件,建立备案审查制度。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群众观点教育,完善执业公示制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诚信执业档案,细化违法违规执业惩戒标准。 2014年12月 成立全市执法司法作风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市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执法司法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纪律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部门执法记录仪配备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办案区设置情况进行梳理,并随案发放了审务监督卡;出台《关于开展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活动的实施意见》,对近三年的办理案件进行检查。目前,共开展审务督察4次,随案发放审务监督卡1350余份,办结减刑、假释案件1014件。
东营市 机关效能作风专项整治 通过开展效能作风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当前工作作风中的“庸懒散”、行政审批中的低效率、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使机关干部作风明显改进、行政效能明显提升、审批效率明显提高。 深入开展“庸懒散”问题明察暗访活动;开展公开效能承诺、重点中层科室效能评议和机关效能在线监测;取消下放一批审批事项;优化一套审批流程;深化并联审批和重点项目审批代办;规范中介机构服务;强化电子监察;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程,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 2014年12月 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庸懒散”问题明察暗访37次,查处、通报典型案例61起,问责88人,受理各类投诉求助600余件,问责11人。全市取消或调整为行政管理服务的审批事项30项,暂停4项,将其中132项合并为35项,下放县区11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市县两级编制“部门内部审批流程图”和“取消部门内部审批环节目录”,梳理优化56个部门单位545项审批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60%以上;重点项目实行并联审批、全程代办,办理时限由最长430个工作日提速到67个工作日;探索建立中介超市,对78项中介服务审批事项进行了精简优化;全市服务对象对窗口服务累计评价1602次,满意率98.8%。
全市建筑市场治安秩序专项整治 重点打击采取非法手段,强行承包货物装卸等强装强卸行为,强行承揽工程等强包强揽行为,强行收取施工单位“保护费”、“管理费”等强收强取行为,强迫他人提供建筑市场服务或接受服务等强买强卖行为。 深入摸排,全面掌握违法犯罪线索;重拳出击,坚决铲除各类霸痞势力;严防严控,努力压缩违法犯罪空间;管住源头,促进行业监管规范化;举一反三,健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2014年11月 召开全市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揽工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动员会议,印发了《全市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揽工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目前,市和油田共摸排建筑工地和新建(在建)小区348个,走访建设施工企业负责人、建筑工人、群众1.2万余人次,梳理违法犯罪线索34个,发现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60余处,处理违法人员76人。
纠正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 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强化监督管理,严肃行业纪律,突出制度创新,狠抓源头治理,加强诊疗服务和收费监管,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着力构建纠风工作长效机制。 严格规范医药购销行为,切实降低部分药械虚高价格;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明行业纪律,严厉查处不正之风案件。 2014年12月 印发《全市纠正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全市纠正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动员会议。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责任书,通过公开服务承诺、公示服务信息、聘请社会监督员、开通“行风热线”、“院长在线”等方式加强监督。今年以来,市卫生计生委廉政账户收到上交金额26395元;全市医疗机构累计为患者垫付医疗费用2.05亿元;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19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完成采购3.35亿元,药品降幅达23.5%,为群众直接让利0.79亿元。
烟台市 党员干部婚丧嫁娶事宜专项治理 解决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事宜问题。 印发《关于实行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等事宜报告制度的通知》,明确 “四个不准”。建立操办婚丧嫁娶事宜层层报送制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开展明察暗访活动,严肃查纠处理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问题。对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 2014年9月 目前,已查处4起违规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问题,处理4人。
整治审批事项两头办、审批环节多问题 服务效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保持在99.7%以上。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详细梳理、规范,进一步简化和压缩审批程序、条件、时限。严格执行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受理、统一登记制度,对窗口审批过程实行闭合式管理。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授权到位、责任到位。实行代办员、专服员制度,审批项目全程代办。 长期 对所有集中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了编码管理,并录入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实行网络化运行,接受电子监察系统监管,建立起了以行为全程留痕、画面无缝监控、项目随时督办、服务即时评议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体系。行政审批事项名称、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实行“五统一”,市县两级共167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联动”,研究制定了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联合审批流程图。开通绿色通道办理行政审批事项51次,完成总投资1000万—5000万元专服事项3个,总投资1亿元以上事项6个。
