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千元扶贫资金的“种子效应”

——省派“第一书记”包村探出助残扶贫新模式

2014-0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李占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的生存发展是短板。如何让残疾人跟上共同富裕的步伐?针对残疾人80%在农村,我省在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进行帮扶的现实,省残联、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在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实施了“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按照帮包村每户残疾人1000元标准,借力“第一书记”,给每位贫困残疾人送上一个致富项目,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
  “6只兔子半年变成200来只,一年下来,至少可以增加三四千块钱的收入,生活总算有了奔头。”临沂市费县南张庄乡武家汇村残疾人刘敬福拿着简易的账本,对记者如数家珍。
  刘敬福因伤致残,不能干重活,老伴患病常年卧床,家境十分贫寒。去年5月,驻村“第一书记”给他送来1公5母一组兔子后,他根据技术指导,精心饲养,仅半年多就发展到200来只。现在刘敬福已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养兔技术员,谁家遇到问题就去请教他,“说实在的,给俺这个项目比给个低保还要好。”
  “帮扶残疾人,给钱给物不如给项目,给项目不如给个好思路。”“第一书记”申维龙深有感触地说。省残联教育就业部部长张文涛向记者介绍,“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为每户提供1000元资金,并非直接给残疾人现金,而是借助“第一书记”,转化为适宜居家从事、简便易行,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小养殖、小种植、小加工、小作坊等致富项目,来带动残疾人的自我发展。
  这些致富小项目成效如何?“千万别小看这小项目。”费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宗兴告诉记者,“资金不多,项目虽小,但见效快、收益大,效果不容低估。”在崔宗兴看来,借力“第一书记”,把扶贫资金转化为扶贫项目,趟出了一条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探索出了残疾人扶贫的新模式。而在全省,像刘敬福一样,受惠于“第一书记”帮包村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的,已有25882户残疾人。
  记者了解到,实施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后,我省“第一书记”会同村“两委”,摸索出了一些操作性强、见效快的农村残疾群众扶贫新路子。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实施助残致富项目近50余个,预计年均每户可增收2000余元。
  有的“第一书记”按照“企业(基地)+残联+基层党组织+残疾人户”模式,带动有劳动能力残疾人居家从事种植、养殖业;有的将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变资产,对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实行年度分红;有的则将扶持资金投入合适企业,安置入股残疾人家门口就业;有的利用扶持资金帮助残疾人创业……
  “1000元项目资金,虽然数额不大,但却点亮了千万个残疾人奔康致富的希望。对我们来说,也增强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一书记”褚振东说,“有了这个项目,我们一开始要去残疾人家庭送项目、中间要了解情况、跟踪落实,通过一次次走访,对残疾人了解多了,残疾人心里暖了,对我们也信了,感觉更亲了。”
  省残联理事长仉兴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一年的实践,实施‘第一书记’帮包村助残致富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帮助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第一书记’帮包村残疾人家庭的扶持力度,借助‘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力量,总结经验做法,努力把这个到户到人的助残致富项目落实好,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推动全省残疾人‘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计划深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