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报 > 山东新闻

治水四十年,兖州农民灌溉不用愁

农村大众报记者祝超群通讯员张美荣薛礼

2018-09-04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报
  古时,兖州水患是“患涝”,而近几十年,兖州水患是“既患寡又患不均”。
“引泗补源”
解决了区域贫水问题

  济宁市兖州区东北部地下贫水,以漕河、大安两镇尤为严重,涉及27个村庄、3.35万亩耕地。区域性贫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引泗补源”成了当地解决区域性贫水的惯用方式。
  20世纪70年代,当地政府引导农民挖了很多储存水源的长条形沟渠,被当地人称为“长条井”。据兖州区水利局农田科科长全祥明介绍,1975年到1981年,当地开挖长条井累计23条,总蓄水量112万平方米,在丰水期有效解决了灌溉问题,“但枯水期长条井里也缺水,还是难以满足灌溉需求。”兖州东北部紧邻泗河,1985年,“引泗回灌”工程开挖,引来泗河水保障长条井水源,至此漕河、大安两镇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在枯水期有了保障。  
  “后来打过水井,把上级地质勘探院的都请来了,专家说地质特殊,地下没水。”漕河镇镇长吴厚峰说,打井的路不通,只能把长条井更好地利用起来。2011年,兖州投资1000余万元对2万亩贫水区中低产田进行了综合开发,地下铺设PVC管道,新修半硬化道路84公里、维修新建提水站2处,新上变压器26台,结束了贫水区“家家柴油机,户户小地龙”的灌溉历史。
  “引泗补源”不仅让长条井重现生机,也解决了区域贫水问题。
机井不断升级
地下水高效转为灌溉水

  除了东北部,兖州其他地区并不缺地下水,但地下水不能高效转为灌溉水也是一大问题。
  机井是兖州农田灌溉的“功臣”,没有它,兖州就不是今天的全国著名纯井灌区和粮食产能大县。兖州全区耕地面积47.4万亩,农业人口18.69万人。如今,当地有农业灌溉井11509眼,其中已配套11370眼;机电井灌溉面积47.1万亩,平均每41亩地拥有1眼井,轮灌周期3—5天。
  兖州“井灌”有今天的局面,经历了几个提质增效的阶段。57岁的新驿镇水利管理站站长吴现义,负责镇上的水利工作已有30多年,近几十年兖州治水的历史里也有他的身影。
  “20世纪70年代还有不少土井和砖井,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机井就逐渐多了起来。”吴现义的记忆和《兖州市志》的数据相吻合。《兖州市志》记载,1978年,兖州新打机井3150眼,其中新驿、小孟等地钻成百米深的机井200眼。1985年后,当地政府开始鼓励打机井,“每打一眼机井,补助200—500元,奖柴油50—150公斤”。“20世纪80年代,电在农村没普及,浇地只能靠柴油机。”吴现义说,那时奖励柴油对农民很有吸引力。
  虽然解决了缺水难题,但当时灌溉效率却不高。“20世纪80年代,1眼井控制150亩地,黑白不停得10多天才能浇一遍,浇地得排队。”吴现义说,当时浇地不仅时间长,而且还需要三四个人轮流看着,“当时水泵、柴油机基本都是邻居们凑钱买的,金贵者呢。”
  随着电网进村,农民浇地用上了电。“20世纪90年代初,电不稳定,电和柴油机一起用,停电了就上柴油机。”吴现义说,有了电再加上机井沟渠的建设,灌溉效率提高不少,“平均五六十亩地一眼井,5到7天浇一遍。”
“小农水”
覆盖26万亩耕地

  “后来,智能化灌溉逐渐取代人力灌溉,以射频卡控制管道输水无井房为核心的智能高效节水灌溉模式逐步成为主流。”全祥明说,进入新世纪,兖州早早进入“刷卡浇地”时代。
  2010年后,“小农水”项目开启了兖州农田水利建设的新纪元。从2010年到2017年,兖州先后获得3轮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资格。历时8年,兖州“小农水”项目已覆盖新驿、漕河等7个镇街,26万亩耕地,大大提升了当地的灌溉效率。
  7月初,漕河镇西厂村种粮大户王祥华只用了5天就把他的160亩玉米浇了一遍。“每隔20—40米就有1个出水口,还有专门的管道通到地头,刷卡就能浇地。再也不用扛着电线扯着管子拉着柴油机浇地了,更不用排队看机子了。”王祥华说,“现在浇地又快又好,没人再为争水而打架。”
  从人力灌溉到智能化灌溉,兖州解决了“寡且不均”的“水患”。去年,兖州在小孟等镇安装了190套新式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既能显示用电量和用水量,还能监测汇总用水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为智能节水灌溉和水价改革的推行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属于工程节水阶段,通过智能化灌溉可比以前节水60立方米,每亩只需240立方米水,节水20%。”兖州区水利局局长张士坤说,下一步将推进阶梯水价和阶梯电价等措施节水,预计可节水8%,最终达到每亩只需220立方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