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头版

小小红火蚁,为何惊动九个部门

——生物安全法开始施行之际,外来入侵物种调查(上)

2021-04-15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姬飞燕 陈建志 张婷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外来入侵物种红火蚁的繁殖能力非常强。
  编者按 今天(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开始施行。生物安全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国防安全等均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外来物种入侵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颇受公众关注。日前,农村大众报记者结合当前舆论热点,就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深入采访调查,写成一组稿件,今起刊发,以飨读者。
  最近,一只小蚂蚁登上了网络热搜,它就是红火蚁,入侵我国的一个外来物种。多年来,外来物种入侵我国城乡,危害人体健康、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公众高度关注。据统计,至今有660多个外来物种入侵我国,其中71种已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12个省份发生红火蚁
  3月15日,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启动全国红火蚁联合防控行动。一只小蚂蚁缘何能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引得九部门联合防控?
  “别看红火蚁个头不大,体长只有3-6毫米,它可是被列为全球最具危险的100种入侵有害生物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将其列为重要检疫对象严加防范。”4月13日,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教授许维岸接受农村大众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红火蚁食性复杂、习性凶猛、繁殖迅速、竞争力强,一旦入侵,危害极大。
  红火蚁,原产于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拉丁名意为“无敌的蚂蚁”。之所以叫“火蚁”,是因为人体被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2004年9月,在广东省吴川市发现红火蚁,至今,已扩散至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入侵的区域仍在持续不断地向北、向西扩张。浙江杭州、湖北孝感、重庆渝中和四川广元等地已发现红火蚁的踪迹,最北已接近秦岭地区。”许维岸说。
  红火蚁为啥能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红火蚁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许维岸介绍,红火蚁的蚁巢多数为多蚁后蚁巢,一个蚁巢中的蚁后可多达百只。每只蚁后每天可产卵1500-5000个。也就是说,在一个蚁巢中每天就可繁衍数十万只红火蚁。
  “山东省目前尚未发现红火蚁。”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正高级农艺师张德满说,“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山东也在潜在分布区之内。”
  许维岸特别提醒大家,遇到红火蚁切莫撩逗、更勿触碰蚁巢,“红火蚁具有极强的攻击性,一旦蚁巢受到干扰,蚁群不仅不会四散逃生,还会迅速出巢发动群体攻击。接触到人体后,一头红火蚁可以连续刺十余下。被叮咬之后,人会感到火烧般疼痛,并出现水泡脓疱,严重者甚至会因过敏而休克、死亡。
小线虫40天可毁1棵树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松树,常常被作为长寿的象征,用于祝福。然而,随着日本松干蚧、松材线虫等外来物种的入侵,很多不老松变成了短命松。尤其是松材线虫病,被业内人士称为“松树癌症”。
  “真的很可怕,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至今还没有特别好的防治办法。”4月12日,山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高级工程师张秋梅在接受农村大众报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表示。
  张秋梅介绍,松材线虫被50多个国家列为检疫对象,由此引发的松材线虫病是极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1982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入侵江苏省南京市。近40年来,松材线虫病已传播扩散至全国18个省726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达2714万亩,累计致死松树数十亿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上千亿元。松材线虫病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
  “在自然条件下,松材线虫病可危害松属植物45种。松树一旦感染该病,最快的40天左右即可死亡。如不进行人工干预,3-5年便可摧毁成片松林。”张秋梅说。
小蛾子啃食350多种作物
  危害30多年的松材线虫病,给我国的林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新近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则给粮食安全生产带来巨大隐患。 
  “草地贪夜蛾一旦发生,如果没有进行有效防治,危害将会非常严重。”说起近两年刚刚传入我国的害虫——草地贪夜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玉米病虫害岗位团队成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丽莉强调。
  李丽莉介绍,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它适应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能力强、寄主作物多、暴食危害重。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受危害严重的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
  草地贪夜蛾原来生长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食性农业害虫,2016年从美洲入侵非洲,随后在撒哈拉以南的44个国家快速蔓延。2018年5月,草地贪夜蛾首次传入亚洲地区,登陆印度大陆。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将该害虫列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
  2018年12月,草地贪夜蛾迁入我国云南西部地区;之后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扩散到26个省(市、自治区)。山东省于2019年6月20日首次在郯城县性诱捕器内发现一头雄成虫,7月16日在滕州市夏玉米上首次发现幼虫危害。截至当年11月初,全省13市44县(市、区)以及5个经济开发区遭受草地贪夜蛾危害,面积9000多亩。
  “草地贪夜蛾危害的作物种类非常多。”李丽莉说,幼虫可取食76个科350多种植物,我省的大田作物玉米、小麦、棉花、花生、高粱、水稻、马铃薯都是草地贪夜蛾喜欢取食危害的寄主植物。
疯狂的互花米草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最快乐的莫过于去赶海。但是,近年来,随着一种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疯狂生长,不少沿海地区居民发现,往日随手可捡的螺、蛤、蟹之类的鲜美海货已大幅减少。这是为啥?
  “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花米草入侵,它们侵占破坏了生长在近海岸潮间带的螺、蛤、蟹等无脊椎底栖动物的家园。”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站长韩广轩解释说。
  韩广轩介绍,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茎秆高可达1-3米,根系发达,根长可达50-100厘米,具有极强的耐盐、耐淹和繁殖能力。20世纪80年代,互花米草作为固岸护坡植物被引种到山东沿海。但近十年来,互花米草呈爆发式扩张,在不少海域泛滥成灾。
  “美丽的互花米草其实是绿色沙漠的制造者。”韩广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