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砥砺前行

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

——山东能源集团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1-04-14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2020年7月1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站在保障全省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将原兖矿集团和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新山东能源集团,定位为我省能源产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山东能源集团以煤炭、煤电、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能源企业。2020年完成煤炭产量2.7亿吨,营业收入6700亿元,位居世界500强前100位。
  山东能源集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承担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一个保障、两个优化”职责使命,立足山东、拓展国内、布局境外,聚力发展“六大主业”,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全面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追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股东、客户、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和社会等利益相关方创造共享价值。

  强化安全生产
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力落实“十项断然措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安全工作保持整体稳定。
  1.加强集中排查整治
  树牢“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消灭企业”的危机意识,秉持“隐患就是事故、防治胜于救灾、健康价值至上”安全理念,突出重点单位和薄弱环节,坚持安全专项整治不断线。出台“十项断然措施”,扎实开展“五反思”“四严查”“三整治”专项行动、煤矿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做到井上与井下、省内与省外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制订下发方案,分煤矿、化工、消防等3个重点行业领域,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整体工作稳步推进。
  2.加强重大灾害防治
  坚持一矿一策,聚焦重大灾害,分别成立冲击地压防治、防治水、“一通三防”3个领导小组,成立冲击地压防治中心和冲击地压研发中心、冲击地压实验室,实施技术研发一体化管理。在采掘机运通等专业基础上,增设冲击地压防治专业。设立冲击地压防治、水害防治各1亿元专项治理基金。对矿井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布局及年度生产计划、采取的区域防冲措施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将矿井防冲责任体系建设、防冲机构和队伍建设、防冲管理制度、监测预警、“三限三强”等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治理措施是否有效列入检查重点。整合集团内部防治水平台与资源,成立防治水办公室。认真解决生产接续紧张问题,抓住掘进“牛鼻子”,严格矿井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三量考核,设立掘进创水平奖和掘进创新奖,以加大正向激励有力推动工作落实。
  3.加强矿井智能化建设
  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基建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成功承办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创造性地远程在线集成展示建设成果,全面介绍推广建设经验,展示了全国智能化煤矿建设标杆形象。大力推进智能装备、智能系统研发应用,山东本部冲击地压矿井全部实行智能化开采,建成80个智能采煤工作面、71个智能掘进工作面、10个智能矿山示范点。实施装备换人、技术换人、管理换人,推动由“人盯人”向“无人、少人”转变,19对矿井单班下井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35对矿井控制在200人以内,累计减少井下作业人员9700余人。省内51对矿井全部建成人员精确定位系统,静态定位精确至30厘米。淘汰架空线、电机车、小绞车、矿车运输,累计减少辅助运输岗位1489个。
  建成煤炭行业首家煤矿智能开采工程研究中心和煤炭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组建大数据创新中心、5G+智慧矿山研究中心,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联合成立国内首家5G+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自主研发全球首套高可靠矿用5G专网系统,获得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在多个矿井开展5G成套装备规模化应用。
严格质量管理
注重售后服务

  1.统一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集团公司—权属企业—生产矿井”三级煤炭质量管理体系,坚持“分级管理、统分结合、责任分工”原则,按照集团总体战略规划,立足煤炭资源战略布局,统筹管理能力和资源优势,对煤炭质量管理统一规划、战略引导。理顺和完善体系架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产销联动协同,健全煤炭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和机制。全面实施以零杂物、零缺陷、零投诉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三零”工程。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推进煤炭高效清洁供应,不断提高煤炭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高标准的产品质量
  煤炭产品作为能源类大宗散货物品,其产品安全主要体现在优质、清洁和高效利用方面。集团各炼焦煤生产矿井均配套建设洗煤厂,洗选工艺完善、设备先进,智能化和自动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满足原煤全部入洗需求,确保煤炭产品质量达标和稳定。集团煤炭产品普遍具有低灰、低硫、高热值和高黏结等特性,汞、氯、硫、砷、氟等有害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商品煤质量标准,确保用户使用安全、清洁高效利用。
  3.完善的产品售后服务
  不断完善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客户反馈服务平台,实时响应用户需求,积极做好煤炭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采用技术交流、高层互访、质量跟踪、电话回访、调研走访等多渠道与用户沟通交流,听取用户意见,及时处理用户反馈问题;对大客户设专职服务人员,做到“一对一”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4.高效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高度重视客户的服务投诉工作,集团构建了职责明确,分级负责、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商品煤质量异议快速反应机制,设置领导小组,通过沟通协商、委托处理、共同跟踪等方式快速高效处理质量异议。对于确实需要且具备到达现场认定条件的,自受理之时起,相关部门省内24小时内、省外48小时内到达客户现场进行处理。2020年全年,山东能源集团客户满意度100%,客户投诉0起。
强化技术创新
构筑发展优势

