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新晨报>泰安·城事·钩沉 B34-47

渿河与魂归泰山

  • 日期:20150319
  • 作者:
  • 来源:新晨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泰城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呈多元态势,丰富庞杂而又具有典型意义。明、清以来,民间崇拜泰山碧霞元君信仰盛行,人们深信泰山奶奶能够扬善抑恶,能够让他们避祸趋福。这种具有普遍性的民间信仰,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希望与对幸福的追求,也表达了他们期盼社会公正的善良愿望。

    在佛教的地狱、道教的阴曹地府等观念影响下,泰山脚下的蒿里山成为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冥府——阴曹地狱,流经泰城的一条河流被命名为渿河,泰山府君成为主管幽冥十八层地狱及世人生死贵贱的幽冥之王。

    另外,泰城民众还有多种信仰,主要是通过行业祭祀来表达,不同行业祭祀供奉的对象也不同:学塾供孔子,中医供黄帝、岐伯,一般商业供增福财神、关圣帝君,织布业供黄道婆,裁缝业供轩辕,酿酒业供杜康,纸业供蔡伦,铁匠供李老君,木、石、瓦、扎四业供鲁班,戏班供梨园祖师唐明皇,染坊供葛洪,豆腐坊供乐毅,理发业供吕洞宾,风水仙供刘伯温,占卜供鬼谷子等等。

    泰城这些典型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是泰山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民间信仰又是民众团结的纽带,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通过对民间信仰的内容进行扬弃,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所用。

    泰山崇拜是普遍的。固然,大德曰生。但是,人们祖祖辈辈还有挥之不去的泰山情结就是叶落归根的愿望:魂归泰山。这种情结来源于先民的山川崇拜,人们认为泰山是圣山、灵山,死后进入泰山冥府才利今生和后世。应该说,魂归泰山,是华夏民族特有的精神寄托,作为一切灵魂最理想的归宿,体现了人们对泰山的神圣向往,体现了泰山对人的终极关怀。

    “渿河”与“奈何”

    渿河,是从泰山南麓流过泰城的一条河流。丰水季节,河水沿山势而下,顺山谷,穿石峡,经泰城向南汇入泮河。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本是一段非常普通的河流,但却成为民俗中被普遍认同的冥河。

    在唐代敦煌文献所存变文作品《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中,出现了“柰河”这一名词。书中生动而详细的描写了目连在阴间寻母,亲眼目睹了地狱罪人在渿河上生离死别的骇人心魄场面:“柰河之水西流急,碎石谗岩行路涩……造罪诸人落地狱……牛头杷棒河南岸,狱卒擎叉水北边,水里之人眼盻盻 ,岸头之者泪涓涓,早知到没艰辛地,悔不生时作福田……”(唐代敦煌文献《大目犍连变文一卷》)。

    “奈何”——地狱——“渿河”,三个词义之间的联系,在唐人语汇中可以找到更多证

    据。好多文献记载,唐代丧葬文牍

    中“奈何”一词的使用很多,那时

    吊丧送葬,有着口唱奈何的习俗。

    敦煌王梵志诗云:“富者办棺木,

    贫穷席裹角,相共唱奈何,送着空

    冢阁。”唐人报丧帖子也常用“哀

    痛奈何”的格式。敦煌写本《搜神

    记》中云:“若气已绝,无可救济,

    知复奈何”(敦煌写本《王梵志

    诗》)。从这些“奈何”的使用中,我

    们看到“渿河”这个专用名词是

    “奈何”。

    渿河桥是冥府之门

    古代民俗信仰认为,人死后

    既然要从阳间进入阴界,就应该

    有人间通往冥府的大门,于是,具

    有象征意义的“渿河桥”便给架起

    来了。

    清代顾炎武《山东考古录·辨

    渿河》云:“其水在蒿里山之左,有

    桥跨之,曰渿河桥,世传人死魂不

    得过。”在古代民众意识中,人死

    后都要通过渿河进入冥府。于是,

    现实生活中的这条河在泰山下得以附会,成为泰城三重空间的重要界限:泰安城为人间,过渿河至蒿里山是鬼城,而登上泰山则是极乐天堂。

    唐人张读传奇小说集《宣室志》第四卷有着对渿河极为生动的描写:“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人名)问习(人名),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观即视,其水皆血,而腥秽不可近。因河上有桥,故名渿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

    过渿河时恶人鬼魂堕入河中的恐怖场面,在《西游记》第十回中也有描写:“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泰安当地民间传说,人死后亡魂都要过渿河桥,善者有神佛护佑顺利过桥,恶者被打入血河池受罪。

    清人丁耀亢在《续金瓶梅》第四、五回中描写的渿河更为恐怖:“这奈河是北方幽冥大海内流出的一股恶水,绕着东岳府前大道,只是茫茫黑水,滚滚红波,臭热浊腥,或如冰冷,或如火烧,那些毒蛇妖蟒,伸头张口,任他咬肉咂血。”《红楼梦》第五回描写的太虚幻境中黑水一段:“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据红学家周汝昌考证,这黑水就是渿河的借景(《红楼梦学刊》2009年第1期)。

    无论冥府还是渿河,都是虚构的。但它在对世人劝善惩恶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却不无裨益。

    魂归泰山自古有论

    秦汉的封禅,在起初的“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的基础上,加上求长生不老对生命永恒的追求,这种意蕴的扩展,渐渐使泰山有了掌管生死的功能,从而也形成了最初的魂归泰山观念。

    在汉朝初期,虽然魂归泰山的说法还不盛行,但却已经有人做出魂归泰山的实际行动了。田横在楚汉相争之际自立为齐王,不久被汉军所灭,田横逃亡海岛。刘邦诏令田横到洛阳任职,他不愿称臣于汉而自杀,门人作“蒿里”挽歌为其送葬,然后党徒五百人集体自杀(〔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后来,汉武帝时的音乐家李延年将“蒿里”挽歌加工整理,分为二曲:《薤露曲》、《蒿里曲》。西晋崔豹《古今注·音乐第三》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其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摧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东汉时期,泰山自然而然的成为天下众鬼归属之处。

    魏晋时期,泰山神也就有了具体的名称,被称为“天孙”或“泰山府君”。他昼断阳,夜断阴,是公正审理阴阳两界的人神。“主招人魂魄”,专门治理鬼,成为冥司之神,阴间的主宰。民间传说泰山府君五百年一更换。人死以后魂归泰山的说法在民间流行开来。

    关于泰山主死,魂归泰山之论的源起,清代的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泰山治鬼》条中论述尤为详备:“尝考泰山之故,仙论起于周末,鬼论起于汉末,《左氏》《国语》,未有封禅之文,是三代以上无仙论也……《遁甲开山图》所云:‘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梁父主死。’《博物志》所云:‘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之孙,主召人魂魄,知生命之长短者’……”顾炎武经过大量考证论定: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泰山神仙之说,汉末就有了魂归泰山之说。

    古人坚信,魂归泰山,就是给灵魂找到了最理想的归宿。

    “木高千丈,叶落归根”,这是华夏民族几千年不变的家国观念。这种观念决定了他们魂归泰山的殷切愿望和牢不可破的民族情结。质言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亦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