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山东新闻

邹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农村大众报记者张超通讯员许强姚伟张长青

2018-12-19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报
  “200亩的核桃能够丰收,全靠股权证贷款,而且还不用求人找担保!”说起邹城市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居民孙静赞不绝口。今年,她用一家人分到近13万元股份的股权抵押,从银行贷款8万元,成为全省首批农村集体股权质押贷款的受益者。
  受益的不仅是群众,还有村集体。邹城市还通过确权赋能,不仅将全市24万多户、90多万农民变股民,更为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股份经济合作社可以在银行开设账户,从事独立的经营活动,我们打算成立物业公司、开发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给咱的集体包括咱的股民创造更大的效益。”石家庄社区党委书记王子殿对未来的发展也是信心满满。
  去年6月,邹城市被农业部、中央农办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通过开展“三资”清理清查,该市各村居建立明白账,因村制宜确定成员身份,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科学的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所持有的股权可以分红、有偿转让、担保抵押贷款等,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资金难题,探索出了一条为乡村振兴“输氧供血”的新路子。
清产核资
摸清村集体“家底”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本账,村集体也一样,只有把家底摸清了,下一步才能知道如何来利用这些家底。”邹城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局局长冯强说。
  从2015年起,邹城市对所有村居实行了资金、资产、资源、账务、档案、公章管理“六规范”,全面开展“三资”清理清查,建立了明白账。在改革中,充分利用前期成果,再次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重点清核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证相符。对集体资产项目多、数额大的城区城郊村,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清产核资,做到全面、准确,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对传统农业村侧重清查资源性资产及承包合同、“内部往来”“应收款”等科目,并对承包合同进行梳理规范。
  针对该市部分村居在过去采煤塌陷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时已形成固定的“成员”范围,并得到群众的认可,为避免产生新的矛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立了“市级定原则、村级定细则、民主定成员”的总体思路。
  通过开展“三资”清理清查,该市各村居建立明白账,因村制宜确定成员身份,对农村集体产权进行科学的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所持有的股权可以分红、有偿转让、担保抵押贷款等,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资金难题。截至目前,该市879个改革村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等工作,共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总额107.6亿元。
产权交易化身
“金融下乡”服务者

  随着农民经营模式的转变,有些农民成了种田大户,而有些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因资金有限,种田、创业致富的梦想始终难以实现。
  为破解农村群众贷款难、融资难的“瓶颈”难题,邹城市积极打造农村产权交易“大平台”,成立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邹城公司,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照统一交易规则、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交易监管、统一平台建设、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鉴证的“六统一”模式,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抵押登记、资产处置和金融服务“四大服务功能”。
  依托16个镇街经管站,设立产权交易中心办事处,在所有村居设立联络员,搭建起市镇村三级服务平台。把全市农村资产、资源纳入平台规范化管理,资产处置、土地流转、“四荒”承包等公开招投标,促进了农村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有序流转。构筑起农村产权交易“大体系”,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通过产权交易平台完成50亩以上土地流转交易811笔、流转面积13.4万亩;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处置交易90笔、交易金额7400万元,推动了农村资产保值增值。同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出台了《邹城市农村集体股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邹城市农村集体股权质押登记实施细则(试行)》,与银行合作优化贷款流程。
  截至目前,发放农村集体股权质押贷款14笔,贷款金额318万元,拓宽了农民贷款融资渠道;推进其他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08笔、抵押面积750.51亩,贷款金额710万元;完成林权抵押贷款4笔,抵押亩数1500亩,贷款金额300万,“金融下乡”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撬动强村富民
大“杠杆”

  “过去整个村里都是靠种地为主,除了农副产品收益外,靠在工厂打工增加家庭收入,生活并不宽裕。”北宿镇南落陵村的张新东介绍说,“现在好了,通过集体种植、承包管护、收益分成,在家门口挣钱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南落陵村通过种植、承包树木、兴建苗圃等方式,不仅让村民能够赚取劳务费,还能增加集体收入,这种“绿色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邹城市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田黄镇栖驾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自愿将已确权到户的土地2860亩入股到合作社,与村集体土地整合,引入社会企业发展核桃、黄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入股成员每年每亩领取800元的保底分红,年增加集体收入186万元。
  产业融合发展壮大集体产业,中心店镇东傅村流转土地投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集观光采摘、生态休闲、种植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年产葡萄、草莓等果品1100余吨,创收3000万元,村集体可增加收入80余万元。
  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多元经济,凫山街道石家庄社区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在棚户区改造项目中同期规划建设四条商业街,先后引入保险、理财投资、商业、教育等行业公司入住,年增加集体收入100多万元,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更为社区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开辟了群众致富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