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前沿报告

世界名牌吉他产自鄌郚小镇

2014-05-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编者按: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这一届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发展,已有不少典型。关于路径选择问题,专家认为镇域经济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扬我优势”的战略原则,就是走产业化、专业化、品牌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做出自己的特色。
  近日,记者在昌乐、郯城走访的几个乡镇,就带有一定的样本意义,特拿出以飨读者。
  左图:明宇乐器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吉他。 右图:明宇乐器公司总经理现场演奏了他们生产的不锈钢吉他。
  □ 本 报 记 者 刘 珅 李剑桥
    本报通讯员 高伟仁
  
  从昌乐县城一路向南驶至鄌郚镇,始进鄌郚镇界,一个红色雕塑很醒目,乍一看,有些“写意”,再仔细看是一把电吉他。座基上写“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鄌郚镇”。
  这是一个“乐器重镇”。全镇拥有乐器生产企业83家,年产乐器500万把,音箱60万支,销往世界各地。
  在镇上的明宇乐器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从木料打磨开始,安装琴弦、区分音品(一般吉他分为24品),到最终调音师在现场试音,5月23日,记者在这里目睹了一把吉他问世的全程。公司总经理李庆波身材魁梧,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就是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农民企业家,竟双手抱着吉他弹了一段小曲。
  “去年生产了5万把吉他,主要是给其他品牌做OEM(贴牌)生产。世界第四大吉他品牌Washburn(勇士)就是我们主要的代工客户,现在多数客户来自欧美地区,去年卖到欧美4万把。”李庆波说。
  经营这行多年,李庆波感觉吉他需求也有淡旺季。“欧美的圣诞节期间是旺季,正好赶上这里的农闲时节,我们有技术,农闲时节劳动力成本也不高,员工培训后就可以生产了。下一步我们要做强自己的品牌,让我们的‘欢乐女神’吉他”也走向世界。”
  作为省级特色产业镇,目前,镇上拥有乐器及配套加工企业83家,包括电吉他、电贝司、木吉他、木贝司、音箱、数码钢琴和乐器配件7大系列400多个品种,年产乐器500万把,音箱60万支,乐器配件500万套,年产值36亿元。
  为何小镇能成为“乐器重镇”?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一个青岛知青在当地创办了民族乐器厂,主要生产二胡等民族乐器。上世纪80年代末,在青岛举办的经贸展销会上,韩国乐器经销商权海龟发现了鄌郚乐器厂的展品,然后他一路追到鄌郚,经过几次磋商,权海龟与当时的镇乐器厂合资成立了缪斯乐器公司(这也是昌乐最早的合资企业之一),先生产木吉他,后又生产电吉他。
  及至后来,镇上又创办了生产电吉他的百灵乐器厂。这两家企业成了鄌郚乐器产业的“孵化器”。现在鄌郚七成以上的乐器企业厂长、经理,都是从这两个企业走出来的。
  一镇一业,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各自发挥优势,在已有基础上,不断集聚升级,形成自己的特色。
  随后,记者来到了五图街道光电科技创业园。园内的鑫达华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志强给记者作了个现场试验:打开双控开关,同样的亮度,他们生产的LED球泡灯显示功率为5W,而普通灯泡则为45W;作为不需要镇流器的直流电灯管,打开过程中常见的“频闪”现象也不见了。
  “最早我们做房地产,现在我们改做节能光电产品,不搞钢筋水泥,走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现在我们的LED照明产品,不仅可以家用,还能生产轨道射灯、路灯、工矿灯、隧道灯等。”徐志强说。
  光电科技创业园初建于2010年,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分为起步区、规划区、项目储备区三个功能区。目前,已投入资金8.2亿元,建成车间19个,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
  “去年依托光电科技创业园,我们成立了昌乐县电子协会,成员40余家。可以规范电子行业市场,加强区域内行业的协作,实现产业集群效应。”五图街道经发办主任姜勇说。
  谈到昌乐发展镇域经济的经验,昌乐县委书记张新强分析说,“昌乐特色产业镇的形成,不是盲目贪大图洋,不是仅仅靠招商引资,而是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出自身优势。”
  9个乡镇,9个特色产业,昌乐的乡镇经济样本,值得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