  聚焦培育企业核心技术优势,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构建起具有能源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储备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破解了一批重大转型难题,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1.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通过设立专项科技资金、积极申请政府科技资金支持、鼓励权属企业自筹等方式保障集团科技研发投入稳定增长,2020年,集团研发投入达30.13亿元。
  2.研发平台雏形初现
  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平台人才集聚、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的带动引领作用。2020年成立技术研究总院,形成“1+N+X”研发平台布局模式,即:1个技术研究院、N个产业板块技术中心、X个一线应用中心的三级科技创新架构。2020年新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6家单位被认定为2020年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3.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借力借智高水平技术资源,建立与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常态化机制。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签署“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开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合作,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立“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着力开展新能源研发。与厄瓜多尔钦博拉索高等理工大学、ABB公司等国外高校、公司开展技术合作。
  4.技术研发成果
  积极做好科技成果总结提炼,2020年57项创新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集团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和创造,2020年累计申请专利1140项,其中发明专利477项;获得授权专利888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核心技术转化取得新突破,“一种激冷式浆态或粉态含碳物料的气化方法”专利技术转让获益700万元;签订水煤浆气化技术专利许可合同额达到1亿元,签约拟建设20台气化炉,装置总有效气量330万Nm3/h,成为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产业化推广规模最大煤气化项目。
  5.加强重大项目管理
  坚持“统一指导、分级管理、权责分明、运作规范”原则,明确各类科技项目管控权责范围,优化完善科技项目分级管理流程,全面压实各级项目管理和实施主体责任。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研究,承担“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材料与技术研究”“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等3个项目列入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6.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影响积极
  集团坚持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产业前沿应用技术,围绕“智能化、清洁化、高端化”主线,在智能开采、重大灾害治理、煤炭气化、智能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大型现代化矿井综采技术世界领先、煤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重大灾害治理引领技术变革、老区矿井绿色开采持续发力、煤炭气化技术保持领先地位、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升级、煤炭清洁利用探索出全新路径。
严守环保底线
打造绿色环保企业

  严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保工作要求,以环境守法为底线,深化环保三年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保网格化监管,防范环境安全风险,打造全国绿色循环低碳示范企业,促进集团绿色高效发展。
  1.环保总量控制达标
  2020年主要生产单位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分别为1478.9吨、68.9吨、849.4吨、3079.7吨、137.9吨,符合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
  2.建立“三位一体”环保责任体系
  建立集团指导监督、二级公司管理监督、三级单位全面落实的“三位一体”环保责任体系,提出了三级环保责任体系、分层管控分级实施的层级环保督查、重点治理项目管控等环保管控机制。
  3.保障前置的环境保护机制
  集团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要求,新建项目需取得环评批复或验收,为建设项目合规化运行提供生态环保有力保障。
  4.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力度
  2020年投资8.3亿元、实施环保治理项目159项。其中,投资3.3亿元完成伊犁四矿矿井水预处理工程、邵寨矿业矿井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等水处理项目28项;投资1.9亿元完成煤制油分公司新增一套硫回收装置、世林化工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等烟气治理项目22项;投资1.9亿元完成永新煤矿密闭煤场及地面硬化建设、田陈煤矿混煤棚封闭工程等43项;投资0.6亿元完成鲁南化工污水处理站异味治理项目、山东玻纤公司VOCs治理等VOCs治理项目18项;投资0.6亿元完成其他治理项目48项。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1.完备的薪酬和福利
  集团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员工报酬,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完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部分单位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患重大疾病的职工进行医疗救助,构建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合理的薪酬调节制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2019年增长4.7%。
  2.构建多层级全员培训体系
  坚持“党管培训”原则,搭建纵向分层级、横向分专业的矩阵式、网格化全员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腾讯课堂、钉钉会议系统等信息化教育培训手段,建立线下和线上“双线”互动教育培训新模式。2020年投入培训费用1.92亿元,累计培训44.9万人次,其中线下培训27.5万人次,线上培训17.4万人次。
  3.关怀力度持续提升
  把维护职工权益放在首位,以依法合规为基本原则,坚持“一区一策、一矿一策、一地一策”,圆满完成占全省77%的三供一业、市政设施、社区管理职能、社会保险职能移交工作,实现社会、企业、职工“三满意”。持续推进惠及民生“十件实事”的落实,进一步优化疗休养路线,科学制定疗休养的期数、人数。严格落实职工代表巡视制度,重点就职代会决定和通过的事项以及民主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职工工资发放、“五险一金”缴纳、职工生活福利落实、职工文化建设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督导检查。2020年以来,各级工会开展职工代表巡视439次,解决问题1391条;组织厂务公开专项检查701次,整改问题1559条。
抗击新冠疫情
携手共渡难关

