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齐鲁晚报>今日聊城 L03

发改委负责人披露聊城站改造内幕

老站“超载”十多倍

  • 日期:20091221
  • 作者:记者 王传胜 杨淑君
  • 来源:齐鲁晚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记者  王传胜  杨淑君

    修杰淼

    本报聊城12月20日讯“目前,聊城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4000多人,出行高峰期日发送旅客达6000多人,而候车室仅能容纳500人。”19日,聊城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为何对“服役”13年的老火车站进行改造时如是说。

    聊城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聊城火车站于1996年10月建成使用,总投资343万元,站房总面积3591平方米,是京九线上12个大站之一。京九铁路的开通,为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聊城市“江北水城”城市品牌的打造及客流量的迅猛增长,现有的聊城火车站站房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该负责人指出,聊城站建成之初,日均停靠列车7对,日均发送旅客仅300多人。目前,聊城站日均停靠列车31对,日均发送旅客已达4000多人,是建成之初的10倍多,高峰日更是高达6000多人。而候车室面积仅为1163平方米,仅能容纳500人,远不能满足旅客需求,车站只能采取限时候车,部分旅客只能在站外候车。客运售票窗口只有5个,售票厅面积180平方米,仅能满足150人购票,客流高峰期需要搭建临时售票棚,远远无法满足现有旅客量需求。

    再就是,既有站房位于站台中心偏南100米左右,进站口在站房一层中部,出站口在站房一层南端,旅客进出站用同一个人行地道,且行走距离过长,进出站流线交叉严重。车站既有的风雨棚覆盖范围不全,雨雪天给旅客候车带来诸多不便;既有站台高0.5米,不能适应动车组停靠需要;既有混凝土结构雨棚为双柱结构,占用站台面积大,不利于旅客上下车和快速疏散。

    另外,聊城站站房已与“江北水城”城市形象不相匹配。近年来,聊城市经济发展迅猛,“江北水城”品牌成功打造,城市格局和面貌呈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聊城站周围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城市气息。然而,聊城火车站作为城市窗口和门面,其低矮、狭小的外观已与现代城市形象极不匹配,成为制约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