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政经

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河口农村五保对象全部区级集中供养

2014-05-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李志海 田现增 于跃芳 报道
  本报东营讯 5月23日,走进河口区中心敬老幸福园,顿觉耳目一新。宽敞明亮的双人间里,被褥整洁,平板电视崭新,园内医疗、洗浴、健身、棋牌等设施齐全,每10个老人配备1名护工,照顾饮食起居。“在这里,生活条件好,吃得好、玩得好,日子过得多好。”五保老人陈泽福执意邀请记者参观他的房间。
  随着该中心敬老幸福园的建成启用,分散在6个镇、街道敬老院的173名老年人全部搬进了中心敬老幸福园,河口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五保对象的区级集中供养。
  河口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财政支出重点向民生倾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学前3年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城乡并轨、五保老人区级集中供养,生均公用经费、基础养老金等8项标准保持了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水平,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年提升。今年河口区又确定了总投资8.85亿元为民办十件实事,内容涵盖社会保障、教育、就业、住房、交通、文化等方方面面,与往年相比,范围更广、标准更高、层次更深。
  河口区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去年的每人每月130元提高到150元,全区适龄人口实现应保尽保;进一步扩大老年人救助范围,去年将70-79岁老年人生活救助金由往年的每人每年500元提高到800元,80-89岁由500元提高到1200元,百岁老人高龄津贴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7200元;将每年的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范围由65岁以上扩大到60岁以上。
  该区整合“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养老服务资源,推进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在区、镇(街道)和城乡社区分别建立起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在现有15处养老机构基础上,今年全区计划新建养老服务中心11处,对镇街5处敬老幸福园进行改造。此外,他们做好“96190”居家养老信息平台运行,试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孤寡老年人、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重点优抚对象、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提供居家信息呼叫服务,区政府对上门服务的中介机构给予补贴。
  河口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今年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按每人5元充实市级大额医药费补助资金,区级大病救助资金提高到200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到每人每月52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300元,集中供养率100%。
  他们把照顾重点放在了弱势群体上,着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难题,进一步完善了“阳光190”社会救助工程,梳理现有救助政策,整合现有民政、教育、团委、妇联、工会等部门的救助资源,统一纳入“阳光190”社会救助平台中,建立了集低保、五保、医疗、教育、住房等“九网合一”的全方位阶梯式救助保障平台。自“阳光190”社会救助工程实施以来,已累计救助困难群众32.6万人(次)。
  该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村(居)民政队伍建设工程,为177个村、10个社区居委会配齐配强了专职民政助理,组建了社工和慈善义工等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以镇街为龙头,社区为主干,志愿者队伍为分支,由点到面的基层民政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