  1.健全疫情防控体系
  集团第一时间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整体防控工作。各权属单位分别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系人,形成疫情防控三级网络体系。党委常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基层单位防控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责任、防控措施层层落实到位。
  2.构建联防联控防线
  所有矿厂、机关驻地一律配置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严格执行消毒、体温测量等措施,严控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加强职工餐厅等重点场所的管控措施,确保疫情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新冠肺炎“可防可控可治”理念,引导职工群众科学理性认识疫情,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大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引导职工群众在人员密集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建立良好饮食卫生习惯,不走亲访友、外出聚会,形成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加强舆情监测研判,主动掌握政府部门发布的疫情情况,及时准确回应职工群众关切,对借机生事、传播谣言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4.勇担社会责任
  积极响应省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应急保障要求,全面做好电煤供应、电力保障各项工作,高效完成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菏泽热力公司、聊城莘县热电厂等紧急供应任务。选派30名医护人员援助湖北,组织捐款捐物5600万元。山东能源集团11个集体、38名疫情防控人员荣获省国资委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①山东能源集团总部现代化办公大楼
②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发布暨 煤矿智能开采论坛现场
③对矸石山进行美化绿化建成的兴盛园
④志愿者走访职工家庭
⑤最美青工冯磊(右二)以师带徒
⑥智能化开采调度中心
⑦安全咨询日井口知识问答
  2020年7月13日,山东省委、省政府站在保障全省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将原兖矿集团和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新山东能源集团,定位为我省能源产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山东能源集团以煤炭、煤电、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贸易为主导产业,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能源企业。2020年完成煤炭产量2.7亿吨,营业收入6700亿元,位居世界500强前100位。
  山东能源集团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承担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布局、优化能源结构“一个保障、两个优化”职责使命,立足山东、拓展国内、布局境外,聚力发展“六大主业”,打造全球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能源企业,全面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追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始终注重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股东、客户、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和社会等利益相关方创造共享价值。

  强化安全生产
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力落实“十项断然措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安全工作保持整体稳定。
  1.加强集中排查整治
  树牢“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消灭企业”的危机意识,秉持“隐患就是事故、防治胜于救灾、健康价值至上”安全理念,突出重点单位和薄弱环节,坚持安全专项整治不断线。出台“十项断然措施”,扎实开展“五反思”“四严查”“三整治”专项行动、煤矿安全隐患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做到井上与井下、省内与省外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制订下发方案,分煤矿、化工、消防等3个重点行业领域,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整体工作稳步推进。
  2.加强重大灾害防治
  坚持一矿一策,聚焦重大灾害,分别成立冲击地压防治、防治水、“一通三防”3个领导小组,成立冲击地压防治中心和冲击地压研发中心、冲击地压实验室,实施技术研发一体化管理。在采掘机运通等专业基础上,增设冲击地压防治专业。设立冲击地压防治、水害防治各1亿元专项治理基金。对矿井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布局及年度生产计划、采取的区域防冲措施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将矿井防冲责任体系建设、防冲机构和队伍建设、防冲管理制度、监测预警、“三限三强”等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治理措施是否有效列入检查重点。整合集团内部防治水平台与资源,成立防治水办公室。认真解决生产接续紧张问题,抓住掘进“牛鼻子”,严格矿井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三量考核,设立掘进创水平奖和掘进创新奖,以加大正向激励有力推动工作落实。
  3.加强矿井智能化建设
  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基建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成功承办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创造性地远程在线集成展示建设成果,全面介绍推广建设经验,展示了全国智能化煤矿建设标杆形象。大力推进智能装备、智能系统研发应用,山东本部冲击地压矿井全部实行智能化开采,建成80个智能采煤工作面、71个智能掘进工作面、10个智能矿山示范点。实施装备换人、技术换人、管理换人,推动由“人盯人”向“无人、少人”转变,19对矿井单班下井人数控制在100人以内,35对矿井控制在200人以内,累计减少井下作业人员9700余人。省内51对矿井全部建成人员精确定位系统,静态定位精确至30厘米。淘汰架空线、电机车、小绞车、矿车运输,累计减少辅助运输岗位1489个。
  建成煤炭行业首家煤矿智能开采工程研究中心和煤炭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中心,组建大数据创新中心、5G+智慧矿山研究中心,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联合成立国内首家5G+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自主研发全球首套高可靠矿用5G专网系统,获得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在多个矿井开展5G成套装备规模化应用。
严格质量管理
注重售后服务

