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寿光观察

创新机制,解决过去年年种树不见树的问题——

盐碱荒芜之地 绿树婆娑成林

2014-03-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石如宽 戴玉亮
   本报通讯员 马玉龙

  “前几天在小清河生态林场考察,看到不少野鸡,发现了5枚野鸡蛋。5年前,我都没见过野鸡。”3月11日,寿光市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潘广昌对记者说,“林地多了,鸟儿也多了。”
  如今,寿光北部正在崛起3座万亩林场:小清河生态林场、双王城环库林场和龙泽生态林场。加上原有的国有机械林场,曾经的盐碱荒芜之地,正变为一座座绿色森林,也改变着当地的生态。
有人管,才能种一棵活一棵
  在盐碱地上造林,是寿光一代代人的梦想。寿北种树造林搞了好多次,但栽上没人管,成活率很低。即便是活了,很多树木也长不过3年。为啥?根扎深了,接触到的还是盐碱地,树就“齁死”了。
  如今,技术上已不是问题。“盐碱地,就先排卤控碱。挖好条田沟,修好条台田,大水压碱2次,就能种树了。”潘广昌称。
  2012年3月,寿光人决定建设3万亩生态林场,规划3年内造林3万多亩。目前已完成造林2.2万亩,栽植耐盐碱的毛白蜡、盐柳、竹柳、香花槐、白榆等苗木350多万株。
  上世纪八十年代,寿北也曾有不错的林带。从营里镇向北到羊口,河坝上、路两边的刺槐林、毛白蜡长得非常好。潘广昌说:“因为天牛泛滥成灾,加上没人管理。好多树都被蛀死了。”
  为确保成活率,寿光坚持“谁种谁管”和“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包成林”的四包责任制。资质高、实力强的专业施工队伍是寿光市林业局的首选。对每项绿化工程,该局大力推行大穴、大苗、大水、大肥、盖膜等“四大一盖”技术,力求做到保栽保活。同时,实行质量认可制度,确保全市林木成活率、保存率达到95%以上。
  据寿光林业局森保站站长信善林介绍,为巩固绿化成果,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突出抓好以飞防(飞行防治)美国白蛾为主的林木病虫害防治。去年,寿光市财政拨出专款300余万元,由专业飞防公司于7月下旬对全市林地进行了全面飞防。
本地树“皮实”,成活率更高
  站在双王城水库堤坝上,可以看到,防渗渠两边刚刚种上垂柳、白蜡等树苗,环库林场的树木成方连片。潘广昌说:“夏天来时,郁郁葱葱的,特别好看。”
  从双王城水库向南不到2公里就是寇家坞。昔日破败的村庄,如今,道路平坦整洁,房前屋后种花栽树。
  “在林场建成之前,放眼望去,一片荒地,冬季更是萧条。”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寇家坞六村的于海云说,如今在环库林场的影响下,现在村民也愿意种树了。
  实践中,寿光林业人员发现,本地的树种“皮实”,更容易成活。国有机械林场多年的经验也证明了这点。
  在树种选择上,经过实验对比,国有机械林场选用了毛白蜡、苦楝、国槐、柳树等乡土适生树种为主栽树种。目前,全场共营造沿海防护林2万亩,改造建设高效丰产林2000亩。
  在对残次林改造的基础上,林场发展建立起了3000亩的高标准盐碱地适生苗木繁育基地,繁育对象主要是盐碱地适生的毛白蜡、国槐、柳树、合欢、千头椿等,品种达到了20多个,每年向社会提供各类商品苗木150万株。在搞好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同时,林场还建起了以冬枣、小枣等枣类种植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了1000多亩,实现了生态防护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企业造林,多方共赢
  曾经,因为机制不活,寿光有过“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痛苦经历。“政府出钱,群众出地”的造林模式,导致政府“植树要花钱,抚育要花钱,管护也要花钱”,沉重的负担让政府难以承受。
  近年来寿光改变做法,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个人投资林业建设。2010年,该市启动林权改革后,企业成为造林主体。
  富士木业是寿光首家自愿承担造林任务的企业。在小清河生态林场1000亩盐碱地上,该公司投资600万元,种植了白蜡、杨树、槐树等苗木。富士木业副总经理付晓东说,1000亩林地,仅苗木费用就有500多万元,加上每年修剪、打药的100多万元管护费用,头三年光支出就得近千万元。在付出的同时,富士木业更看重长期的生态效益,以及通过“上林下苗”、“上林下果”、“上林下粮”等林下经济带来的收入。
  截至目前,寿光绿化面积50亩以上的林业园区发展到60处,其中面积300亩以上的达30多处。
  寿光林业局产业发展与项目科科长王勇认为,与以往的造林模式相比,企业造林在达到绿化效果的同时,实现了一举多得。政府流转百姓的土地给企业造林,百姓不仅得到每亩1000元左右的流转费,还可以到造林企业打工,再挣一份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