整治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率达到100%,截留、挤占、挪用、骗取惠农政策资金等问题处结率达到100%,让广大农民群众放心满意。 确定清理整顿的范围和内容,制订《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开展自查自纠,市里重点抽查,抽查面不低于所涉及部门和县(市、区)总数的50%,其中对涉农乡镇抽查率50%以上。完善惠农资金监管规章制度,研究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 2014年12月 全市共落实惠农资金12.6亿元,其中省以上惠农资金12.48亿元,市级惠农资金1170万元,县级惠农资金25.45万元。全市共修订规章制度28项,新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章制度8项,计划制定《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5项。
潍坊市 以清房、清车、清股、清兼职、清公款消费和治理“小金库”为内容的“5+1”专项治理 全市党政机关干部办公用房全面清理达标,违规建设楼堂馆所得到有效治理。年内全市公务用车总量减少、费用下降、管理规范。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及参与投资项目非法牟利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党政机关干部在企业兼职取酬、在事业单位兼职、未经批准在社会组织兼职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坚决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小金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2013年12月以来,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等13个单位作为专项整治责任单位,先后召开了“5+1”专项治理调度会和专题协调会,调度情况,研究措施,防止反弹,不断把工作引向深入。2014年2月—3月组成8个检查组,对市直部门进行集中检查,其间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展自查自纠,抓好有关问题的整改,并对自查自纠情况在单位公开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2014年3月在各县市区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各县市区整治情况进行了抽查检查。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对“五清”中腾出来的办公用房集中归并,统一调配,防止新的浪费;对查没的违规用车,公开拍卖,以回收资金设立创业就业专项基金;对“小金库”清理出的资金统一收缴入库,集中使用;对违规发放的津贴、补贴、福利,一律清退。 2014年4月 通过对照规定逐项清理,共查纠问题2425个,其中市直部门280个,县市区2145个。检查发现超标准、超面积占用办公用房问题61个,对163辆违规公务用车进行了收缴,检查发现党员干部违规投资入股问题8个,市直部门党员干部存在违规兼职问题147个。对涉及违规违纪问题的,由市县两级纪委调查处理,给予党政纪处分102人。市纪委通报典型案例25起,各县市区分别通报3-5起典型案例,起到了惩处一个、警示一片的作用。
工作纪律松弛问题专项整治 各级党政机关、执法部门、服务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有明显好转。 建立健全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投诉举报、责任追究等制度,通过明察暗访、专项督查等形式,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坚决整治行政执法部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规范甚至失职渎职,违反规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向企业“吃拿卡要报”等问题。整治上班时间网上聊天、看电影电视、玩游戏等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加大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力度。 2014年6月 全市共发现并查纠工作纪律松弛问题439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印发文件和电视台、报纸曝光等方式和载体,公开通报曝光典型问题82个,各级各部门单位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进一步好转。
济宁市 清理规范市场中介领域 全面清理“官中介”,切断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利益联系;坚决打击“黑中介”,整治市场中介组织不正当从业行为;依法取缔“假中介”,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中介组织从业秩序;对“好中介”规范管理,促进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从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抽调精干力量进行集中办公。在调研论证基础上,确定摸清底数、督导整改、重点检查、专项整治的工作思路。编印《市场中介机构违规违纪定性处理依据汇编》。实行重点检查与6个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的方法,由职能部门负责相关领域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大对“官中介”的检查力度,整改纠正发现的问题。设立“中介领域清理规范工作专刊”,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引导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业务培训、人事管理等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内部管理。 2014年8月 目前,市级层面27个部门统计上报市场中介组织394家,涉及46个类别;县市区统计上报市场中介组织3062家,涉及57个类别。市县两级中介组织总数达到了3456家。市县两级56家“官中介”实行了“四分开”,40名机关工作人员在中介组织兼职问题得到解决。取缔了一批不符合要求的中介组织。全市各级对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场地无保障、无证无照经营的93家中介组织进行了依法取缔。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制定出台《济宁市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承接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一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 制定印发《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 “打造‘项目最少、程序最简、效率最高’城市品牌”的改革目标。