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产业视线

32个项目增效不增地

◆节约集约:“向空间要土地”、“以亩产论英雄”◆人才技术:靠政策对接,搭建专家和企业对接平台

2014-05-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 珅
   本报通讯员 刘明明

  “车间没动,还是原来的9.8亩。可换了个‘芯’,用人减少了三分之二,效率却是原来的3倍。”5月17日,伴随着织造车间48台剑杆织机的轰鸣声,位于茌平县的金号织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强向记者介绍,年初他们投资1.1亿元对织造车间关键设备、控制软件进行了“换装升级”,效果明显。
  在隔壁的漂染车间,王强介绍,占地12亩的30年老车间,经过重新盘整,不用新增一分用地,投资1.5亿元完成了筒子染色技术升级,由原来20小时的染色工序缩短为5个小时,“亩效益”提升了4倍。
  董事长刘先斌说:“老厂房利用不光让我们节约了土地成本,也节约了能源、配套工程、财务费用等成本,这笔钱省下来就能用于技术升级。”去年他们在机器、工序优化等方面技改投入2.7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在纺织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产品利润率保持在15%以上。
  茌平县是聊城市“聊茌东大三角”的一部分,是聊城市融入济南的“桥头堡”。县委书记陈秀兴说:“对接济南,融入‘一圈一带’,除承接产业转移,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理念的对接。”茌平县确立了项目建设“向空间要土地”、“向技术要利润”、“以亩产论英雄”的节约集约理念。引导企业从传统的“摊大饼”式扩张,转向向技术要利润,用技改让“老树开新花”。
  据统计,今年以来,茌平县新增工业项目中有32个为零增地项目,技改投资总额达78亿元。县经信局副书记张学义告诉记者,茌平县正沿着“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高端集聚,资源要集约利用”的集约型道路前行,目前已建设2层以上标准厂房700多万平方米。
  “现在企业真正缺少的还是人才和技术。”茌平海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宪才说,“我们公司地处胡屯镇工业园区,各方面条件相比济南等东部城市差得太远,人才很难请来,必须靠政策。”他坦言,如果有省里的部门出面,组织县乡企业与省会城市的人才进行对接,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盛吉赤泥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博也认同。“赤泥处理这种前沿性课题,特别需要科研型人才。我们经过8年研发探索,投入科研经费近亿元,并聘请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哈工大等高校的13位各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最终研制开发了‘赤泥焙烧还原’技术,将‘大宗固废赤泥与脱硫石膏制备硫铝酸盐水泥’项目顺利完成了产业化。这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田博告诉记者。
  “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向企业开放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库,方便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向专家教授进行请教,给专家和企业搭建一座沟通桥。”田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