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相传,康熙十八年升阳观大殿落成后,住持刘道长忽见一道人影进入新修建的大殿内。道长进大殿查看,并无一人,但见大殿左侧墙壁上留有墨迹未干的七言律诗一首,疑是吕洞宾所为。吕祖庙东侧建堂馆时,遂取名“题壁堂”。

神韵犹存古戏楼

2014-07-02 作者: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冯心如 来源: 大众日报
  题壁堂二门北立面
  题壁堂彩绘  (朱立明 摄)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冯心如

  正所谓“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在我国古代,戏楼往往是整座庙宇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济南老城区悠悠老街的掩映中,坐落着一幢木质架构的古戏楼题壁堂。作为升阳观的一部分,题壁堂也曾是济南热闹非凡的古戏楼。
梦会吕祖建神庙
  自省府东街出发,沿西公界街向北走上百余米,就到了升阳观、题壁堂所在的寿康楼街。西侧的升阳观正殿已修复完毕,庄严雅静,香火缭绕。正在修复中的题壁堂,虽被满满的脚手架遮住了本来的面目,但高大门楼上的砖雕、彩绘依稀可见,沧桑历尽,风韵犹存。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科科长艾楠介绍,升阳观总建筑群占地3750平方米,是为供奉神话人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的庙宇,故又称“吕祖庙”。
  吕洞宾虽在八仙中排行不是老大,但在八仙之中,吕洞宾的名声却是最响的。因为他行踪不定,经常在人间济世度人,被视为维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的神仙。所以,供奉吕洞宾的吕祖庙各地都有,仅济南过去就有三处,位于寿康楼街的升阳观就是其中的一处。
  吕祖庙始建于金代。明末,济南知府樊时英重修吕祖庙。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在吕祖庙西院又修建了一座大殿,名为升阳观。此后,吕祖庙渐渐被人们称为升阳观。
  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姜波告诉记者,升阳观原来是座由大门影壁和三间东西厢房正殿围成的四合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调查济南古建筑时曾单独调查过升阳观,1993年升阳观仅余正殿一座。正殿为三开间一殿一卷硬山结构,造型稳重而富有变化,它大屋脊为七架梁,卷棚为四架梁,进深共四间,殿内梁枋绘有精美的彩绘,山墙上还嵌有明末济南知府樊时英书写的吕祖像赞等石碑。
  关于升阳观的由来,有这样一段传说。八百多年前的一天,金人元好问在太原街头闲逛,一个长须飘洒、身背宝剑的道人突然上前,邀请他一同饮酒就餐。元好问生性好交友,自然不加推辞。推杯换盏中,两人谈得甚是投机。道人自我介绍说,他就住在天下闻名的趵突泉边、大明湖畔,那里景色宜人,并邀元好问一同前去游历。元好问答应说,将来有机会一定前往,与道人临泉对饮。
  数年后,元好问恰好调到济南任知县,乘兴游览趵突泉、大明湖等地。此时,他早已忘记了先前与道人的约定。游玩之余,他在泉边小憩,迷迷蒙蒙中看见当年的长须道人走到跟前问他:“太原一别,已经这么多年了。你是不是已经忘了我们当初的约定,为什么到了我的家门还不来和我见面叙旧呢?”元好问诚惶诚恐,正想答话,不料猛然惊醒,这才想起当年和道人相约一事。他起身,赫然发现旁边的墙壁上吕洞宾的画像正是当年在太原见到的长须执剑道人。于是,元好问出资在济南趵突泉、大明湖畔修建了吕祖庙。
  在济南民间,元好问梦会吕洞宾的故事已流传了千百年,后代诗人也多有题咏。如明代诗人王象春曾赋诗曰:“回老犹能恋此乡,远时相约近时忘,黄粱未熟人生醒,可是泉香是米香。”
仙人题壁名此堂
  升阳观东侧的题壁堂,修建于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题壁”二字的得来,颇有渊源。
  相传,康熙十八年升阳观大殿落成后,住持道士刘道长忽见一道人影进入新修建的大殿内。道长进入大殿查看,并无一人,但见大殿左侧墙壁上留有墨迹未干的七言律诗一首:
  “曾否方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熏风日跻蓬莱岛,筇仗常经此地游。世法须从身上想,机关宜向个中求。离离青草会心处,何事浮生空白头。”