举办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对市县两级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制订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凡未纳入目录的审批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做好取消下放审批事项工作,承接国务院、省政府下放管理层级项目129项,使上级下放的项目平稳落地。加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力度,将投资审批等重点领域审批事项下放到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2014年9月 梳理出市级53个部门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595项,其中行政许可419项、非行政许可176项。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济宁市市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待征求社会意见后由市政府研究后公布实施。承接国务院、省政府下放管理层级项目129项,由市、县23个相关部门承接有关工作。市级项目初步精简,第一批取消了15个部门审批项目43项,由部门下放到县市区项目18项。
单位 专项整治任务名称 整治目标 主要措施 完成时限 进展情况
泰安市 整治不必要的考核、达标、评比、表彰、检查等活动和过多、过滥等问题 建立集中管理制度,全市考核、达标、评比、表彰、检查事项由主管部门集中管理审批、严格审核把关,全市考核、达标、评比、表彰、检查事项比上年度有明显减少。 成立评比达标表彰协调小组,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发布《关于严格控制和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通知》,规范市级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审批、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评比达标表彰计划,实行“四审核一公示”制度,即审核表彰事项是否列入表彰计划,表彰程序和数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拟表彰对象是否符合标准条件,拟表彰对象是否征求干部管理、纪检监察、计划生育等部门意见;主办部门上报审批前,对拟表彰对象进行为期七个工作日的公示。严格审查标准条件,特别是对记功人员,认真审查事迹材料,保证代表性和典型性。注重向基层倾斜,控制各级领导的表彰比例。 2014年9月 印发《关于报送2014年度泰安市奖励表彰项目计划的通知》,在市直部门单位部署申报2014年评比达标表彰事项项目计划工作。1—7月共受理考核奖励审批事项25件,批复奖励审批事项11项;规范性文件14件,其中对拟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的3个规范性文件提出不予纳入的意见,相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减少。共申报了76项奖励表彰项目。经审核,同意保留51项奖励表彰计划。
整治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 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倡树勤俭节约、健康文明社会风气。严格落实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 组织全市各级各单位学习《关于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规定》,组织党员干部签订《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廉政承诺书》。组织全市各级各单位认真开展自查,查找存在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加强对所属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督促确需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党员干部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对顶风违纪的严肃处理。市纪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暗访检查组,对相关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市纪委举报电话(12388)24小时全天候受理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投诉和举报。对不认真履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职责,导致管辖范围内党员干部出现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的责任,并取消单位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2014年12月 目前,全市已有15.8万余名党员干部作出了不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承诺。今年以来,共查处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12起12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9人、组织处理1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曝光2起2人。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受理群众举报2起,查处2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人,诫勉谈话1人。
威海市 提升服务效能专项行动 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实现审批权限下放,改进审批流程,方便群众办事。 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效能的六条意见》,积极推进建设工程项目联审联批工作。取消5类外地建设企业进威备案事项、简化建设工业产品登记备案程序、放开民营投资的工业建筑项目招标投标和建设监理市场、增加4个政务服务窗口办理事项、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意见书制度,市级重点项目等全部纳入模块化联审联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个别窗口单位服务功能不完善、审批事项多头受理等问题,调整设立了企业办事大厅、建设工程项目联审联批办事大厅和综合事务办事大厅,探索建立市区一体的“一单收费”、模块化联审联批联席会议、联合踏勘工作机制。积极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实行审批权限下放。 2014年12月 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29项县级审批权限下放到镇街,40多项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延伸到农村社区,实现了镇村便民服务全覆盖。市县两级共减少行政审批环节390多个,压缩时限150多个工作日。
