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要闻

扶贫资金统筹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

临清康庄镇将扶贫项目做成振兴产业

2021-04-13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报
  4月7日下午,临清市康庄镇后善董村村民董树磊的6个大棚里又运出了4000多斤西葫、黄瓜等蔬菜。“因为采摘量实在太大,只能多雇人。”近几个月,早上天一放亮,董树磊两口子就钻进大棚忙活,“不舍得闲着,多摘一斤就多卖一斤的钱。”
  2017年,经过调研考察,康庄镇决定在后善董村试点流转土地,发展大棚蔬菜项目。“当时建蔬菜大棚,主要为了统筹扶贫资金,发展扶贫项目,为周边贫困户长效脱贫打基础。”康庄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彦君说。当年,康庄镇统筹360万元扶贫资金建了23座高标准蔬菜大棚。
  集中建大棚之前,董树磊等村民跟着康庄镇考察团到寿光等地考察学习了好几趟,对于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心里有了底。23座扶贫大棚开建一个月后,董树磊也筹集80多万元,建了6座高标准蔬菜大棚。“当时,有二三十户跟着建了大棚,加上扶贫大棚,全村一共建了108座。”张彦君说。这些大棚由后善董村党支部领办的恒运种植农场统一运营,“扶贫蔬菜大棚基本全承包给了附近村民。”
  后善董村村民董树尹除自建了2座大棚,还包了3座扶贫大棚。“一年承包费一万块钱,一个大棚一年大约纯挣3万块。”董树尹说,这5座大棚每年能给他增收15万元左右。因为运营得当,2017年以来,后善董村的这23座扶贫大棚累计实现扶贫收益80.76万元,惠及800多户,近2000人。“十几个村的贫困户享受了大棚项目分红,还有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基地打工,每月也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张彦君说。
  2020年7月,这23座扶贫大棚确权给了康庄镇15个相关行政村,大棚也成了当地贫困户长效脱贫的基石。也正因大棚项目的带动,后善董村蔬菜产业越做越大,土地流转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蔬菜产业上尝到了甜头。而且,随着产业集约化和自动化程度提升,以及土地产出效益的大幅增加,有些年轻人也开始回村建棚种菜。
  “扶贫资金分散使用很难发展起产业来,统筹利用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张彦君说。从2016年开始,康庄镇先后利用扶贫等资金,集中建设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高效集约蔬菜温室大棚项目和高标准鸡舍租赁项目。其中,高标准鸡舍厂房租赁给双圣养殖有限公司养鸡,可实现年收益50多万元。目前,康庄镇6个原省定贫困村已基本形成以光伏、大棚为主导产业的扶贫项目,60个原非省定贫困村也都有确权到村的扶贫产业项目,都能够形成长期稳定收益,带动脱贫村增收、助力脱贫户长效稳定脱贫。
  随着众多扶贫项目走向成熟,相关产业逐渐壮大,产业链条逐渐延伸。其中,双圣养殖有限公司就形成了“孵化、养殖、宰杀、熟食加工”一体化产业链生产模式,带动数百人就近就业。如今,在康庄镇,因为成熟的产业链条形成而受益的村民早已超出脱贫户范畴。
  “如果政策允许,后期的项目收益也可统筹使用发展村集体产业或区域特色产业,这样就能实现产业脱贫到产业振兴的有效衔接。”张彦君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徐广鹏 马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