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头版

“鱼”与“熊掌”

——潍坊教改纪略之三

2012-12-21 作者: 本报记者 刘同贵 赵洪杰  本报通讯员 秦继鹏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刘同贵 赵洪杰
    本报通讯员 秦继鹏

  素质教育不敢搞,说来说去怕高考。不少人眼里,素质教育和高考,就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今年潍坊高考在全省十连冠之后,迎来第十一个大丰收年。在考生比去年减少5000人的情况下,全市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净增1000多,一本上线考生占全部考生的比例逼近25%!无论一本上线总人数,还是所占考生比例,潍坊都在全省遥遥领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2010年对潍坊城乡310所中小学的3.4万名在校生抽测结果显示:与全国19个样本城市相比,潍坊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最多,作业时间最少,学习压力最轻。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进行的、历时两个月的大规模调查,今年6月20日发布调查结果,再一次印证了这样的事实:潍坊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最多、作业时间最少。
  省新华书店一组统计数字,也为此提供了一个佐证:人口大市潍坊新华书店系统,教辅资料销售额居然在全省17市地中连续四年最低。面对铺天盖地的教辅材料,潍坊的老师和学生可以说“不”了。
  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看,人们会惊讶地发现:潍坊骄人的高考成绩,是在学生相对轻松和愉悦的状态下取得的。成绩好,负担少,这不恰恰是素质教育的题中要义吗?
  了解潍坊素质教育的真谛,不能光看材料、听汇报,一头扎进课堂,才会看得明明白白,听得真真切切!
  老师教的方式变了。一段开场白之后,老师就把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如果把课堂比作一台戏,老师只是“导演”,主角、配角都是学生。老师不多讲,只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点拨。
  潍坊的课堂有个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三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已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一位老师说得好,与其把课“教透”不如让学生“学透”。“满堂灌”“大水泡倒墙”的现象业已式微。
  这是高密立新中学的一堂初中二年级的语文课。课文是冰心的《观舞记》。整堂课以“美”为经纬,但上课的张秀霞老师并不告诉学生美在什么地方,只放两段印度舞和杨丽萍孔雀舞的视频,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学生们一边讨论,一边比划舞蹈的动作,课堂气氛热烈。快下课了,似乎一直都在袖手旁观作壁上瞧的老师才画龙点睛:“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是语文课?还是舞蹈课?都不重要。关键是学生们该学的学到了,该记的记住了,而且印象深刻。
  我们在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听过董梅老师一堂作文课,她让学生在颂扬母爱的歌声中书写关于母亲的记叙文,把学生们感动得一塌糊涂。这还愁文章写不好?送我们到学校顺便也旁听了董梅老师这堂课的司机小李说:别说孩子们,听着生动、感人的音乐,连我都有种想写作文的冲动。
  齐鲁名师韩兴娥,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识字,竟然从写同学的名字开始,“谁能写出身旁三个同学的名字,奖励一朵小红花!”“谁能写出第一个拼音是‘W’的同学的名字请举手”,结果,识字的速度快得惊人!两周教完一册教材,而且不布置任何作业,再上课她就领着孩子们阅读喜欢的经典作品了。她班上的孩子没有不喜欢作文的,每一个都是出口成章的“小秀才”。
  学生学的方式变了。“自主、合作课堂”,在潍坊各中、小学“遍地开花”。过去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过去是“封闭式”,现在是“开放式”,有的学生说,现在每上一堂课,都好像经历一次“探险”。
  在新华中学,记者看到,学生上课处于“亢奋状态”,讨论问题像开锅,一说发言,齐刷刷竖起一片“手臂的森林”,后边的同学怕老师看不见,踮着脚尖举手。
  昌乐二中的地理课,学到黄河治理,课堂上“刮”起一阵“头脑风暴”:有的学生认为,植树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上策;有的学生认为,盲目植树会破坏水生态环境。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建议“可以修筑新河道,以免其决口”。有趣的是,课堂“擦”出的这朵“火花儿”,竟然与东营的黄河两路入海工程不谋而合。
  课堂的格局也变了。过去“稻田插秧式”的座次安排,变成了今天的“拼盘式”“围坐式”。很多学校索性把讲台也拆了,便于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师生更平等、更随意地交流。北海双语学校的课桌,被设计成五彩缤纷的三角形,就像“大积木”,可以随心所欲拼成各种形状,孩子们甭提有多喜欢。
