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要闻 法镜1版

乡村游助力“天上人家”更接地气

村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 日期:20201027
  • 作者:记者 任雯
  • 来源: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王石门村位于济南市莱芜区香山风景区深处,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村庄,又被称为“天上人家”。村庄在区、镇政府帮助下改造房屋、修整道路、维护自然景观,往日的贫困村重焕生机,嬗变为农业农村部“ 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为了解作为省城唯一入选村庄, 10月 19 日记者来到香山风景区一探究竟。

    宽阔大路方便“天上人家”出行

    从香山风景区山脚下通向王石门村的环山路十分宽阔平坦,没有错车障碍,山路一侧安装了防护栏可欣赏山间景色,另一侧可欣赏沿路的林间景色,驱车大约8分钟,就有王石门村农家乐的指向牌和村内农家乐的介绍。

    记者沿途遇到几位村民,了解到王石门村坐落于深山之中,之前村民以卖姜为生,但山上种植面积小,土地贫瘠、气候寒冷,收成并不理想,且村里没有学校、医疗机构,民生条件不能满足基本需求。直到几年前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部分村民搬到了山脚下的大王庄镇过上了方便、舒适的生活,留下的村民则在山上开起了农家乐。

    “到了旅游旺季,夏天卖卖雪糕汽水,一天能赚300块左右,男人在镇上打工,两个孩子一个在镇上上高中,一个已经在济南市里工作,吃喝不愁了。”一位村民笑着说,原本深居山上的“天上人家”,现在也与城镇紧密相连了。

    “这几年村子变化可大了,村里的路都硬化了,卫生也干净了不少,之前都是土路,想出村都困难。”村民周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去镇上骑着小摩托只要二十来分钟,宽阔的大路和村内新添的路灯让王石门村的村民们结束了“ 雨天一身泥、 晴天一身土” ,晚上摸黑出门的历史。

    农家乐让“天上人家”吃上旅游饭

    记者沿着上山路继续驱车,路上看到一片园地,附近有“天上人家牡丹园”的牌子。“到了五一节假日,大片的牡丹就都开花了,这上山的路全是车,路边停得满满的,我在山这头都能看到那边全是人。”女儿经营农家乐的李大爷告诉记者。李大爷家的农家乐规模不算大,在2014年已通过省旅游局“改水改厕”验收,农家乐是上下两层,下层有几间住房可供六人住宿。

    “之前这山上没有路,山里的人基本出不去,现在道路修的这么宽,想去哪里都方便得很,”李大爷说,“路通了,这山里变得更有人气儿了,很多游客来这里休息,喝水、聊天。每周都能遇到不一样的人,也让我这个没怎么出过大山的老头见识到外头的世界了,挺好!”

    “ 3 年前修起了二层,可以接更多的游客,现在靠农家乐一年的收入十五六万。”天丰农家乐老板冯玉新说。

    “村庄以国家4A 级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2009年成立了全省首批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并对农家乐接待户进行统一管理”,王石门村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2010年,王石门村开始对旧村实行改造,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妥善安置了部分居民进镇生活,并改造原房屋,改造后的村舍房屋主要承担农家乐接待功能。2018年旅游收入多达 4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 16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2万元。

    因“村”制宜  留住山村风味

    记者注意到“天上人家”的农家乐基本都是石屋,通向农家乐的小路和围墙也是用石头建造的,保留了原有的山村味道。“天一阁”农家乐老板笑着告诉记者,他很早就办起了农家乐,王石门村的景观后期没有人工改造,农家乐的房屋也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这几年由于景区得到了开发,游客更多了,他也得到了更多改进的意见,明年准备在原住宿的基础上增加独立卫生间,让更多游客住的舒心,住的方便。

    为领略王石门村“天上人家”的风景,10月20日天刚蒙蒙亮,记者便登上了离村庄不远的观景台,一路遇见了几只黑色魔王松鼠,引得路人惊呼不断。在观景台向远处望去就能看到层峦叠嶂,山脉一层层错落有致、深浅不一的景象,仿佛一幅油墨山水画一般,鸟群也不时从山川中飞过,为静态风景增添了一丝动态美。

    “不仅景色原汁原味,餐桌上的蔬菜都是村里人自己种的,鸡是自己养的,用的水是山涧泉水,就连厨师也都是当地的“土厨”,还有很多特色菜是用这里的姜炒制的,味道十分独特。”家住天桥区的游客胡先生表示自己已经第二次来这里游玩,这里空气十分清新,早晨欣赏山间日出,夜晚仰看成片星河,一大早伴着鸡鸣和狗叫,潺潺泉水哗哗啦啦流在路两旁,这一切,正是住腻了钢筋水泥的都市人所青睐的。

    “改造了乡村,发展了旅游业,也让‘天上人家’真正与外界接壤了。”村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也会秉承着因“ 村” 制宜的理念,保持原始风貌,不做模版化的乡村旅游,尽量在原有的自然景观基础上改造村容村貌,既改善民生环境又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风景,提升村民幸福感也能吸引更多游客选择来王石门村游玩。

    本报记者  任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