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财经

昔日负债累累的运输企业如何变成炭素产业的大腕?联兴科技告诉我们——

棋先一步才能屹立潮头

2014-07-02 作者: 马景阳 魏茜茜 来源: 大众日报
  王佐任(右二)向客户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阅读提示
  主动从竞争激烈的运输行业“抽身”,转向自己虽然不擅长但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炭素行业;从炭素行业的“小兵”逐步成长为行业龙头,没有丝毫骄傲自满的联兴科技建起全球第一个石油焦交易市场,确定了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有了这些,联兴科技还没有满足,他们继续在行业技术上不断钻研突破,还将触角伸向了国际市场。
  □ 本报记者 马景阳 魏茜茜

 从负债到盈利
  “我们公司生产的煅烧石油焦60%以上都是出口,现在还在与一个国际矿业巨头谈一个6万吨的合作。”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佐任告诉记者,随着公司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他现在经常到处飞。
  王佐任1994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班。1998年担任淄博市联合运输公司总经理。当时,淄博市运输公司泛滥,货物运输竞争过度,“一辆车就负担了27个人的工资,何况当时已经有9个月没发工资,亏损严重,国有、集体企业必须从中退出来。”王佐任当即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对公司进行整体改制。
  王佐任将原来运输公司所属的29个子公司改为11个拥有自主经营权的独立实体,并承担了4000多万的债务。改制后,企业逐步向制造业转移,成为省内第一个交通运输改革的公司。
  1995年公司曾与韩国合资生产炭素,但发展一直不好。2001年,王佐任正式接手公司,专做炭素制品,并成立淄博联兴炭素有限公司。进入21世纪,在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炭素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联兴炭素也趁着大好形势“起死回生”。
 从滨海到世界
  2007年,王佐任又带领联兴人创业潍坊。很快,一座现代化的煅烧石油焦生产基地——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潍坊滨海拔地而起,开启了联兴人创业滨海的宏伟蓝图。
  依托山东丰富的石油焦市场和潍坊港口等水陆交通优势,一期年产10万吨炭素项目入驻滨海临港工业园,并于当年年底实现了投产达效,创造了全国炭素行业的奇迹。
  不久,一项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联兴科技经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实现了余热转换,使企业在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走在了炭素同行业煅烧石油焦公司的最前列,也成为全国炭素行业第一家余热利用的企业,其余热产生的蒸汽可为园区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蒸汽,成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的典范。
  如今,联兴科技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煅烧石油焦生产企业。靠着自己在国内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和对行业准确的前瞻研判,联兴科技在滨海建设全球第一个石油焦交易市场。
  联兴科技作出这样大胆的决定,实际上是企业的深谋远虑:目前,全球尚没有专门的石油焦交易市场和电子交易平台,交易形式一般采用石油焦生产企业与碳素企业双方直接订货和中间商贸易的方式。国外把石油焦列入战略采购,中国在石油焦资源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石油焦将成为短缺资源,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如果建设交易平台在全球抢先夺得话语权,那前景将是无限的。
  交易市场将集中全球石油焦的信息、资源、标准、价格,并辐射全球石油焦产业,并可由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过渡。对于整个石油焦市场可控力、定价权和话语权,将对山东炼油企业、碳素生产企业、石油焦贸易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有了发展信心,联兴科技开始勇敢地走出国门。2013年4月,联兴科技参加了印尼国家石油公司面向全球市场的关于建设“30万吨煅烧石油焦加工项目”的招标,在包括日本三菱等参与竞标的知名企业中胜出。
 从成功到辉煌
  今年,公司四期扩建工程将开始新建,即建设年产40万吨煅烧石油焦、60万吨蒸汽和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投产后公司将达到年产100万吨煅烧石油焦、150万吨蒸汽和30万吨预焙阳极的产能规模。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纳税1亿元,年出口创汇2.5亿元。
  同时,企业将延伸产业链条两端,采取上下结合、东西互补、内外策应的发展战略,加快企业强筋壮骨、凸显产业链效应。石油焦交易市场将保障上游优质原料供应;开展下游项目建设,一方面凭借全套自主知识产权的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进军节能服务产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合作,专门建立了余热研究中心,面向全国同行业推广应用该项目,实现由卖产品到卖专利、卖技术的跨越。推进阳极项目建设,打造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与青海、内蒙古大型电解铝企业实现了“捆绑式”合作,为其配套供应煅烧石油焦,实现东西互补。
  王佐任透露,他们利用成熟的余热蒸汽技术,致力于在余热发电、海水淡化等资源综合利用的领域研究开发,在煅烧生产线上将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用于热电联产改造。若该项目研发成功,公司计划将该技术推广至省内其他炭素企业,带动国内炭素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海水淡化方面,“180立方米/天的海水淡化综合项目”已在区经济发展局备案,该项目主要是通过对煅烧工艺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后的低温烟气再利用,实现海水淡化,形成100吨淡水/天和80吨浓盐水/天的综合利用能力。目前处于中试阶段,产出淡水100吨/天,初步设计全部供给锅炉补水使用,批量生产后再对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