  潍坊五中的教室,有三面黑板,一面用于老师精讲,另两面全部用于学生的展示,学生在黑板上写的字,大大超过老师的板书。问题刚刚写上黑板,马上就有人上去修改、补充、质疑,新观点、新见解层出不穷。
  为什么要“减少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增加学生的说和做?”美国学者一项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表明:知识通过“阅读”能够掌握10%,通过“听”能够掌握20%,如果把所学过的知识“说”出来可以掌握70%,如果把所学知识是“做”出来的能够掌握90%。放着70%、90%不要,却偏偏去要那费力不讨好的10%,不是傻到家了吗?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话语权”,独立思考的孩子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开始出现。
  潍坊一中张建新老师讲数学课,讲到硬币抛到空中落下来,有正面、反面两种情况。一个同学立即站起来质疑:那不一定!还可能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硬币恰巧立起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让老师刮目相看。
  奎文区日向小学有一名学生历史书读得特别多。有一次,他拿着《上下五千年》找到语文老师孙莹霞:“老师,不对呀,课文里讲到甲午战争时,说的是中国海军,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还没有海军这个称呼,正确的说法应当叫‘水师’。”你不能不承认,孩子说得在理。
  高密立新中学一个学生,发现了英文课本的一处错误,马上对英语老师王雪慧说:“老师,这书印错了。”王老师请教专家后,认定课本的确出错了。于是,学生们联名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指出了书中的错误。学生连课本都敢质疑,这在过去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辩论在课堂蔚然成风。这比老师单纯讲授,给学生们的印象深刻多了。
  昌乐二中有个“百家小讲坛”,学生讨论的问题大得惊人:中俄关系、中日关系、南海问题。为了在辩论中有理有据,学生们上网、跑图书馆、自主查阅各种资料,形成了各自的观点,辩论中一个个旁征博引,说得头头是道,争得面红耳赤。老师只在必要时说上那么一两句。一场场辩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历史、地理、政治等各种知识,拓宽了视野,发散了思维,提高了成绩。学生感叹:辩论让学习更有意思了!
  高密立新中学历史老师王振邦说:每次上课前准备得再充分,也可能被学生问倒。一开始感觉到很没面子,后来发现问倒是很正常的,问不倒反而不正常,因为自己面对的学生今非昔比了。
  在潍坊,除了国家课程,各学校因地制宜开发了大量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供选择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就越来越大。
  坊子区保存了大量的德日式建筑文化遗产,坊子的学生都上一门地方课:“坊子学”。对自己生活其中的“风情小镇”,孩子们兴趣盎然。
  仅一个昌乐二中,就开设了“校园华尔兹”“揭秘火山群”“中外文化比较”等110门校本课。学生喜欢什么就选修什么。就连地处沂山脚下的临朐县海尔希望小学,都开设了“探索沂山的奥秘”“沂山的植被”“沂山麦秸画”等32门校本课程。
  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达10门以上。
  动漫走进了40多所学校的课堂,潍坊市为此被确定为全国5个动漫教材实验基地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潍坊一中牵头,潍坊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2010年,潍坊参加北京蔚蓝国际中学生“模联”大会,斩获“最佳组织奖”。今年1月31日到2月3日,“爱梦”山东“模联”大赛在济南举行。由潍坊一中学生参与模拟的“中国代表”,就安理会关于叙利亚问题的草案投下“反对票”,会议结束两天后,中国就叙利亚问题草案在安理会投的也是反对票。
  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实践,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亲近,对于尖端科技和高层国际组织的接触,都让潍坊的学生变得越来越有个性,综合素质越来越高。
  潍坊的课改,引起了香港中学校长会的浓厚兴趣。他们在两年时间里,先后组织4批次中小学校长到潍坊考察交流,对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惊叹不已。
  潍坊的素质教育能有今天,关键是“牵”住了考试这个“牛鼻子”!素质教育乃大势所趋,为什么有人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关键是素质教育的“幕后”站着“中考”“高考”这“哼哈二将”。说白了,就是担心素质教育影响升学率,进而影响群众的“满意率”。
  要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考试制度非改不可!
