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要闻

李晓静:把文化免费送给社区百姓

日期: 2012-05-12      作者: 本报记者 张春晓 韩希江  本报通讯员 张丽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本报记者 张春晓 韩希江
   本报通讯员 张丽

  5月4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滨州市群众艺术馆舞蹈室里,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老年人正在排练舞蹈《莲花落》,63岁的杨育英大妈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激情:“多亏了李晓静馆长,她让馆里的业务骨干给我们作免费指导,我们回去再教给社区里老百姓!”
  李晓静是滨州市群众艺术馆的馆长,但更多人亲切地喊她“团长”:她是诸多民间艺术团的团长。群众能与艺术馆馆长、业务骨干“亲密接触”,得益于李晓静2006年上任后创新推出的全员综合考核制度,“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既需要建设文化场馆让群众‘走进来’,更得让骨干们‘走出去’。”在全员考核项目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每位业务人员都要划片到户走访,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研,了解群众需求。
  为满足群众渴盼培训的愿望,李晓静要求馆内业务人员对相应片区的文娱骨干进行培训、辅导,由此辐射覆盖百姓文化生活。如今,极具地方特色的广场舞成为滨州一道亮丽的风景,记者在滨城区市西街道的一份群众文艺汇演节目单上看到,仅仅一个街道办事处就能排出39个节目,群众文化的热情与水平着实惊人。
  实际上,滨州市群众艺术馆组织此类文化活动,并不具备财政支持优势,但是李晓静深化了滨州市文广新局“经营文化”的理念,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联动,共建共享”的新路子。杨广和,阳信县一位普通的农民,13年如一日学习雷锋,李晓静作为编剧之一的创作团队想将他的故事搬上舞台,于是争取到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支持,对方出资50万元做经费,最终团队创作出了现代大型吕剧《杨广和》,该剧演出后不仅在当地获得热烈反响,2009年还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滨州市艺术创作获全国大奖的历史空白。
  类似的“经营文化”案例不胜枚举,李晓静上任以来,群众艺术馆固定资产增加140万元,净增资产达到200多万元,被业内称为“滨州现象”。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