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山东法制报>要闻 第一版

山东今年前8个月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254件404人

  • 日期:20180919
  • 作者:
  • 来源:山东法制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本报讯 9月12日,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检察机关加强新时代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有关情况。据悉,2018年1 月至8月底,全省共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254件404人,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675 件1604人,提起公诉 508件1111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8件53 人;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932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771件,提起公益诉讼案件92件。

    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效彤介绍,全省检察机关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切实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惩治力度。充分发挥引导侦查的诉前主导作用,对案情重大复杂和影响恶劣的污染环境案件,及时派员介入侦查,引导公安机关依法收集固定完善证据,共同研究解决案件定性、 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疑难问题,从源头上保证案件侦查质量。针对社会影响重大、 舆论高度关注的案件,采取挂牌督办、 跟踪指导、 实地研究论证、诉前把关等方式加强指导,形成保障案件质量的合力,确保重大案件办理质量和社会效果。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案件,在遵循法定程序和期限、 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快审快诉,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办案期限,促进“简案快办”、“繁案精办”。

    通过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注重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维护公益、促进依法行政的功能作用,通过行政诉前程序,督促相关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为或者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依法行政、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经诉前程序后仍未履职到位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省检察院制定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会议实施办法(试行)》,探索建立诉前会议制度,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民意代表、相关行政机关等共同参加,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的整改落实,增强诉前检察建议刚性效果。

    据介绍,通过诉前检察建议,90% 以上的行政机关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全面履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职责,积极整改到位。

    被告人积极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可从轻判处

    在办理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时,根据破坏的具体状况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法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积极开展修复补偿工作,引导或督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相关行政机关督促违法行为人,采取承担劳务、给付货币等方法,通过补植复绿、土地复垦等方式恢复生态原貌,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损失降至最低,并视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进展情况落实相关从宽政策。对积极进行恢复治理工作的,兑现从宽处理措施,依据该情节建议法院从轻从宽判处。 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共督促复垦耕地2318亩,治理污染土壤 2155 亩,清除违法堆放生活垃圾11540吨、危险废物10863吨;共督促政府和相关行政机关关停非法排污企业241 家,追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2.4亿元。

    赵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