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导向”,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潍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下)

2020-10-23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报
  潍坊市各级扶贫干部定期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及时掌握贫困户相关情况。
  潍坊市成立全省首家扶贫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捐建“希望小屋”等志愿活动。
  潍坊市智慧养老模式为失能人员提供集中护理服务。
  今年以来,潍坊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深入开展两项行动,创新实施两个办法,健全完善两项机制,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在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任务目标之后,聚焦贫困群众稳定长效脱贫,积极探索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贫困人口即时发现即时帮扶和内外联动机制。 
网格化监测
即时发现即时纳入帮扶

  2019年11月,高密市经济开发区韩伍屯村村民徐中华查出患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开始时,他们一家并没公开病情,村民和村干部也不知情。
  今年7月初,当地干部在入户走访时,发现徐中华在下一步治疗过程中,将面临高额的医疗支出。村里和开发区的干部随即把徐中华家的相关情况上报。经过审核,徐中华一家被列为即时帮扶户,享受到跟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的政策。按照享受的新政策,徐中华住院的医保报销比例将会大幅提高,这将大大缓解他们家的经济压力。
  据介绍,高密全面推行“网格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体系。目前,全市以社区为单位,划分为142个网格,每个网格由社区书记统一监管,社区内的每个村落实1名网格信息员具体负责,将全市1.5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群众全部纳入管理范围。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纳入即时帮扶人口24户69人。
  安丘市的一些村庄则建立了即时发现即时帮扶的评议认定机制,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等扶贫工作标准要求,结合村情实际,明确本村拟纳入动态监测、即时帮扶和落实政策的认定标准和流程。
  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贾家王封村党支部书记贾明峰介绍,村里成立了由村干部、党员及群众代表等组成的工作专班,对全村434户的家庭信息、收入来源、生活质量等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一户一档”。村工作专班对“一户一档”进行综合研判,初步确定符合动态监测户名单,经“阳光议事日”评议后,即时纳入动态监测户名单。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一月一摸排,及时发现农户家庭变化,通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为即时发现即时帮扶奠定基础。目前,全村有5户纳入动态监测户名单。
  据了解,安丘市在农村社区设立“扶贫爱心热线”,专人专岗负责,发现返贫和致贫风险立即入户列出“政策需求清单”,由市直行业部门逐户落实帮扶。同时,整合民政、卫健、医保等行业扶贫政策,“捆绑”下沉到社区,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今年以来,潍坊市健全完善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出台《潍坊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即时帮扶人口的认定退出标准范围和程序、动态管理的要求等内容,重点排查独居老人、无监护人的精神病人或流浪人员、近一年来接受过临时救助的人员等6类群体,对已纳入即时帮扶的人员,落实好低保、医保、精神病免费救治、残疾补贴等兜底保障政策,并全面派驻帮扶责任人,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截至目前,已排查即时帮扶人口2061户、4094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针对个别贫困群众存在“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懒惰思想、内生动力有待加强的情况,潍坊市健全完善内外联动机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寿光市积极探索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成立了潍坊市首家公益组织运营的扶贫爱心驿站。参与驿站运营的寿光蒲公英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董曼玲说,之前,爱心人士捐赠的东西,都被平均发给贫困户;爱心驿站运营后,则对贫困户家居环境等进行评分,根据得分发放不同的爱心物品。
  “村里的志愿者每周要对享受政策贫困户家居环境卫生进行评比,每月一打分,然后根据分数可以换取食用油、面粉、肥皂、毛巾等物品。”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妇联主席朱萍说。
  把社会爱心捐赠,变平均发放为依据相关分数发放,就是激发贫困户主动收拾家居环境。目前,爱心驿站在寿光城区设有总部,村级运营的爱心驿站达到12个,在建爱心驿站14个。自2017年以来,爱心驿站已经接受6000多人次捐赠,价值85万多元。
  目前,潍坊市依托扶贫志愿者协会,搭建扶贫志愿服务平台,全市1579家社会组织发动志愿者近2万人参与脱贫攻坚,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2019年7月初,昌乐县红河镇上皂户村63岁的贫困户杨同亮搬进了村里专门为他新建的小院。这处院落占地150平方米,其中正房面积36平方米,一室一厅一厨。今年春天,杨同亮在院子的空地上种满了蔬菜。
  “每天管理一下菜园,让我有事可干。我平时的饭菜丰富了,还能给街坊邻居送点菜,过得很充实,日子越来越舒坦。”杨同亮看着自己管理的小菜园高兴地说。
  在脱贫攻坚中,潍坊引导贫困群众不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除了保持居室环境整洁外,还结合“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开展“小康菜园”创建等多项活动。同时,组建扶贫“小分队”,铺设扶贫“小康道”,准备便民“小药箱”等多项措施,用足精细“绣花功”,提升扶贫质量。
  潍坊市通过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社会力量投身扶贫开发。同时,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加强在规划、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衔接,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聚焦“老病残”特困群体
创新帮扶救助新模式

  潍坊市的贫困人口中,“老病残”占绝大多数。这部分群体普遍收入低、自理能力差、脱贫解困难,处于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难状态,实现脱贫后,还存在一定的返贫风险。临朐县将全县1.1万名“老病残”特困群体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集中实施了农村互助养老扶贫工程、贫困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工程和贫困户洁居工程“三大工程”。
  走进临朐县辛寨镇景福养老护理院的扶贫养老服务专区,干净明亮的病房内,没有一点异味,躺在病床上的都是来自临朐县各个乡镇的重度失能人员。
  2018年夏天,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辛寨镇王家楼村的王建宝入住景福养老护理院。此前,他因患脑炎等疾病,常年卧病在床,重度失能。
  入住养老护理院1年多,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王建宝身体有所恢复。更重要的是,入住护理院后,他的父母和妻子,都在周边工厂找到了稳定工作,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针对生活不能自理、家中无人照料或家人因照料而影响正常生产或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临朐县专门出台政策,由县和乡镇两级财政出资,共同承担重度失能人员的照料费,破解了“一人卧床,拖垮一家”的难题。
  目前,临朐全县已有176名重度失能、无人照料的贫困人员集中到养老护理机构供养,105名半失能人员到镇村幸福院集中护理照料。
  此外,临朐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标两家保洁公司,为全县特困群体家庭进行卫生常态化保洁。目前,已为960户无法保持环境卫生的特困户进行保洁服务,有效改善提升了这部分群体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今年6月,青州市庙子镇镇级公益扶贫基金正式设立,首期募集资金315万元。基金委托给第三方专业机构运作,专款专用。公益扶贫基金主要聚焦各类困难群体,对已脱贫贫困户和边缘人口,提前强化措施,时刻进行帮扶,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为了防止已脱贫贫困户返贫,安丘市贾家王封村也成立了村级“爱心防贫基金”。村集体拿出10万元启动资金设立资金专户,同时,每年拿出村集体收入的20%注入基金。村里还通过举办“庆七一慈善晚会”等方式,号召从村里走出去的能人、企业家等进行捐款。截至目前,“爱心防贫基金”规模已达17万元,已发放大病救助、房屋维修金等资金7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