  1.统一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集团公司—权属企业—生产矿井”三级煤炭质量管理体系,坚持“分级管理、统分结合、责任分工”原则,按照集团总体战略规划,立足煤炭资源战略布局,统筹管理能力和资源优势,对煤炭质量管理统一规划、战略引导。理顺和完善体系架构,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产销联动协同,健全煤炭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和机制。全面实施以零杂物、零缺陷、零投诉为主要内容的产品“三零”工程。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推进煤炭高效清洁供应,不断提高煤炭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高标准的产品质量
  煤炭产品作为能源类大宗散货物品,其产品安全主要体现在优质、清洁和高效利用方面。集团各炼焦煤生产矿井均配套建设洗煤厂,洗选工艺完善、设备先进,智能化和自动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满足原煤全部入洗需求,确保煤炭产品质量达标和稳定。集团煤炭产品普遍具有低灰、低硫、高热值和高黏结等特性,汞、氯、硫、砷、氟等有害元素含量符合国家商品煤质量标准,确保用户使用安全、清洁高效利用。
  3.完善的产品售后服务
  不断完善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客户反馈服务平台,实时响应用户需求,积极做好煤炭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采用技术交流、高层互访、质量跟踪、电话回访、调研走访等多渠道与用户沟通交流,听取用户意见,及时处理用户反馈问题;对大客户设专职服务人员,做到“一对一”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4.高效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高度重视客户的服务投诉工作,集团构建了职责明确,分级负责、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商品煤质量异议快速反应机制,设置领导小组,通过沟通协商、委托处理、共同跟踪等方式快速高效处理质量异议。对于确实需要且具备到达现场认定条件的,自受理之时起,相关部门省内24小时内、省外48小时内到达客户现场进行处理。2020年全年,山东能源集团客户满意度100%,客户投诉0起。
强化技术创新
构筑发展优势

  聚焦培育企业核心技术优势,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强化研发平台建设,构建起具有能源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储备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破解了一批重大转型难题,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1.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通过设立专项科技资金、积极申请政府科技资金支持、鼓励权属企业自筹等方式保障集团科技研发投入稳定增长,2020年,集团研发投入达30.13亿元。
  2.研发平台雏形初现
  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平台人才集聚、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的带动引领作用。2020年成立技术研究总院,形成“1+N+X”研发平台布局模式,即:1个技术研究院、N个产业板块技术中心、X个一线应用中心的三级科技创新架构。2020年新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6家单位被认定为2020年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3.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
  借力借智高水平技术资源,建立与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常态化机制。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签署“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开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合作,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立“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着力开展新能源研发。与厄瓜多尔钦博拉索高等理工大学、ABB公司等国外高校、公司开展技术合作。
  4.技术研发成果
  积极做好科技成果总结提炼,2020年57项创新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集团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和创造,2020年累计申请专利1140项,其中发明专利477项;获得授权专利888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核心技术转化取得新突破,“一种激冷式浆态或粉态含碳物料的气化方法”专利技术转让获益700万元;签订水煤浆气化技术专利许可合同额达到1亿元,签约拟建设20台气化炉,装置总有效气量330万Nm3/h,成为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产业化推广规模最大煤气化项目。
  5.加强重大项目管理
  坚持“统一指导、分级管理、权责分明、运作规范”原则,明确各类科技项目管控权责范围,优化完善科技项目分级管理流程,全面压实各级项目管理和实施主体责任。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研究,承担“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材料与技术研究”“面向冲击地压矿井防冲钻孔机器人”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等3个项目列入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
  6.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影响积极
  集团坚持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产业前沿应用技术,围绕“智能化、清洁化、高端化”主线,在智能开采、重大灾害治理、煤炭气化、智能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大型现代化矿井综采技术世界领先、煤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取得突破、重大灾害治理引领技术变革、老区矿井绿色开采持续发力、煤炭气化技术保持领先地位、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升级、煤炭清洁利用探索出全新路径。
严守环保底线
打造绿色环保企业

