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众日报 > 往事·发现

在青州市将军山东南1000米处的扈家庙村东头,原有一座御葬大墓,这里埋葬的是明朝抗倭名将邢玠。

将军山下埋忠骨

日期: 2011-11-29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邢玠夫妇画像
位于青州市将军山附近的邢玠雕像
为纪念邢玠而建的将军亭
  ■ 齐鲁名士

  □ 本报记者 卞文超
    本报通讯员 孙方凯

  在青州市将军山东南1000米处的扈家庙村东头,原有一座御葬大墓。据村里老人描述,这座大墓陵园占地200多亩,墓道两侧立有石人、石兽。青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邢其典曾编修《青州市志》,他介绍,这里埋葬的是明朝抗倭名将邢玠。2012年,恰是邢玠逝世400周年。
  英雄已逝,当年御葬如今无迹可寻。唯有史册记述了邢玠生前荣耀。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四月二十五日,明朝廷在北京午门外举行盛大的献俘仪式。七年援朝抗倭,邢玠率明军凯旋,这是倾国大事,百官云集,场面壮观。十年不临朝的明神宗,也圣驾亲临,接受百官朝贺。邢玠加封太子太保。
出身寒门 道义传家
  邢玠,字搢伯,别号菎田,官至兵部尚书。接受记者采访的邢其典是邢氏家族后人,他的家中珍藏着当年邢玠主修的家谱。
  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邢玠出生于青州一户普通人家。“所居近山,比屋悬釜”,仅有“瘠田数亩”。虽然家境清贫,但邢玠父母却是德高义重之人。
  邢玠之父名邢镔,生性侠义,平时喜欢议论纲常名节,嫉恶如仇。他看到丑恶之人、丑恶之事,“辄赭颧颊,涌气面”,必当面痛斥并使之收敛才罢休。他仗义疏财,喜欢接济人,毫不在乎钱财。虽然读书不多,但喜欢与读书人来往。由于他的品行,在乡里有很高的威望。曾有一伙强盗骚扰乡里,邢镔单枪匹马来到强盗寨中挑战,以计谋吓退盗贼。
  邢镔37岁时,意外染疾身亡。他临终前说:“做人处世,惟有与人为善最为重要;与人交往,宁可自己吃亏,不可让别人吃亏。”邢玠对父亲的遗言,“泣而书之”。
  父亲去世后,“诸强宗悍邻,侧目虎视”,一些轻狎豪暴子弟,也时常欺凌孤儿寡母,但邢玠母亲郑氏不与他们计较。尽管家境贫寒,但照样接济遇到困难的亲戚。邢玠父母合葬《墓志铭》现藏于青州博物馆,其上记载,一个叫赵忠的穷人因缴不起赋税被迫卖女儿卖妻子,邢玠母亲不忍看其惨状,用自己仅有的储蓄钱为之补缴赋税,赎回妻女。
  家中贫穷,母亲摘下耳环、头簪为儿子请老师。邢玠在父母的熏陶下,晨耕暮读,读书非常刻苦,加之天资聪颖,在府学读书期间成绩卓越。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山东乡试在济南举行,青州邢玠中举人。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邢玠考中进士,授密云县知县。临行,母亲嘱咐儿子四个字:“缓刑宽税”。
平土司之乱 兵不血刃
  在今将军山南侧,有一座将军亭,是后人为纪念邢玠而修建。亭上题写对联:晨耕暮读太淑女红铸名令,西抚东征柱国戍边望藩邦。寥寥数字,记述了邢玠从家教成长,到转战边陲的人生轨迹。
  邢玠进入仕途后,先后任密云知县、甘肃巡抚、山西右布政使、大同巡抚、南京兵部右侍郎总督川贵军务等职。这些职务多在边陲,既管民,又统军,需要文武全才。西抚东征,邢玠文武兼备,很好地履行了职责。
  明中后期,边事纷起。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朝廷任命邢玠为川贵总督,率军平叛土司之乱。邢玠至蜀后,并没有仓促进剿,而是全面分析叛乱发生的原因。这场由土司内部矛盾引发的叛乱,邢玠“以剿促勘”、“阳剿阴抚”,并采取“震以雷霆之威,谕以丹青之信”的措施。
  他首先陈重兵于阵前,造成大兵压境的强大威慑力,使四川播州土司杨应龙意识到“待剿即祸重”。随后邢玠开以大信,“龙来当待以不死,否者国家悬万金购尔头。若早为计,吾不而欺也。”这样,邢玠恩威并举、兵不血刃地平定了这场长达三年的叛乱,使朝野上下刮目相看。
平倭挽狂澜 有死无二
  明朝初期,日本国失意的武士、浪人组成海盗队伍,经常到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史称“倭寇”。明朝对倭寇进行了长达百余年的斗争。
  到16世纪末期,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为转移国内矛盾,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的对外扩张军事侵略计划。明政府为确保自身安全,开始援朝抗倭战争。在《邢玠生平纪略》一书序言中,记述了邢阶在这场战争中立下的卓越功勋。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二月,明朝任命邢玠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兼粮道经略,全面负责援朝战争。
  邢玠上任之初,内外形势严峻。由于此前中日和谈,明政府将大批部队调回国内休整,日军突然发动袭击,令明政府猝不及防,节节败退。面对复杂的形势,邢玠作为东征主帅,指挥镇定自若,在朝廷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公既至军中,标剑登坛乃誓曰,必破倭,有死无二。”邢玠一到朝鲜,就目标明确地表明自己坚决的立场,鼓舞士气,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邢玠迅速稳定了朝鲜战场的形势。他积极筹备兵力、增备水军、加强防御、完善后勤。他高居战略指挥中枢,善用兵法,统筹谋略,巧寻战机,体现了高度的指挥水准。更为难得是,邢玠积极地穿针引线,在皇帝、政府、将领、朝鲜各方之间,建立了互相信任协作的关系,结成了反抗日本侵略的统一战线,达到了高度的军权统一。
  邢玠统军奋战一年,扭转了战争被动局面。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十一月,明军誓师汉城,组织反攻。日军见大势已去,加藤清正率先逃跑。中朝联军在南海展开阻截。十一月十九日凌晨,战斗在露梁一带海面打响。中朝将士勇往直前,击沉日军战舰五百余艘,日军大败,水军覆没,浮尸上万。露梁大捷,结束了历时七年的日本侵略战争。
朝鲜建生祠 积劳之重臣
  “东海静波,藩邦再造!”朝鲜国王李昖回到汉城王宫,感激涕零。
  为了纪念抗倭战争的胜利,在汉城建大报坛以志不忘。国王李昖求得经略邢玠画像,在王京太平馆以西,为邢玠建立生祠。国王亲书“再造藩邦”四字谒之。
  邢玠从汉城一路归来,看到朝鲜经历七年战乱,满目疮痍,百业凋敝。他上疏建议,将义州等仓所遗军粮米豆12万石,留于朝鲜,以赈民生。万历皇帝同意了上述建议。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四月二十五日,邢玠凯旋,万历皇帝以盛大仪式接见归国将领。邢玠率领四位总兵叩拜、献俘。闰四月初八,皇帝为东征胜利,向全国颁发诏书,通告平倭的缘由和经过,并宣示“诸凡东征加派钱粮,一切尽令所司除豁”。
  邢玠长期戍边,鞍马劳顿,六十岁过后仍披坚执锐。征尘未洗,又受命镇守辽东。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二月初三,皇帝命邢玠以太子太保特进光禄大夫、柱国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虑及八十岁老母孀居在堂,邢玠屡次请求归养侍母,皇帝不允许。直至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万历皇帝下诏:“南京兵部尚书邢玠应准休致,以全晚节。”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二月十五日,邢玠73岁,殁于家。临终遗疏数千言,涉及破党、用人、发帑、罢税。次年,万历皇帝下诏,赐邢玠少保兼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邢玠祭葬如例。邢玠“历任四十年,强半在边方。益所谓积劳之臣也。播事则议抚,东事则议战,虽功效不同,而其谋略为世所重云。”
·相关链接·
邢玠戚继光共修古北口长城
  □ 卞文超 整理

