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观点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创新有术,让专业精细升华

2018-03-26 作者: 来源: 大众日报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专业团队合影
  □易宣怀 焉然 郭玉环 王凯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隶属于山东省卫计委,是在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整合、优化、发展起来的我国大型耳鼻喉专科医院,是省卫计委确立的山东省首批重点专科医院,学科门类齐全、设施设备先进、技术服务领先、管理科学高效。医院在解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复杂危重疾病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拥有多项国内首创及领先的防治技术,各学科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一流,部分学科达国际先进水平。
  
  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是我省设立最早的西医科室之一。历经120年,在骆兆平、樊忠、王海波等的带领下,坚持学科建设、专业细分、规模扩充,不断发展壮大到拥有全国专业排名前十的学界地位,成为全国耳鼻喉领域的佼佼者,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2017年,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捷报频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评审中,耳鼻喉科5项入选;在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已连续8年跻身前10位……
  梦想变为现实,成功的背后是山东省几代耳鼻喉人几十年的不懈追求和辛勤努力。
学科奠基
第一部耳鼻喉科教材诞生地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国内各大高校耳鼻咽喉科尚无中文版本教科书,1952年一本翻译教材《耳鼻咽喉科学》问世,填补了这一空白。这本译著出自全国耳鼻喉科前辈、由上海医学院来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任科主任的学科带头人骆兆平之手,在他的带领下,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相当规模,医疗水平达到全国省级医院中上水平。
  在不少人眼中,耳鼻喉是一个小科室,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却在这方寸之地干出了大作为,发展到具有全国辐射力和一定国际影响的国内少数几家大型耳鼻喉专科医院之一。翻开山东省耳鼻喉医院的发展历史,一个又一个“首创”十分显眼。
  1958年,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喉科专家樊忠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展了颈静脉球体瘤手术。上世纪70年代,樊忠教授又率先在国内系统开展了经乙状窦后进路、迷路后进路、中颅窝进路的耳神经外科与侧颅底手术,并在局麻下完成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等开颅手术,开创了我国耳神经及侧颅底外科的先河。作为我国耳神经及侧颅底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樊忠教授主办的耳神经外科学习班遍及全国31个省区市,在国内拥有极高的声誉,多次应邀至北京301医院、协和医院进行会诊和手术指导。
  1993年,樊忠与樊兆民教授在国际上率先采用中颅窝进路脑膜中动脉阻断并岩浅大神经切断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开创了顽固性偏头痛治疗的新模式。
  1996年,王海波教授最早在国内开展内窥镜下桥小脑角微创手术,被鉴定为耳神经外科领域的创新性成果并获美国SACLAR医师奖。
  2000年,王海波教授率先在山东省开展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填补了山东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2003年,徐伟教授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早期声门型喉癌的CO2激光切除术,达到了早期喉癌微创手术治愈的目的……
  技术领域不断攀登高峰,学科建设创新从未止步。1997年起,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科便开始三级学科的建设,进入新千年,更是实现了从“小科室”变为“大学科”的跨越。
  2004年,根据省政府要求,成立了山东省立医院集团眼耳鼻喉医院,专科医院的建设为耳鼻喉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学科在国内最早推进四级学科建设,先后组建耳显微外科学、耳神经侧颅底外科学组、前庭及眩晕疾病学组等10个亚专业学组,此后几年,国内最早的眩晕疾病科,独立的耳内科、听觉植入科在这里相继成立,使耳鼻喉相关专业科室达到15个,成为国内专业设置最为规范、最为完备的专科医院之一。
  2011年是耳鼻喉学科的“丰收之年”,这一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人工听觉工程技术中心”,并首批入选全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2016年被省卫计委评为我省十个重点专科医院之一。
  多个医学中心相继建成使用,每年研讨会、学习班接连不断,吸引着全国同行的目光。
专业细分
让病人搭上精准医疗快车

