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专家认为——
—“农业减灾”等于“粮食增产”
日期:20081121   作者:本报记者 段新勇   来源:本报讯
 
    

    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在哪里?说到这个话题,人们马上会列举不少增产的办法:研发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开发闲置耕地,扩大种植面积……总之,多数人都会从“增”字着眼考虑粮食增产。

    “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就等于增产。”长期致力于减灾研究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李茂松却有着不同的思维,他从“减”字入手思考起了增产的大课题。

    李茂松尖锐地指出了我国粮食继续增产中面临的困境,“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增产,但在粮食产量增加的同时,粮食产量的增速却在趋缓,增幅也趋于变小,增产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而与此同时,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农业灾害频发,造成损失不断增加。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都有多种灾害并发,大片区域受灾。

    据农业减灾专家初步估计,如果加强农业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在五年内可使每年因灾损失粮食降低 3% ~5% ,就等于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30~500亿斤。假设一个人每天需吃1斤粮食,那么这些粮食就能供全国人民吃上2~4天。

    “ 依靠科技,减轻农业灾害损失是大有可为的。”李茂松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减灾科技人员研发了一批针对性强、效果显著的农业减灾实用技术。比如,采用洪水再生稻技术,可减少洪涝灾害当季 40% 以上损失;采用膜侧抗逆栽培技术,防御季节性干旱,能够减少因旱损失 10% 以上;通过适时早播避灾技术,使其安全度过伏旱,能保证丘陵山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人工消雹技术,可减少雹灾损失 80% 以上;喷施抗低温助长剂可有效减轻低温冷害。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的减灾能力还很薄弱,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高温热害、风雹、超强台风等灾害性极端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据介绍,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成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农业综合减灾体系,农业减灾力量分散于多部门、多区域,国家农业减灾规划仍未制定。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也很薄弱,减灾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救灾器械、工程机械等物质储备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灾害信息的获取、 传输、加工、存储、调度等信息系统亟待完备;监测、预警、评估、风险管理、应急编制等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农业减灾专业技术人才极为匮乏。

    “ 防大灾、抗大灾,减灾就是增产。”专家建议,应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科学理念,从制度建设、 技术储备、 科技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全面推进“防、抗、避、减、救”的农业减灾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国家农业综合减灾调度指挥系统,组织编制农业减灾规划,完善各类重大农业灾害的应急预案。加快建设农业减灾科技创新体系,成立国家农业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区域技术创新中心,系统研究农业灾害的发生规律、致灾机理和防治途径,开展农业灾害的监测、预警、评估、风险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面向农业生产实际,有效减轻干旱、洪涝、低温、风雹等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的实用技术。

    “ 做尽‘加’法、 做绝‘ 减’ 法” 。 通过以“减”促“增”,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农业产量损失,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