  戚继光和邢玠同为明朝抗倭名将,两人都来自山东。据邢其典编著的《邢玠生平纪略》中记述,邢玠任密云县令时,曾和镇守北部边关的戚继光,共同修缮古北口长城。
  明建国以后,为了防御元朝后裔蒙古部落的侵犯,从洪武初年在大将徐达的率领下,开始修建明长城,也就是现在的万里长城。在密云县境内,明长城沿县东、北、西三面边界,盘旋起伏,穿越54个村庄,县内全长600多华里。这一段长城的今貌,有戚继光和邢玠通力合作留下的历史印记。
  戚继光,山东登州卫人。他出生于军事家庭,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 事,负责海防。嘉靖三十一年,戚继光应考山东武举,次年夏晋升山东都指挥 事。后兵部调其北上,轮训蓟州、昌平、保定三镇边军。
  戚继光在治军御敌中,主张跨墙修筑敌台。原北京一带长城,历经百年,有所损坏。戚继光认为,绵延两千里的边防,只要一处有缺口,就危机四伏。他提议:跨墙修建空心台,叫做敌台。高五丈,中分上下三层,上有雉堞,内可宿百人。里面铠甲、器械、粮草俱全,士兵居内,既可守望,也可迅速集结作战。隆庆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
  隆庆五年(1571年)夏,邢玠出任密云县令,时年31岁。密云县是北京至东北各省的重要通道,有北京的东北大门之称,自古设重兵把守。北方游牧民族也从这几条道路入关。明朝修长城,设关隘也均在于此。受战乱影响,此地商业萧条,居民企盼平安岁月。邢玠上任后,宽税、缓刑、开漕运。
  当时戚继光任蓟州总兵,正修筑长城,巩固北部边防。邢玠作为密云新任县令,专程拜访戚继光。戚继光在古北口早早等候。从司马台、古北口到白马关,这一段长城最为险要,也是军事防守的重要位置。戚继光往来于此,长住古北口营城,督查工程进度。
  戚继光对邢玠的到来非常期待。当时修长城人员缺乏,工程进展缓慢,县令的到来,令他看到希望。邢玠对这位抗倭名将仰慕已久,把助修长城的具体安排向总兵作了禀告。戚继光为人豪爽,以工代赈,体谅百姓贫苦。两人视察了重修的铁马关和司马台。登高远望,长城尽收眼底。
  邢玠古北口之行后,全县支持边墙建设,工程进度快质量好。戚继光满意,时任蓟辽总督、工程全线指挥的刘应节也非常满意。工程结束后,负责工程监督的御史上报朝廷,隆庆皇帝大喜,下旨嘉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