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众日报 > 区域

东营开展研发的企业逐步增加,但仍面临人才缺乏等问题

利润下降为企业研发带来困难

2015-09-17 作者: 扈永顺 来源: 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扈永顺
    本报通讯员 刘金明 

  “农户收获后的秸秆经过粉碎预处理,进入这两个大罐里进行厌氧发酵,发酵后产生洁净的生物气,再经脱硫脱水后输出成品气,成品气经过净化提纯,可变为燃气供应给用户。”近日在牛庄循环能源农业示范园,技术人员指着两个白色巨大罐体向记者介绍。
  作为宝力生物质能源公司的科技创新点,秸秆综合利用、循环能源农业一直是科研方向,该公司总经理张元成告诉记者,公司依托省级生物质燃气技术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实施产学研结合,通过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专业院所合作,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规模化秸秆生物气技术,完成了核心技术秸秆预处理用微生物水解酶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全混式秸秆生物气生产工艺及输配技术的中试和放大生产,公司目前取得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明专利2项。
  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期,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快新工艺的应用,淘汰落后产能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像宝力生物质能源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
  润成碳材料公司联合石油大学等多家高校院所,历时6年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煤基甲醇工业化生产聚甲醛二甲醚(MTCD)技术,在全球率先实现3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为煤炭资源替代石油资源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方圆铜业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复,全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增至2家,进一步丰富了东营市引进国外人才、成果的载体。
  据介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是国际上用来衡量地区自主创新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标,2014年东营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86.9亿元,居全省第5位,比上年增长9.2%,占GDP的比重达到2.53%。
  东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东营市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68个,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8.4%。而到了2014年,开展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14个,占当年工业企业数比重的11.6%,东营市开展研发活动的工业企业占比稳步提升,工业企业创新活动渐趋活跃。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实施产学研工程,开展每家骨干企业联系一家科研院所、联建一个科研机构、引进一个高端人才(队伍)、联合研发一个科技项目活动,把高校和科研机构这支创新生力军与企业这一创新的主体联结起来,形成了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和参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局面。目前,区内企业已与清华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7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近年来,东营市通过黄河三角洲人才引进等政策不断为引进高精尖人才创造条件。从全市引进的人才看,外聘博士类高精尖人才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技术部门内部人员多以实验发展类人才为主,2014年,全市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人员为1.64万人,比2013年增长7.2%。
  “虽然东营市借助黄河三角洲人才引进政策,对引进的人才进行资金补助,但补助资金有限,对多数高精尖人才已构不成吸引力,特别是少数沿海城市出台更加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这也成为影响东营市科技创新的一个不利因素。”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从东营市统计局的调研情况看,企业科技经费多数来自企业利润,但受宏观经济的大环境影响,全市多数企业利润出现下降,甚至亏损,给科技研发带来新的难题。具体来看,小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依然欠缺,油田改制企业、地方原国有改制企业,受制于管理模式等问题,在引进高精尖人才工资支出方面仍保持原有平均收入模式,给引进人才带来困难。从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情况看,存在资金名目繁多,不能有效突出重点;资金分散,未形成有效合力;无偿资助多,企业承担责任小,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