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敲定”

站稳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2021-04-1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奋进“十四五”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记者从威海市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到2025年,威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4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牢牢站稳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把精致、幸福、现代化作为统领各方面建设的核心要求,威海市重点在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和治理现代化等五个特色优势领域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到2025年,新经济新动能逐渐成为全市发展的主导力量,海洋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建成全国区域性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基本建成省内领先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普及,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日趋现代化。
  《规划纲要》紧扣全省要求和威海特色,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等5大类23项主要指标,其中包括15项预期性指标、8项约束性指标,既体现引导市场主体和预期,也明确政府责任和对社会的承诺。
  《规划纲要》共设置20个专栏,并建立了“十四五”重点项目储备库,实行重点储备项目动态管理,集中在科教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共计储备各类重大工程项目500多项。在产业转型方面,围绕七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全球激光打印机研发生产基地、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等150多个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暨配套产业园、中韩(威海)跨境电商物流基地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近2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在基础设施方面,推进莱荣高铁、威海新机场建设和桃威铁路电气化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构建胶东半岛2小时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3小时联动发展圈;打造东北亚海上航运中转枢纽、日韩近洋干线港和内贸中转基地港。在民生保障支撑方面,安排了推动各区市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等任务,推进一批新学校建设,全市全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安排一批生态修复、岸线整治、循环经济等项目。
  《规划纲要》顺应群众期盼,对文化、教育、健康和养老等作了重点部署和具体安排。今后将升级完善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大型场馆,加强文化公园、剧院和电影院建设,新建一批城市书房和乡村书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普通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国际化、高端化中医养生保健基地,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面向基层群众、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搭建市-区(市)-镇(街道)-社区四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落实新建小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
奋进“十四五”
  □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李忠蕾 报道
  本报威海讯 记者从威海市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到2025年,威海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4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牢牢站稳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把精致、幸福、现代化作为统领各方面建设的核心要求,威海市重点在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和治理现代化等五个特色优势领域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到2025年,新经济新动能逐渐成为全市发展的主导力量,海洋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建成全国区域性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基本建成省内领先的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普及,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日趋现代化。
  《规划纲要》紧扣全省要求和威海特色,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和安全保障等5大类23项主要指标,其中包括15项预期性指标、8项约束性指标,既体现引导市场主体和预期,也明确政府责任和对社会的承诺。
  《规划纲要》共设置20个专栏,并建立了“十四五”重点项目储备库,实行重点储备项目动态管理,集中在科教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共计储备各类重大工程项目500多项。在产业转型方面,围绕七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全球激光打印机研发生产基地、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碳纤维产业园等150多个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暨配套产业园、中韩(威海)跨境电商物流基地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近20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在基础设施方面,推进莱荣高铁、威海新机场建设和桃威铁路电气化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构建胶东半岛2小时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区3小时联动发展圈;打造东北亚海上航运中转枢纽、日韩近洋干线港和内贸中转基地港。在民生保障支撑方面,安排了推动各区市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等任务,推进一批新学校建设,全市全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安排一批生态修复、岸线整治、循环经济等项目。
  《规划纲要》顺应群众期盼,对文化、教育、健康和养老等作了重点部署和具体安排。今后将升级完善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大型场馆,加强文化公园、剧院和电影院建设,新建一批城市书房和乡村书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普通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建设国际化、高端化中医养生保健基地,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市;建设面向基层群众、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搭建市-区(市)-镇(街道)-社区四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落实新建小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