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齐鲁晚报>好运中国 A23

新媒体艺术演绎的盛世华章

— — 观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

  • 日期:20091017
  • 作者:潘鲁生
  • 来源:齐鲁晚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潘鲁生

    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济南奥体中心隆重开幕,一场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相融合的全运盛会以新视听艺术的独特方式呈现在国人面前。开幕式文艺表演不仅体现出时代的特色,而且见证了人民生活的和谐美好以及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祖国的繁荣昌盛。

    刚进入会场,就强烈感受到了激动人心的氛围。运动场上空纵横交错的钢丝,就是传说中的“威亚”,是专门用来悬挂演员和道具的起落的,密密麻麻的威亚给笔者带来强烈的高科技预期。会场中心上空,悬挂着一个白色的碗状布幅,这不仅是演出的核心道具,还是用来投射影像的屏幕。沿会场四周上空的一圈鸽子,也给人以现代的感觉,文艺表演一开始,这些鸽子就被灯光勾勒出闪亮的线条,缓缓飞向舞台中心,赏心悦目,如梦似幻,给人以新奇的视觉感受。

    舞台中心上空的“巨碗”形的幕布,是整场节目的核心创意,贯穿演出始终。这在当下,属于全球最前沿的新媒体艺术,或者称为当代电子艺术,既是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更是创意经济时代的先锋和宠儿。事实上,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就曾得到全面的应用与诠释。例如巨幅“中国画卷”和李宁的“飞天点火”过程,都是结合了新媒体艺术的互动表演,为全球数十亿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享受。新媒体艺术元素的广泛运用,已经是开幕式文艺表演等大型活动的趋势之一。尽管在国内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新媒体艺术元素在这次全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运用,可谓达到了极致,说它“盛况空前”并不为过。因为这种超越,是时代的命题,是科技与创意时代的艺术表现。据执行总导演刘冠麟介绍,这次开幕式演出一共使用了2500台特效灯,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巴可投影设备的使用也是保证开幕式能够成功举办的高科技之一,世界上总共70台左右的巴可投影机,这次开幕式就调用了48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确保了开幕式表演的最佳视觉效果。

    山东元素无疑是本届全运会开幕式演出的另一亮点,也是山东策划团队的创作宗旨。与所有艺术形式一样,创意同样是开幕式文艺演出的灵魂。如何用高科技手段、以创意的形式,表现山东文化,唱响山东特色,同时引领文化创意产业?随着演出节目的一个个开始和气氛的推进,谜底被一个个揭开。

    笔者刚进入会场时看到的那个悬挂在会场中心上空的巨型碗状帷幕,就是策划者用以展示山东文化的绝佳载体。泰山如何崛起,黄河如何入海,都以观众意想不到的形式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山一水一圣人”以诗画的形式展现而出,整台演出节奏紧凑,气势恢弘,令观众惊喜不断。孔子和泰山作为山东文化身份的代表符号被充分运用。文艺表演利用新颖的艺术手段,巧妙地将泰山的“高”、孔子的“尊”、黄河入海的“势”以及生活的“和”、家园的“情”完美地结合,塑造出海岱交融,城乡互动,多元互补,体育、健身与艺术相结合的“和谐”画卷。表现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区的主题,也以惊艳的形式展现给了观众:“奥运扬帆”扣住运动主题,视觉效果逼真,美轮美奂。沂蒙山小调、风筝、荷花、泉水的运用,更是彰显了山东各地特色。作为主会场的泉城济南,在演出中成为当晚最婉约的记忆。通过巴可投影设备营造的碧波、荷花、泉水、游鱼——“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致,配以歌曲演唱,意境优雅、韵味悠长。新媒体艺术、山东元素与文化创意的巧妙结合,将齐鲁文化与当代山东人的精神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世人。

    整个开幕式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气势恢弘、流光溢彩,让人震撼。恰逢新中国60华诞,展现祖国强盛的华彩篇章再一次勾起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强烈自豪感。

    (作者为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