  “70%的眩晕都是耳朵的问题!”据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王海波介绍,在没有专业科室前,多数患者只能求助于神经内科,治疗效果难以保证。2006年,国内最早的眩晕疾病专业科室成立,让眩晕患者看到了希望,并在短短几年间叫响全国,以外科治疗为特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眩晕诊治中心,年诊治眩晕患者上万例。
  专业学科细分让医生学有所精、术有专攻,技术上精益求精,让患者享受到更加精细化、高水平的诊疗服务。耳鼻喉专业十几个亚专科个个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不少技术还走在国际、国内前列。
  作为我国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的创始与奠基单位之一,耳神经—侧颅底外科是治疗半面痉挛、外伤性面瘫与开展侧颅底肿瘤外科手术的“行家”。侧颅底区域因为结构复杂曾被称为手术的“禁区”,而每年在这里完成的高难度耳神经—侧颅底手术就超过150台。
  特色科室头颈外科,多年来积极推广肿瘤综合治疗理念,为每一位患者制订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每年完成各式复杂头颈部肿瘤手术近600台。据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教授徐伟介绍,头颈外科治疗晚期喉癌、下咽癌最为专业,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位于国内前列。
  其他亚专科也各有建树,鼻科自成立以来,在解决疑难、复杂、危重鼻—颅底疾病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和探索,拥有多项国内首创及领先的防治技术;耳内科则建起了国内首个耳内科病房,年诊患者上万例……
  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学科建设不断地细分与优化。2013年成立独立的听觉植入科,同期头颈放疗中心建成,2014年,听觉医学中心启用……学科专业平台与医生精湛医术互相促进,使病人搭上了精准化医疗的快车。
  耳鼻喉学科先后被评为卫计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大学985重点学科,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等。学科拥有一批国家及省级学术带头人,其中,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学组成员9人、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
  一流的人才团队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科学管理
患者不用担心找错医生

  在耳鼻喉病房办公区,每周都会上演一场“大戏”,多名专业科室主任聚在一起举行病例讨论会,常常为一例或几例疑难病例争论得热火朝天……
  “正是这种集体讨论,以‘大查房制度’的形式让每一位患者都能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在王海波看来,“大查房”恰好能弥补医生个人技术水平的差距,用多学科团队制来保证医疗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同质化,将诊疗失误降至最低。
  每个病人手术前,病历都已由各专业医生传阅,确保诊断准确无误。手术中还会保留视频、图像资料,方便术后研讨、相互学习;对于疑难病例,大查房时更要进行反复研究,疾病诊断、手术方案都要一起斟酌。同时,多学科诊疗(MDT)不仅耳鼻喉各科医生到场,还有影像、病理、放疗、化疗等科室医生参与,集大家之智慧为患者提供可靠的个体化解决方案。“在这里,患者不用担心找错医生!”王海波自信地说。
  固定组合,团队作战,让手术完美。手术小组制是耳鼻喉医院的一项创新。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根据彼此间双向选择搭配,形成固定组合,以达到心有灵犀、配合默契的程度。小组成员相互尊重,相互配合,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一切工作围绕患者手术展开。几年时间的建设,手术小组工作模式已在国内业界负有盛名。
  “手术是一场病人、医生、护士共同面对的战役,手术台上,医生与护士默契的配合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王海波说。
  高端医疗部与国际接轨,让医院服务更有人情味。“我们要求医生要有耐心,给患者讲清楚,说明白。”据王海波教授介绍,不仅几乎所有的相关检查都可以一站完成,而且还为患者提供咖啡、饼干、点心等,舒适的诊疗环境,让患者和医生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耳不聪而口难言,让山东省聋病防治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是王海波的梦想和追求。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已达2780万,听力障碍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
  为此,学科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2000年,在省内首次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极重度神经性耳聋,随后专门成立了听觉植入科,建设高标准的临床听力检测中心,并引进国际一流的听力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打造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儿童听力障碍诊疗团队。
  同时,为提高全省人民群众听力健康水平,呼吁政府、社会各界,发起公益救助项目,并推动有关方面将听障儿童救助项目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推动山东省启动的千名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免费救助项目,让1133名听障儿童受益,医院承担免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一半左右。
  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就是医疗服务发展的指挥棒。据樊兆民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性听力障碍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学科需及时调整专业布局,予以重点关注,以有效解决老年人群耳聋问题。
  以世界性的眼光打开医学视野,以人文关怀对待每位病人,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将以最好的服务回馈病人。
  完美医院,完美科室,本在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