农村干部财务问题排查专项行动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打击农村干部财务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 组织力量通过走村入户、定期联系等方式,对农村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摸排,对排查出的村干部存在的财务、经济问题进行核实确认并责令整改,力争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由市纪委、市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对来信来访中反映干部财务问题的进行专项排查清理,对已反映并做过调查处理的信访件进行重新核实,对查实违纪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处理。由审计部门牵头,对村“两委”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 2014年 9月 对反映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都进行了调查处理和反馈答复,对违纪的21名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严肃处理。对财务审计结果及时公开,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疑问进行认真解答,有效防止了选前突击乱花钱、乱发福利、乱签合同问题,有效防止村“两委”干部带病参选,留下不稳定隐患。
日照市 治理机关庸懒散拖、推诿扯皮和“中梗阻”问题 解决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漠不关心、办理不公、解决不力的问题,解决办事拖沓、推诿扯皮以及“中梗阻”问题,解决滥用职权、执法不公问题,严肃查处“庸懒散”行为和违纪人员,提升机关效能。 健全完善全方位、多渠道受理机制,受理社会各界对“庸懒散”等方面问题的投诉举报。在市直部门单位的服务窗口设立流动评议箱、向服务对象发放评议卡、电话调查、网上征求意见、重点科室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着力发现和解决“庸懒散”等方面问题。对“庸懒散”等方面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查处,保证5个工作日之内办结。对典型问题,加大问责和通报曝光力度,发挥警示威慑作用。 2014年9月 与“行风在线”、“12345市长热线”建立协作联动机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公布“庸懒散”专项治理投诉举报电话,已受理相关举报16件次,全部按照规定进行办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明察暗访活动,共暗访综合政务服务大厅10个、市直部门单位65个、区县直部门单位179个、乡镇42个、基层站所521个、酒店宾馆91家,发现问题及疑似问题126件。市纪委、监察局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有关部门单位进行调查处理。相关部门单位对反馈情况进行核实,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加以整改。
加强重点环境问题治理 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区河道污染、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和各种小广告等问题,营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 深入实施“生态建设年”活动和“十项环保专项治理工程”,集中整治河流污染和城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排放等问题,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区裸露土地绿化工作。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和港区粉尘防治工作,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程,城市建成区全面禁行黄标车。集中开展扬尘治理,对市区建筑工地严格落实一条硬化路、一组管理保洁人员、一个车辆清洗点、一本车辆登记薄“四个一”要求,对易产生粉尘的货运车辆严格落实遮盖措施,并限时限路段运行,解决市政道路、货车运输、建筑工地产生的扬尘问题。规范清理户外广告,整治街头“牛皮癣”、非法搭建广告牌架等现象。 2014年 9月 开展城区营子河、香店河生活污水直排截流改造,并对河道及周边卫生进行了集中清理。审查扬尘治理安全措施备案工程11个。在市区26条林荫道路、24处公园绿地、13处停车场栽植法桐、楸树等1850株,绿化播种花草11.5万平方米。对亚太森博、日钢、日照港集团等重点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扬尘等问题逐项制定综合整治方案,加强现场督查,扎实推进整治。开展了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巡查与考核工作,制定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申领流程,截至目前发放补贴资金343.6万元。开展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监测工作,Ⅳ车用柴油将尽快更换完毕。拆除主要道路两侧的占道固定灯箱广告187处,活动式灯箱409余个。
莱芜市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 构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长效机制,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建立以“一书两金一卡” 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由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的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市政府与区政府、各区政府与企业分别签订《防范处置企业拖欠工资目标责任书》,在建设领域和欠薪多发行业普遍建立用人单位缴纳工资保证金制度,各级政府设立本级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在各类用人单位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银行卡支付制度。督促指导各级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机构切实强化服务意识,拓宽举报投诉渠道,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及时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 2014年 9月 市政府与各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区与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莱芜市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办法》及《莱芜市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收缴管理办法》、《莱芜市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实行农民工工资银行卡支付制度的意见》三个配套文件。目前,全市已收缴工资保证金403万元,市、区、乡镇应急周转金均已落实到位,银行卡支付制度正在全面推行。市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派出两个督导组对各区、市直有关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全市摸排出的39家欠薪单位共为2077名农民工兑付工资2619万元,占欠薪金额的67.1%。截至7月,劳动监察共立案处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32件,涉及农民工1376人,追讨农民工工资1146.8万元;处理劳动争议案件14起,涉及农民工327人,涉及金额514.5万元。
