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游·天下

91名中韩大学生志愿者赴曲阜修学并开展遗产保护——

青年志愿团眼中的三孔“景区活化”

2014-08-11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高晓雷

  8月5日早晨,曲阜“三孔”景区正门万仞宫墙前,和往常一样,景区“晨钟”及开城仪式展演正式开始。以“礼乐射御书数”为主题的乐舞表演在景区门前依次上演。
  日常展演结束后,现场忽然跳出一队身着韩国传统盛装的大学生志愿团,志愿者自带并演奏鼓锣等韩国民族乐器,现场锣声尖锐响亮,鼓声厚重,乐器演奏张弛有度、绝妙协和。志愿者们在晨钟声中先后进行了四物表演、跆拳道、K-Pop,既有韩国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流行文化。现场游客在演出外围挤占了好几层,喝彩声掌声不绝。
  记者了解到,青年志愿团由中韩两国大学生组成,由现代汽车、Better World和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共同发起,前来曲阜“三孔”修学并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公益活动。志愿团共有中韩两国大学生91人,其中中国大学生21人,韩国大学生70人。
  现场约一个小时的文艺演出结束后,志愿者们分为三组进入孔庙内,开展世界遗产保护实践活动,包括维护长椅、墙面及护栏刷漆、除草作业、台阶防滑标识粘贴等具体细致的劳动。
  在孔庙一处碑刻护栏旁,四五名志愿者正提着油漆桶给护栏刷漆,他们工作时,有景区专业维护人员在一旁现场指导。志愿者们作业一丝不苟,记者看到,为防止油漆滴落沾染地面,他们在护栏下面铺了一层报纸。“志愿服务看似平常琐碎、微不足道,却可以传达每个人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一位韩国志愿者告诉记者。
  除志愿服务外,前来“三孔”修学游、体验儒家思想文化,也是大学生志愿者们此行的目的。体验儒家文化,尤其是孔子“和”的思想,给中韩志愿者留下深刻印象。采访中,中国教育学会培训中心主任刘宇然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中韩学生成功用“和而不同”思想解决彼此文化差异的例子。
  原来,活动中需要两国学生共同排演一出“双簧幽默剧”,要求三名中国学生配音,三名韩国学生进行肢体表演。剧本是韩国学生写的,按照韩国人的思维方式,韩国学生觉得幽默的地方,中国学生持不同意见要求修改台词。双方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激烈争执,甚至有同学当场气哭了。了解到儒家“和而不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后,双方很快解决了问题并互相道歉。
  韩国修学团来“三孔”除了能得到修学体验外,大学生们对景区“游”的因素也感触良多。“没想到‘三孔’有这么多礼乐表演,很大气、很震撼!”一位韩国志愿者称。从去年开始,为了丰富景区观瞻内容,景区推出“景区活化”战略。游客除了单纯参观古建筑、碑刻等静态资源外,每天还能欣赏到开城仪式、晨钟暮鼓、祭孔展演、六艺乐舞、民俗表演等,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演出。
  采访中,很多韩国大学生都表示,在韩国,也是将孔子作为圣人祭拜学习,在学校也学习《论语》等儒家经典,对于能来曲阜从事志愿服务,均表示“特别荣幸”。“作为修学游目的地,‘三孔’景区对韩国学生很有吸引力。”曲阜市文物局副局长韩凤举告诉记者,前来“三孔”景区旅游的入境游客中,多年来韩国人所占比例一直位居前列。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现代汽车社会贡献部副经理王大磊告诉记者,在韩国电视台中,经常可以看到澳大利亚、欧美等地的旅游宣传促销,曲阜“三孔”景区应进一步加强在韩国的旅游推介宣传。
◆相关链接 把儒学讲堂搬进乡村
  □记者 高晓雷 报道
  本报曲阜讯 夏夜农村,搬上两张桌子,上百名村民自带马扎、板凳,在夜色下围坐在桌旁,听专家教授讲述儒家文化,这是8月份发生在曲阜市石门山镇一个旅游特色村的一幕。
  8月1日晚,曲阜市旅游局将孔子文化大讲堂带进石门山镇周庄村,邀请了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宋立林讲授儒家思想,拉开了曲阜乡村儒学讲堂的序幕。
  当晚,宋立林围绕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内涵渊源,结合农村日常生活实际,以如何“孝亲”、“睦邻”、“和家”等主题开讲,穿插古今中外经典道德故事,语言幽默风趣,内容朴实亲切。
  据了解,此举是曲阜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发起的面向村民群众的公益性乡村儒学培训活动。活动将持续1个月,在石门山镇、尼山镇和吴村镇等旅游强镇展开,开展儒学文化、《论语》知识、“孝悌”观等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