  刘道长根据“木石道人”的署名和诗的意境,疑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所为。
  到清嘉庆八年,吕祖庙东侧建堂馆时,墙壁上的字迹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已变得模糊不清,为便于传存,抄录刻于石碑上,并为堂馆取名“题壁堂”。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张景堂等人捐资对题壁堂扩建,并在整个建筑群的西南角新建了学堂。自此,吕祖庙分成了升阳观和题壁堂两处建筑,它们也成为古城内一处集正堂、戏楼、大罩棚、道观、学堂等建筑为一体的,具备相当规模的道教建筑群。
  步入题壁堂,在脚手架与防护网的密集遮挡下,题壁堂的真容难以统观,却并不妨碍记者感受它的壮阔与精巧。艾楠告诉记者,由北往南,题壁堂分为三个院落组成,第一个院落为大门、东西倒座房;第二个院落为二门、东西抄手游廊、抱厦、大堂戏楼;第三个院落由后寝殿、东西厢房、东西耳房等组成,已经具备了现代戏院的使用功能要求,虽历经200余年,其建筑形式和结构本体保存完好。
  在大厅中,记者发现,大厅由24根粗大红柱支撑,东西两侧是两层看台。而这些柱子并非是直通到顶的,一层大厅的柱子相比二层少而粗,让空间显得更为空阔。
  姜波说,这是宋元以后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中“减柱法”格局的典型代表,通过减少部分内柱,增加了建筑的室内空间。这种建筑模式,在山东并不多见,存留至今颇为珍贵。
  “由于题壁堂为木构架建筑,木材的坚固性差,易被腐蚀,损毁较严重,修复起来也比较困难。我们召开了一些研讨会,召集专家一起商讨。现在,木构架施工基本完成,主要是更换了十二根檐柱,对部分损毁金柱、童柱进行了墩接。”艾楠说,对于题壁堂的修缮已有多次。1996年、2006至2007年,由市财政拨专款对大堂、大门、二门、东西抄手游廊进行了修缮,对大堂危险部位进行了简单的加固。这次大整修是从2013年10月26日开始的,预计到2014年9月30日结束,主要是对屋面和木构架进行维修。后期还计划对后院进行整修。
门庭冷落忆繁华
  作为升阳观的一部分,200多年来,题壁堂发挥着诸多的功用,但人们知道的更多是它作为庙会戏楼所拥有的繁华。
  在题壁堂后院住了30多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听说,很久以前,题壁堂是科举的地方,是考试的地方。在清朝末年时,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各种文化交流、文艺演出日夜不绝。还有人传说,清末梁启超曾在此发表演讲,孙中山曾在此接见过国民党人士,甚至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先生还曾在这里演出过。后来这里改为学校,也曾作为教师的宿舍。现在,后院里仍住着几户人家。
  低矮的房屋、各种堆积的杂物,让题壁堂的后院略显拥挤。刚下过雨,湿漉漉的地上青苔片片,石榴树上硕果累累。200多岁的老院子,颓唐中孕育着生机。
  “我在这里住了50多年了,是最早住进这里的居民。”76岁的杨育华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题壁堂就一直是学校用地。之前是私立大明湖小学,公办成为高都司巷小学的二分校,“我是高都司巷小学的幼儿园教师,1962年从舜井幼儿园调过来。”
  据杨育华介绍,当时,题壁堂的东西屋、厢房都是教室。大戏台子是大教室。南边东屋、西屋是公办幼儿园。“当时房子很新,很干净。柱子、瓦都很好,地是青石小方砖。后来,学校学生少了,教室多了,就合校了。学校就让没有房子的老师住到这里,最多的时候,这个院子住了11家。”
  虽然房子时有漏雨,有的土坯房甚至被列为危房,但和杨育华一样,院子里的好多老住户依旧住在这里。对于题壁堂,他们心有纠结,既觉得这么多年住习惯了,有些不舍,又期待着居住条件能够得到改善。
  告别了往昔的繁华,“门庭冷落”的题壁堂沉淀为另样的“财富”。姜波说,题壁堂是山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戏楼,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它的修复,会让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