规范窗口服务专项行动 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办事效率大幅提高,进驻中心的全部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以上,平均办理时限在4个工作日以内,实现“高效率行政、阳光下操作、零差错服务”。 修订完善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推行标准化服务。实施“两集中、两到位”回头看活动,坚持标准,狠抓落实,巩固改革成果。对进驻中心的项目进行清理规范,精减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完善管理、考核等制度并认真执行,强化作风督查,及时通报违规违纪案例,规范服务行为。 2014年 8月 健全完善包含339项服务标准的标准体系,实现了服务质量、服务程序、服务管理的标准化,标准化覆盖率达100%。 各窗口均实现了“两集中、两到位”目标。服务项目已清理完成,办事时限压缩10%,全部办件平均办理时限在4个工作日以内,经常性办理事项办理时限在1.5个工作日以内,现场办结率达80%。修订完善并认真执行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次告知、联审联批等制度,扎实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各窗口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临沂市 村级财务专项整治 规范村居干部经济行为,强化村居财务监管,提升村级民主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对村干部集中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乡镇(街道)设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构,调整配备专职人员,按照村情不同,先期审计群众反映问题突出、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居,逐步推开,实现村居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还干部清白,给群众明白;审计工作过程中,对发现的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014年12月 全市156个乡镇(街道)均已成立审计机构,人员已全部到位,县区审计局统一开展了岗前培训,审计工作已全面展开。
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三不”专项整治 着力解决机关干部群众服务联系不经常、不深入和不及时的问题,推进干部联系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 全市8.1万名机关干部全部进村入户,每名干部联系30户左右的群众,重点联系2至4户困难群众、老党员、低保户等,实现干部、群众两个“全覆盖”。机关干部和群众交朋友、结亲戚,常联系、解难题,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转变作风。实行网格化管理,依托村民小组建立联系网格,配备网格长,发挥网格长在干部联系群众中诉求收集、办理等方面的作用。 2014年9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效 已建立覆盖全市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网络,目前已解决群众诉求11万余件次。
德州市 精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 全面清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编制市级行政审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以投资审批事项和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为重点,全年再取消下放2-3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完成5年削减任务的30%。 指导部门对自身行政权力事项进行自查自清;组织县市区开展调研,提出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需求。根据法律法规、上级目录和外地经验,对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审核确认,提出取消、下放或保留的建议。编制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经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2014年12月 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立审改领导小组,健全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了国务院、省政府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承接落实情况专项检查,根据发现的问题,制定了承接落实管理办法。正在组织部门进行行政权力自查自清。
公职人员“吃空饷”、“拿双薪”问题 使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吃空饷”、“拿双薪”问题得到彻底纠正。以此为契机,加强源头治理,构建长效机制。 509个市有关部门单位、13个县市区的乡镇(街道)及县直部门单位全部纳入清理整改范围。按照动员部署、自查清理、清退处理、督查核实、建章立制5个步骤,集中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2014年 5月 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共清查出“吃空饷”、“拿双薪”人员53人,追缴资金16.28万元。13个县市区共清查出1719人。目前,各县市区依照有关规定,对上述人员全部进行清理,对475人进行责任追究,追缴违规资金961万元。
清理规范社团组织 解决社团监管缺失问题,规范领导干部兼任社团职务行为。 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成立市清理规范社团工作办公室,各成员单位分工合作、整体联动、齐抓共管。 2014年 5月 规范17个注册手续不完备社团,处理21个未注册社团,对长期不年检、不开展活动的9个社团撤销登记,对32个要求注销的社团注销登记。对不允许现职县级干部任(兼)的行业协会进行清理,其中40名县级干部已上交辞职报告,2名干部提交情况说明。对12个厅级领导干部任(兼)职和26个县级领导干部任(兼)职社团进行规范整改。对在社团任职需要调整的11位厅级领导干部和30位县级领导干部任职进行调整。对有市级领导干部任(兼)职和有财政拨款的26个社团组织进行摸底审计,收缴违规收费37.2万元。
聊城市 开展中介领域集中整治 对中介机构挂靠机关事业单位、明脱暗不脱,进行垄断服务、强制中介、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进行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安排行业主管部门对主管的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进行调查摸底;对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注册登记、执业资质资格、服务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按照“先物理集中、再规范提升”的原则,督促中介机构9月底前完成统一进厅工作,集中提供服务。实行收费目录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建立中介机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2014年12月 7月上旬,抽调人员对34个部门主管的111家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进行了专项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部门逐项提出整改意见。目前,各部门正在提交整改报告。
