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专版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大妈”助力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2020-10-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金水大妈”既当协管员,又当宣传员,社区垃圾分类知晓率逐渐提升
  “金水大妈”在社区民警带领下开展安全巡查
  □葛铸聪 商雅雯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社区,有这样一群人——每天定时巡逻,用恒心守护居民安宁;调解家长里短,用热心换来社区和谐。她们身份各不相同,退休老党员、老民警、老教师……但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金水大妈”。
  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打造出居民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社区治理的新样本,叫响了“金水大妈”品牌,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80多岁的赵华元是“金水大妈”的一员。说起“金水大妈”的由来,她记忆犹新。金水社区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最早建成的小区之一。随着小区居住人口逐渐增多,网吧、餐馆、市场集聚,出租户多、人员成分复杂,入室盗窃、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等警情高发多发,一度成为被全市挂牌整治的治安乱点。
  这一切,让包括赵华元在内的社区老党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们召集党员和群众代表多次讨论,决定带头行动起来、守护社区平安。就这样,一支由老党员带头,楼栋长和热心居民参与的志愿服务队成立了。她们在社区定期巡逻,排查隐患,守望平安。  
  “走得进居民的家门、坐得下居民的板凳、拉得起居民的家常、帮得上居民的求助”,在“金水大妈”这支队伍中,17名党员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居民群众的主心骨。“后来,队伍从十几人渐渐扩展到五六十人,因为女同志居多,于是就有了‘金水大妈’这个称号。”赵华元回忆道。
  “不怕乱摊子,就怕软班子。”为积极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金水社区把狠抓党建、夯实基础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班子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总抓手,结合社区规模调整,对部分社区书记、副书记岗位实施竞争上岗,选出敢担当、能实干、政治素质好、群众感情深的好书记,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大为改观。金水社区划分出9个党建网格,辐射36个治安网格,发动36名党员争当网格协管员,每名党员网格协管员联系6名楼道长,楼道长联系本楼所有住户,逐步建立起了社区支部主导、党员联系楼道长、楼道长负责每户居民的综治架构。
  如今,“金水大妈”已经发展到8支队伍264人,与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密切配合、协作联动,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事随时接收、及时上报,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围绕推动社区治理创新,金水社区与金水派出所不断探索社区治理联建联创机制,建立“党务+警务+社务”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天奎警务室,创建社区警务共同体。同时,社区党支部与金水派出所党支部开展联建联创,以公安党建的独特优势配合社区党支部抓好自身建设。两个支部签订共建协议,明确组织生活共过、社区事务共商、居民难题共办等多项机制。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针对社区中存在的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和社区和谐稳定的矛盾问题,社区和警务室在成立调解组织领导机构、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化解水平上下功夫,确保民间矛盾纠纷发现在早、调解在小、化解在最初阶段。
  为激发“金水大妈”工作积极性,市公安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为“金水大妈”制定了积分奖励制度,金水派出所为“金水大妈”统一配备了“黄背心”“蓝臂章”,既规范了标识、亮明了身份,又增强了大家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穿着黄背心,戴上蓝臂章,队员们不管是参与巡逻,还是入户调解,感觉心里底气特别足!”赵华元告诉笔者。
  为更好满足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需要,金水社区将“金水大妈”队伍细分为治安巡防、信息收集、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等不同类型的小组,制定了七项管理制度和三项八条积分考核办法,进一步提升了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同时,根据治安形势任务和重点工作安排,动态调整工作时间和模式,更好满足不同群众、不同事项的管理服务需要。随着“金水大妈”作用的发挥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愈发高涨。
  通过党建引领、共建共治,不断提升居民自治水平,实现从末梢治理向源头治理、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碎片管理向系统治理的转变,在“金水大妈”的助力下,金水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触角进一步延伸,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