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山东法制报>法院文化 第四版

无标题

  • 日期:20110617
  • 作者:
  • 来源:山东法制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五百里井冈,我最熟知的是黄洋

    初知黄洋界,缘于毛主席的三首词,《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还有《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那“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上,车子如飞跃”、“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诗句,在长久的吟诵中,永远镶嵌在了记忆的

    后来读历史,才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入的了解:英雄的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败敌人四个团进攻的光辉事迹,使我对黄洋界增添了更

    被伟人抒写、被历史铭刻的黄洋界,注定成了我魂牵梦绕、

    机会终于来了!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一行52

    弯曲的山路上,一团团带着南国气息的绿色迎面扑来,随即向后倒去。杜鹃、翠竹、云杉、巨石、云海……纷至沓来,井冈山似一个高明的舞者,一层层、一段段,不慌不忙地向我们展示她的俊美,而我们也不忍心将所有的景色一次看完,所有人在“ 悠然见井冈”的绝美意境中,细细感受、慢慢品味…

    前面就是黄洋界!一条幽静的小路隐

    约于翠竹与云杉之间,直通山顶。这就是

    毛主席所说的“高路入云端”吧!我们拾级而上,颇感吃力。及至顶上,视野顿时开阔,居高凭险,山上山下一览无余。湛蓝的天空,几缕白云变换着各种姿势;远处的群峰,苍翠欲滴,在淡淡的云雾中忽隐忽现;山脚下星星般散落的民居,曲折的小路,蜿蜒的小溪,如镜的水塘,错落有致。当年的战火与硝烟,已难觅踪迹,剩下的

    界上有纪念碑,上有朱德亲笔题词,碑前矗一石壁,前书“黄洋界”三个鎏金大

    字,后面镌刻着那首传颂八十多年的红色经典《西江月·井冈山》,驻足静瞻,细心默读,那苍劲的字体、铿锵的词句、激荡的豪情回响于耳际,一股革命胜利的豪情又一

    往前行,在将下未下之处,一门迫击炮赫然矗立。炮身虽有锈迹,但依然如壮士般挺拔,高昂的炮口紧紧扼住了当时进山的唯一通道。当年,就是这门小炮,在万分危急时刻,以最后的震天轰响,吓破了敌胆、吓跑了敌人,成就了以少胜多的佳

    井冈山是革命者的井冈山,也是诗人的井冈山。那个年代,本应诗人的革命者,哪有时间眷恋风光无限的田园,哪有心情抒写缠绵悱恻的爱情,笔下唯有的是隆隆的炮声、驰骋的沙场、不屈的意志、战斗的豪情!许多人本应在读书、在耕田、在做工,然而却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他们毅然放下了书、放下了锄头、放下了锤子,拿起了枪,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奋不顾身

    革命是艰苦的,更会随时牺牲。那山下“白屋”里昏暗的油灯、战士们卧过的茅草、弹痕累累的残墙便是明证;那红米饭、南瓜汤,挑粮走的小路和元帅用过的扁担便是明证;那小井红军医院惨遭杀害的一百三十名伤员、那纪念馆中的一万五千余名烈士、那《十送红军》的凄婉旋律便是明证……还记得吗?1927年4 月的上海血流成河,1934年 10 月的湖南尸横湘江,1940年10月的皖南千古奇冤…面对艰难困苦、腥风血雨,怕苦者、怕

    累者、怕死者、意志薄弱者、对革命失去信心者,掉了队、当了逃兵、甚至是成为了叛徒。而留下来的人,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抱着必胜的信心,义无反顾斗争着,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革命事业的大厦奠基。从黄洋界到赣南、从江西到陕北、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京……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

    如果没有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即使是占据了黄洋界这样有利的地形、即使是有更为充足的兵力,也只会是乌合之众、一

    然而坚定的革命信念,是不会凭空产生的。需要有对国家民族危亡的深刻认知、自我觉醒、主动担当;需要有对斗争形势的正确分析、有对斗争策略的精心谋划;需要有对干部、战士、群众的教育引导……回去后,再好好读读《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些那个时代产生的光辉著作吧,再好好感悟那段历史吧!那段革命历史,是无数先烈以鲜血写就,熔铸起了光辉的井冈山精神。只有牢记那段历史,才能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才能自觉肩远处,导游摇摆红旗,催促我们下山。别了,黄洋界!你将永远铭刻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