县乡领导干部“走读”现象专项整治 把纠正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走读”现象作为整治“四风”的重要内容,强化监督检查,狠抓整改,坚决纠正“走读”问题,塑造基层机关良好形象。 对各县(市、区)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在一起的县乡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摸底统计。督促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建立乡镇领导带班值班、干部考勤等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约束,让干部不能“走读”。强化监督检查。通过不定期抽查、电话督查以及暗访等形式,对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在岗及值班情况进行检查,从严查处违规干部,让干部不敢“走读”。 2014年12月 县乡领导干部“走读”统计表已完成,各县(市、区)不定期对本地领导干部“走读”县乡现象进行抽查,并将抽查情况报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近期将对各县(市、区)领导干部“走读”现象进行抽查。
滨州市 规范清理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 积极推进中介服务市场化和社会组织规范化,实现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四分开”,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壁垒,实现中介服务公平竞争。 成立全市规范清理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监察局牵头,市编办、民政、工商、物价等部门组织实施;其间,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两次召开调度会,推进工作。通过行业主管部门自查自报、业务主管部门排查上报、走访企业调查等多种形式,对中介组织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成立督查组,对市直35个重点部门进行督导检查,现场指出存在问题。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督导函,对进展缓慢、成效不大的55个部门,提出批评并责令整改。 2014年5月 市直共有76家中介机构和社会组织摘掉“官帽子”,实现去“行政化”和“垄断化”。其中,16家从事中介服务的机构,全面实现与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在人员、业务开展、财务及办公场所等方面的分开,其中,脱钩改制5家、注销登记1家、规范理顺10家。企业关心、社会关注的“环评”、“安评”、“能评”、“水评”、“雷评”、“震评”、“图审”(简称“六评一审”)等中介机构全部达到3家以上,市场全部放开,鼓励公平竞争。60家社会组织已全部按照组织人员、业务开展、资产财务、办公场所“四分开”的要求落实到位,注销7家、规范4家、“四分开”49家,68名兼(任)职的公务员和参公人员、19名事业人员退出社会组织,其中,厅级干部1人,县级干部31人,科级干部48人,其他人员7人。
清理规范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 通过自查和检查整改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以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规范化。 市纪委监察局组织财政、人社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成立专门办公室,并对工作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各单位上报的自查表格严格把关,对内容不完整、情况不清的统计数据,坚决退回重新补报,对报送不及时的个别单位及时催交。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选调人员,成立了11个市直检查组,实行签字背书、“查处分离”工作运行机制,检查的结果、内容都如实填报,由检查组长、副组长以及被检单位主要负责人、财务人员签字确认后报检查办公室。 2014年 6月 规范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发现应缴未缴且未自查自纠的房租收入3066万元、资源收入298.74万元、违规处置国有资产2.08万元,责令上缴财政1531.43万元;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发现违规使用且未自查自纠财政专项资金1104.65万元,专项资金结余额10234.78万元,责令调账1076.28万元,责令上缴财政1049.87万元。另外,对24个违反《会计法》规定的单位行政处罚24万元。
菏泽市 整治基层群众“看病难”和医院小病开大方、不依病情乱开新特贵药、过度医疗检查问题 以有效治理开大处方、新特贵药、过度医疗检查、医药购销和办医行医中不正之风为重点,着力解决卫生系统内部损害群众利益、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树立卫生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制定下发“关于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通知”及“关于推行医务人员拒收‘红包’承诺制和告知制工作的通知”。规范处方行为,拟发医生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医疗门诊“三增一禁”便民正风行动。 2014年12月 “一站式”便民服务活动达到10类20项以上的有14家公立医院,占公立医院总数的58%,其他医院正在逐步完善和推开。
整治党员干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问题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切实解决“部分党员婚丧嫁娶盲目攀比,给群众生活造成很大压力”等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突出问题,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明显遏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强化制度约束,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提出明确规定。认真受理群众举报,进一步规范举报受理流程。加大警示教育力度,选取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供全市党员干部学习。 2014年 9月 出台《关于禁止党员干部婚丧事宜大操大办的若干规定》。收集市内外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典型案例印制成册。目前,共接受群众举报3起,检查酒店、宾馆、饭店28家。近期将收集整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例,下发一期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