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要闻

千年鲁锦,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时尚

坐落于鄄城县的中国鲁锦博物馆最近火了

2019-11-29 作者: 农村大众报记者 石鹏志 来源: 农村大众报
  11月24日,初冬时节,天气乍寒。坐落于鄄城县的中国鲁锦博物馆内,游客络绎不绝。来自济南今年66岁的张玉秀老人,在一台老式织布机前,一站就是老半天。“很怀念当年在纺车的吱吱声中睡着的情景,看着这些,犹如回到了小时候。没想到当年简单的老粗布会变得这么丰富多彩!”张玉秀老人感慨道。
千年老粗布
变身艺术品

  偌大的展厅里,满眼的鲁锦色彩斑斓、绚丽多姿。“自从鄄城鲁锦亮相去年上合组织峰会,被制作成给各位国家元首的请柬,来这里参观的客人日渐增多。”中国鲁锦博物馆馆长、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路维民介绍。
  在展厅内一路走来,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那首流传在鲁西南地区的民间小调:“天到午时忙,三更去机房,足踏脚镫子,双手穿梭忙。两边织的十样景,当中织的金凤凰,四角织的灵芝草……”
  路维民介绍,鲁锦织造历史悠久,因织工精细、绚丽多彩,极似织锦,1985年被有关部门定名为“鲁西南织锦”,简称“鲁锦”。
  鲁锦图案名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老朝廷”“八个盘子八个碗,漫天的星星乱挤眼”“手表风扇面棋花”“风交雪”……当地农村妇女用纯朴的情感和独特技艺,编织出一个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图案,并为这些抽象的几何图案赋予各种令人叫绝的名字。
  路维民说,鲁锦是鲁西南的“活历史”,民间称“老土布”“手织布”。“鲁锦工艺极为繁杂,从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要经过72道工序,能织出近2000种图案,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文化特色,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现在已经成为名扬中外的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
千年鲁锦重现
传统文化魅力

  “鲁锦在鲁西南地区广为流传,是因为它常被作为少女出嫁的嫁妆。民谣中的‘插花描鱼不算巧,纺花织布做到老’,体现了农村妇女对织锦价值的认可,更是促进鲁锦艺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路维民说。
  “鲁锦还是农耕经济的产物。”路维民说,中国鲁锦博物馆还因此增加了鲁锦的生产背景,增设了犁、耙、太平车等工具,并向参观者展示工艺流程等。现在整个馆共包括序厅、第一展厅、鲁锦文化艺术长廊、第二展厅、砖塑展厅、多媒体厅五个部分。一路参观,除了鲁锦,在博物馆里还能看到鄄城典型村落的图片、砖雕、条编等手工艺品。
  博物馆序厅的顶部有158块手织鲁锦面料,游人走过,锦布随风摇曳,展示着绚丽多彩的鲁锦艺术。路维民说,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鲁锦,进而保护这一民间技艺。
“非遗”带动产业
产业反哺“非遗”

  2008年,鲁锦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路维民深感无奈的是,随着鲁锦的名声越来越大,织布的人却越来越多。“我认为机织的鲁锦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鲁锦,只能算是一种一般的棉布。鲁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纯手工制造以及提花技艺,蕴含了文化、历史价值,是纺织机器难以做到的。”
  至今,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依然坚持全手工制作鲁锦。“鲁锦包括8种基本图案,基本图案又可以变幻出近2000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千变万化、巧夺天工。很多消费者看中的就是它的工艺价值。真正用手工织造的鲁锦,市场依旧坚挺。”路维民说。
  如何让鲁锦恢复更强的生命力进而形成产业呢?路维民的做法是以“非遗”带动产业,以产业反哺“非遗”。“现在我们开发的鲁锦产品已经注册了‘精一纺’商标,并逐步加强鲁锦织造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提高鲁锦生产者的技能,防止鲁锦织造技艺失传。”路维民对记者说。
  2018年的上合组织峰会,让路维民看到了更大的发展前景。路维民说,当时他专门邀请了鲁锦织造技艺代表传承人刘春英亲自负责鲁锦面料的织造。整幅织锦既色彩丰富,又古朴典雅,制作的请柬彰显了自然、和谐、吉祥的文化气质。  同年在济南举办的第五届“非遗”博览会上,鄄城鲁锦又一次受到关注。“我们的展台前游人如织,展品很受欢迎,带去的样品全被抢购一空。”一说起当时的参展情况,路维民笑容满面。
  路维民笑容背后有历尽艰辛终获成功的喜悦,也有多年付出得到广泛认可的满足。目前,这一产业已带动3000多名农村妇女从事鲁锦织造,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保护了鲁锦织造这项几近灭绝的传统工艺,使其得以有效传承。
  “如果和生活结合得好,市场就会越做越大,也能够做出千年鲁锦的特色和品牌。”路维民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