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山东新闻

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

打造6大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2020-11-05 作者: 孟昭福 张双双 王忠友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快看快看,这是我亲手印出来的福娃娃,真是太神奇了!”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永兴堂民俗文化传承大院里,30多个附近村里的孩子们正在体验着一堂与众不同的美术课。东昌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郭春奎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演示、指导着,“别紧张,慢慢地从左向右均匀用力就可以了。”伴随着郭老师耐心的指导,一张精巧细致的木版年画便印成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昌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已有近300年历史。版画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富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整体感强。
  永兴堂民俗文化传承大院是东昌木版年画传承基地。在这个大院里,71岁的非遗传承人郭春奎尽情挥洒刻刀,刻出文化中的聊城。永兴堂,寓意永远兴旺发达,寄托着郭春奎的期望,他想让东昌木版年画一代代传承下去。
  永兴堂的前屋是郭春奎的作品陈列场所,双喜临门、麒麟送子、赵云救阿斗、马超战马岱等经典题材年画整齐摆放在柜台上。后院是郭春奎的创作基地,走进室内,首先看到的是一套年画印刷设备,一张长桌上摆放着各种刻版工具,陈列架上有成摞的规格不一的年画。面积约50平方米的小院虽然不大,但每到节假日,孩子们会以研学游的形式来体验交流。郭春奎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们研墨、铺纸、按刷、印制,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韵味,接触传统手工艺的精妙。这个流传数百年的“老手艺”,也在孩子们手里重新“活”了过来。
  道口铺街道是一个非遗文化“争奇斗艳”的地方,除了东昌木版年画制作技艺,还有东昌毛笔制作技艺、东昌澄泥制作技艺两项省级非遗以及龙头凤尾花竿舞、道口铺舞龙、神仙渡狗铺的传说、田庙查拳等10项市级非遗。
  为让广大群众真正零接触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道口铺街道准确把握非遗文化特性,依托现实社会需求,积极扶持东昌木版年画、东昌毛笔、东昌澄泥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分别在郭庄、张堤口等6个村庄精心打造了非遗文化传承基地。
  这些基地常年开放,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既有面向成人的专业技艺培训,也有面向孩子们的互动式体验。春节期间,竹马舞、花竿舞队伍利用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开展民舞民乐展演;节假日里,非遗基地内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体验课堂,让孩子们现场制作陶艺、印制年画、捆扎毛笔,还能聆听非遗传承路上不为人知的故事;暑假期间,街道将非遗传承人集合起来,推出“非遗文化展”,让更多人能够亲身体验、参与、创造,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目前,道口铺街道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已实现周周有活动,人人能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每年参与人数都在5000人次左右。
  (孟昭福 张双双 王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