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聋哑学生的微笑妈妈

从事特教22个年头的贾益芹消弭聋哑孩子自卑感有套独门绝技

2014-05-03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张春晓 赵 君 本报通讯员 杨 青

  4月28日,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中专班,一堂寻常而又不寻常的语文课。
  说寻常,是教学内容和普通中学没有差别,讲的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作品《悬崖上的百合花开》。台上的老师名叫贾益芹,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说不寻常,是贾益芹的声音洪亮而又缓慢,讲解要伴着手语,而台下的学生,只有9个人,全是聋哑人。
  贾益芹带着学生朗读课文,下面响起的是一片咿咿呀呀、含混不清的声音,让人动容。
  一堂课下来,贾益芹累得不轻,“就说教这篇课文,很多学生不知道百合花,现在从网上下载图片放到PPT课件里演示即可,十分直观。”贾益芹说,放在以前,为了帮助学生感知事物学会发音,只能实物教学,“教什么拿什么”,要让学生学会“包水饺”这个词,就真的要在课堂上和面、擀皮、调馅,把“货真价实”的水饺端到学生面前。
  贾益芹干特教已有22个年头。为了让学生能清晰发音,贾益芹经常带领学生对着镜子高声练习,把学生的手放到她嘴边感受气息,放到她咽喉处感受声带振动,用小镜子、压舌板纠正学生发音。一个简单的发音经常教五遍、十遍,反反复复,每次上完课贾益芹的嗓子像冒烟一样。
  由于先天缺陷和后天成长环境,聋哑孩子比正常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怎样消弭他们天生的自卑感和畏惧感?贾益芹有她的“独门绝技”——微笑,称呼学生,她有一句口头禅——“我的孩子们”。
  跟着这位“微笑妈妈”走在校园里,一名女生突然奔过来,一头扎进贾益芹怀里,同行的一位摄影记者悄悄说:“这种亲密感可不是‘摆’出来的。”
  贾益芹告诉记者,学校开设了服装、刺绣、陶瓷等多个专业班,但残疾人就业时真正对口的并不多,很多残疾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就业困难重重,“很多企业宁愿缴纳残疾人保障金,也不愿安置一个就业岗位。国家投入这么多,有这么好的校园环境,我们老师辛辛苦苦培养了12年到15年,很多学生毕业后却只能在社会上游荡。希望社会能更多关注和扶持残疾人就业,给他们一个自食其力的机会。”贾益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