  高考市里说了不算,他们就从说了算的“中考”改起。怎么改?变一次考试,为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两到三次考试,以最好一次的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变测评分数为“ABCDE”五个等级;依据“过程性表现”和“标志性成果”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与语数外三个学科等值对待;改教育部门直接录取,为高中学校自主录取,教育部门只尽监督之责。
  中考一改,把学生从对分数的极端追求中解放出来。原来每科第一名只有一个,现在15%的孩子是A,一半以上的孩子至少有一门课是A,孩子们再也不用为那一两分死拼硬搏,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回了成长的自信和学习的快乐。
  教育界有个普遍认可的“第十名现象”,就是说最有希望成才的,往往不是第一名,而是十名左右的学生。按照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的说法: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100分,需要再付出几倍的努力,这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更可怕的是,在这种近乎残酷的竞争中,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被消磨殆尽。
  过去按分数评价,排在十名左右的总不过五六个学生。现在一改等级评价,这个区间一下扩大到一二十名,成才概率倍增。
  多元录取,是潍坊中考改革的又一大亮点。把分数录取“华山一条道”,变成了综合录取、特长录取、推荐录取等多条道,“独木桥”转眼变成了“立交桥”。
  潍坊一中从2010年起,开出一块“试验田”:适当降低中考成绩,破格录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33名剑走偏锋被称为“奇才、怪才、偏才”的学生,走进了过去他们根本不可能走进的绿树掩映的美丽校园。学校为这些学生配备了高水平的辅导老师,给予一定的“自由度”,使这些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显山露水。一名叫刘经纬的特才生,喜欢化学,醉心发明创造。他的科技创新项目《硅基介孔微胶囊合成及其农药缓释研究》获得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决赛。另一名特才生晁暄喆,迷上了磁悬浮列车。高一的时候,他用线圈做了一个直流磁悬浮,但由于实验条件不具备,最后没有成功。辅导老师高灼泉一再鼓励他继续探索,建议他将这一想法适当变形。结果,晁暄喆发明了“电池使用时间延续装置”,在省里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三等奖。
  中考的评判方式变了、录取方式变了,中考的一纸试卷也在变。以前的试题偏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凭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就可以屡试不爽。现在呢,源于生活的、创新性的题目所占的比重一年比一年多。比如语文考试,现在写作通常占到60分,其基本形态是:给一段材料,根据材料写作文。材料不是书本上的,你就是把书本倒背如流,也拿不到好成绩。
  潍坊市教科院副院长崔秀梅举了一道关于哥伦布的试题,说明现在中考出题和过去的大相径庭。要在过去对哥伦布的评价是有标准答案的,你只要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就可以得满分。现在怎么出题呢?让学生谈自己对哥伦布的看法。一名学生回答他喜欢哥伦布,因为他开拓了新大陆,让美洲步入文明时代。另一名学生说他讨厌哥伦布,因为他杀戮土著人,毁灭原生态美洲文化。答案截然相反的两名学生,都可以得高分。
  中考的“压力弹簧”一松,孩子们有了“看星星的时间”,被分数压抑的兴趣、爱好、特长,开始苏醒,个性得到了张扬。音体美全面复兴,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如雨后春笋。
  眼下潍坊市城区中小学每50人、农村每100人就拥有至少一个社团,全市中学生社团、义工团队达到8444个;91%的学校开设了体育节、艺术节、创新节、读书节、风筝节等活动课程。
  这样一来,老师和学生就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了。
  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学习潜力,“火山一样爆发”——
  以“三维识字法”闻名的寿光世纪学校,念完小学二年级,阅读所需要的2500个常用字基本能掌握,可谓“海量识字”;奎文区早春园小学,1—6年级的课内阅读量达到150万字,课内背诵量达到30万字。据说这只是潍坊小学的“平均值”,最多的学校,课内阅读量可以达到300万字以上,可谓“海量阅读”“海量背诵”。
  “海量”里面有“推荐书目”,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自选书目”。你不是喜欢看“课外书”吗?那就通过“推荐”的方式,堂而皇之地把“课外书”放在课内学习,让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在“书海”中遨游。
  经过多位教育专家反复测算得出结论:潍坊中小学生的阅读量,是国家规定标准的10倍以上!关键还不在于这个10倍于国家标准的数量,关键是培养了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大事!