  严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保工作要求,以环境守法为底线,深化环保三年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环保网格化监管,防范环境安全风险,打造全国绿色循环低碳示范企业,促进集团绿色高效发展。
  1.环保总量控制达标
  2020年主要生产单位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分别为1478.9吨、68.9吨、849.4吨、3079.7吨、137.9吨,符合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
  2.建立“三位一体”环保责任体系
  建立集团指导监督、二级公司管理监督、三级单位全面落实的“三位一体”环保责任体系,提出了三级环保责任体系、分层管控分级实施的层级环保督查、重点治理项目管控等环保管控机制。
  3.保障前置的环境保护机制
  集团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要求,新建项目需取得环评批复或验收,为建设项目合规化运行提供生态环保有力保障。
  4.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力度
  2020年投资8.3亿元、实施环保治理项目159项。其中,投资3.3亿元完成伊犁四矿矿井水预处理工程、邵寨矿业矿井水处理及回用工程等水处理项目28项;投资1.9亿元完成煤制油分公司新增一套硫回收装置、世林化工公司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等烟气治理项目22项;投资1.9亿元完成永新煤矿密闭煤场及地面硬化建设、田陈煤矿混煤棚封闭工程等43项;投资0.6亿元完成鲁南化工污水处理站异味治理项目、山东玻纤公司VOCs治理等VOCs治理项目18项;投资0.6亿元完成其他治理项目48项。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

  1.完备的薪酬和福利
  集团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员工报酬,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完善职工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部分单位还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患重大疾病的职工进行医疗救助,构建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合理的薪酬调节制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2019年增长4.7%。
  2.构建多层级全员培训体系
  坚持“党管培训”原则,搭建纵向分层级、横向分专业的矩阵式、网格化全员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腾讯课堂、钉钉会议系统等信息化教育培训手段,建立线下和线上“双线”互动教育培训新模式。2020年投入培训费用1.92亿元,累计培训44.9万人次,其中线下培训27.5万人次,线上培训17.4万人次。
  3.关怀力度持续提升
  把维护职工权益放在首位,以依法合规为基本原则,坚持“一区一策、一矿一策、一地一策”,圆满完成占全省77%的三供一业、市政设施、社区管理职能、社会保险职能移交工作,实现社会、企业、职工“三满意”。持续推进惠及民生“十件实事”的落实,进一步优化疗休养路线,科学制定疗休养的期数、人数。严格落实职工代表巡视制度,重点就职代会决定和通过的事项以及民主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困难职工帮扶救助、职工工资发放、“五险一金”缴纳、职工生活福利落实、职工文化建设等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督导检查。2020年以来,各级工会开展职工代表巡视439次,解决问题1391条;组织厂务公开专项检查701次,整改问题1559条。
抗击新冠疫情
携手共渡难关

  1.健全疫情防控体系
  集团第一时间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整体防控工作。各权属单位分别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系人,形成疫情防控三级网络体系。党委常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基层单位防控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责任、防控措施层层落实到位。
  2.构建联防联控防线
  所有矿厂、机关驻地一律配置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严格执行消毒、体温测量等措施,严控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加强职工餐厅等重点场所的管控措施,确保疫情及时发现、有效处置。
  3.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广泛宣传新冠肺炎“可防可控可治”理念,引导职工群众科学理性认识疫情,消除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大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引导职工群众在人员密集场所自觉佩戴口罩,建立良好饮食卫生习惯,不走亲访友、外出聚会,形成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加强舆情监测研判,主动掌握政府部门发布的疫情情况,及时准确回应职工群众关切,对借机生事、传播谣言等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4.勇担社会责任
  积极响应省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应急保障要求,全面做好电煤供应、电力保障各项工作,高效完成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菏泽热力公司、聊城莘县热电厂等紧急供应任务。选派30名医护人员援助湖北,组织捐款捐物5600万元。山东能源集团11个集体、38名疫情防控人员荣获省国资委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

①山东能源集团总部现代化办公大楼
②全球首套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发布暨 煤矿智能开采论坛现场
③对矸石山进行美化绿化建成的兴盛园
④志愿者走访职工家庭
⑤最美青工冯磊(右二)以师带徒
⑥智能化开采调度中心
⑦安全咨询日井口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