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齐鲁晚报>重点新闻 A06

与萨翁相约世博终成憾

——专访北京馆志愿者邓亚萍

  • 日期:20100504
  • 作者:记者 王帅军
  • 来源:齐鲁晚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 最后一次见萨翁是今 年2月份,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在运动员餐厅吃饭的时候,他还让我坐在他边上,一边吃一边交谈,他当时看起来还挺精神。他跟我说,今年上海办世博会,到时候他要来参观。”说起萨马兰奇,邓亚萍语调很低沉。没想到,这一面竟成了永别。

    邓亚萍回忆,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曾陪着萨翁坐电动车游览奥运村,因为很多运动员争着和这位老人握手、合影,两个人连饭都没吃上。此情此景仍历历在目,她却再也看不到老人那慈祥的面容。

    这次在北京馆,是邓亚萍第一次真正做志愿者。“他很看重志愿者的力量,每一届奥运会,萨翁都会亲自慰问志愿者,感谢他们为赛会成功举办所做出的努力,他也一直在倡导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做志愿者,还是在其他的工作岗位上,我觉得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对他的期望的答复。”邓亚萍说。

    这次,邓亚萍带领的北京志愿者团队有60人,照她的话说,这些人“个个是人才,个个身怀绝技”,可以用十二种外语为大家服务。

    “这些志愿者经验都很丰富。有参加过抗震救灾的,有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国庆六十周年等重要活动志愿服务的,大家很熟悉的‘最帅交警’孟昆玉也在北京馆呢,小伙子人气可旺了!”邓亚萍兴奋地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北京馆的志愿者队伍里还有三名外国人。

    邓亚萍说,经过北京奥运会、十一届全运会两次成功实践,中国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已经相当完备,完全能够在大型赛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中国的志愿者招募,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之上,通过学校、团委系统有组织进行的,效率很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队伍组建和技能培训,这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优势。

    只要邓亚萍一在上海世博园区内出现,总是被热情的游客拉住拍照,在北京馆内她是最耀眼的明星。邓亚萍说,游客的热情让她很感动,“谢谢大家这么喜欢我”。

    在北京馆,有志愿者提起她时,叫她“亚萍姐姐”。邓亚萍说,她喜欢这样的称呼,亲切、自然。 “我要做的工作,是和青年人交流,和他们在一起,我们没有任何沟通上的障碍。这是个团队,我只是其中一分子,大家都是充满激情地为事业奋斗。”邓亚萍说。

    本报特派记者  王帅军 5月3日发自上海

    “无论是做志愿者,还是在其他的工作岗位上,我觉得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对他(萨马兰奇)的期望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