  中国基础教育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不强。美国基础教育的“难度系数”并不高,但是这种“难度系数”不高的教育,却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这与美国重视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是分不开的。
  2001年,潍坊市拿出上亿元,建立了全国第一所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从此,每年市区有3万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一周的实习。潍坊市所属8个县(市)也建起了各自的实践基地,每年有10万多学生因此受益。在潍坊实验学校,记者看到,从机器人程序设计到生物试验,从航模制作到风筝扎制,应有尽有,一个学生因为亲手调出五颜六色的“鸡尾酒”,激动得红光满面。
  潍坊市中小学生获得的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奖项,每年都在20万件以上。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机器人比赛中,获奖总数连续8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你看过2012年春晚的“机器人舞蹈”吗?这个很叫响的节目,就是高密一中斩获全国机器人大赛亚军的08级学生龙晓坤参与开发的。
  今年高考前夕,诸城一中爆出两条“爆炸性新闻”:全校有26名学生,获得了30项国家专利,其中,高二学生金俊以“管流水发电装置”等发明独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6项国家专利。全国同时拥有六项发明专利的中学生独此一人。
  业内人士都知道年级离高考越近,素质教育越远,那么高中阶段还能搞素质教育吗?潍坊创立了一个“星级学校评估”机制,用评价来引导高中的素质教育。所谓“星级学校评估”,就是把“规范办学、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五大指标,设置为“五颗星”,面向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开展评估。
  拿教育质量这颗星来说,潍坊教育局规定: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加在一起,权重只占30%。学生综合素质、干群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幸福度、学生幸福度、家长满意度等指标占教育质量的70%。此举向高中学校发出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就高考抓高考,此路不通!以素质教育引领高考,才是正道。
  潍坊七中,单纯论高考成绩不是最高的,但是这个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很“拔尖”。2011年,在潍坊首度“星级学校评估”中,潍坊七中过关斩将,一举成为全市五所“五星级学校”之一。而某县的一所高考“大校”,却连“三星级学校”也榜上无名。
  有趣的是,坚持走“素质教育路线”的潍坊七中,今年高考上线人数,奇迹般地比去年翻了一番。谁说高中不能搞素质教育?
  你再到“五星级学校”——昌乐二中去看看,那里的高效课堂之“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热烈,发言之踊跃,比初中有过而无不及。教育质量上去了,高考还在话下吗?今年高考前夕,记者在路上拦住几名高三学生采访,看到他们仍然蹦蹦跳跳,记者问,你们怎么一点都不紧张?学生回答:“我们都准备好了。”
  潍坊的“星级学校评估”,不是硬性的,参加、不参加悉听尊便。但是参加的好处明摆着:评上五星级学校,可以跨地域招生;给予学校的教学成果奖比例大;五星级学校的校长可以评特级校长。
  别的姑且不论,单单是跨地域招生,就让学校受益匪浅,因为藉此生源质量将大为改善。反过来说,评不上“星级学校”,学校、校长、老师利益都会受影响,至少校长评特级、高级,“没戏”。
  这一招很绝:我不说你非得改、必须改,但是我把“五颗星”,挂在“天”上,并且告诉你,“摘”下来就有好处,看你“摘”不“摘”?“星级学校评估”,就这样成为潍坊高中素质教育的得力“抓手”。
  潍坊教育部门,他们只管制定“游戏规则”,“星级学校评估”,委托给“第三方”——潍坊市创新教育评估中心去做。虽然整个评选过程不是尽善尽美,还会让人挑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比教育局直接评价学校要公平、公正得多!
  所以,不管是评上的还是没有评上的,都没有话说。因为“星级学校评估”,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三年一评。你这次没评上,下次还有机会。只要素质教育搞得好,早晚“五星”能摘到!
  中考“变脸”了,高考也在变。明年省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规定,部分科目实行“一年多考”,减轻学生的高考压力。这与潍坊中考的“多次考试”不谋而合。与此同时,高考越来越偏重于能力。今年走出考场的学子普遍反映:靠死记硬背,根本拿不到高分!可见高考的“指挥棒”也在变。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简单的二分法。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这二者是对立的,素质教育其实是高质量的学习成绩的有力支撑,好的考试成绩是素质教育这棵大树上的一个果子。真正的高分低能者寥寥无几,而低能高分者可以说根本不存在!
  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是潍坊素质教育的坚定支持者。记者跟他探讨过素质教育和高考的关系。他说,从我们省的情况看,高考命题的改革已经远远大于面上的课改了。以素质教育为指向的课改,潍坊改得早、改得好,高考考得好是必然的。
  络绎不绝到潍坊参观素质教育的各级教育官员,都是冲着课堂来的。他们回去照着推,不是推不动,就是南辕北辙。他们不知道潍坊教育局两任局长早就悟出的道理:应试教育都是一样的(题海战术、满堂灌),素质教育各有各的不同。潍坊的素质教育不是教育局推出来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简政放权,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学校自己搞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