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山东新闻

变“输血”为“造血”

沾化扶贫攻坚紧抓产业这个“牛鼻子”

2016-12-01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向贫困户发放田园管理机。
  近日,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辛庄村122个贫困户全部领到了田园管理机。村党支部书记张子成介绍,辛庄村农田种植的都是冬枣树,冬枣园中耕、除草、施肥等用工较多,成套的田园管理机具有这些功能,每套能节劳增收5000多元,深受枣农欢迎。贫困户张俊山乐呵呵地说:“我种了12亩冬枣园,近两年连挨两场雹灾,入不敷出,成了贫困户。地多忙不过来,光雇工费每年就得花两三千元,有了田园管理机,这些费用就省下来了。枣树地舒坦了,冬枣树就结大枣、结好枣,每亩增收300元没问题。”
  近年来,沾化区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通过科学谋划产业、项目壮大产业、资金助力产业,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实现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抓住了产业这个扶贫攻坚的‘牛鼻子’,才能实现贫困户脱贫摘帽。”区扶贫开发办主任张友军如是说。
科学谋划产业
  “扶贫的关键在产业,选对产业项目至关重要。”沾化区扶贫办项目组组长张怀东说。要避免盲目跟风,不能看到什么产业“火”,就跟着发展什么产业,最后同质化严重,导致产品滞销,不仅贫困户挣不到钱,也打击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正因如此,“因地制宜”就显得特别重要。
  由此,沾化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区直各成员单位都编制出台了专项扶贫方案,形成了“1+38”精准扶贫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制定了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等一系列具体配套的实施办法,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开展。
  按照“产业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沾化区坚持把整村推进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上,加快推动沾化冬枣、畜牧、水产等特色产业发展,达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产业化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去年该区实施了84个产业扶贫项目,创造经济效益158万元,扶持1.4万贫困人口。今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09个,涉及光伏扶贫项目71个、种养殖项目31个、农机具购置项目1个、基金项目6个。截至目前,项目已完工68个、在建41个,所有在建项目年内均能建成投用,扶持带动1.7万贫困人口。
项目壮大产业
  沾化区着力引进脱贫致富项目,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兴一产业致富千家”的效果。
  在古城镇罗场村的肉鸡养殖场,两位村民正在鸡舍内忙着喂鸡。据古城镇副镇长王桂青介绍,罗场村有贫困户9户、17人,去年省妇联驻古城镇罗场村“第一书记”韩丽利用100万元扶贫资金,与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养殖肉鸡,建设鸡舍两栋,每批可养鸡2万只。每年养鸡场的创收,60%发放给村里的贫困户,30%用于村集体项目扩大发展,10%为村集体收入。“按照咱当前养殖的利润,一年养6拨最低也能收入10多万元,这样每个贫困人口每年就能分个千把块钱,有了这些钱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武信心满满。
  利国乡2014年引进总投资5亿元的瑞东农牧生猪养殖项目,2015年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亿元宝菊芋种植加工项目。利国乡充分发挥瑞东农牧和亿元宝菊芋种植两大项目的带动作用,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流转马四、马六等5个行政村土地1万余亩,目前村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覆盖贫困户34户65人,人均增收900余元。同时,成立劳务用工专业合作社,每年介绍用工3000余人次,人均增收800余元。
  光伏扶贫是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一次投入、长期收益的优势。利国乡整合16个村的扶贫资金480万元在吴庙养殖小区建设“上光下养”养牛大棚12个,目前已建成3个。建设资金包括项目自筹、扶贫资金和企业垫资三部分。利国乡党委委员张勇介绍,棚顶建设500KW光伏发电项目,年产生收益69万元,70%用于贫困村,30%用于贫困户,可带动贫困户419户、781人脱贫。同时,参与光伏扶贫项目的非贫困养殖户,与各自帮扶的贫困户签订协议,通过劳务用工、资金帮扶、技术指导等方式,形成长期的帮扶关系,让贫困户增收成为一种常态,带动村户两级实现整体脱贫。
  投资9.2亿元、105.2兆瓦的2016年集中式光伏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批复,其中5.2兆瓦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已开工建设,100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将于12月底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6月底前并网发电。该项目可带动6080个贫困户、1.4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资金助力产业
  今年沾化区共整合中央省市区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391.7万元。目前,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分批分类拨付到项目实施乡镇,集中用于产业扶贫。其中,对未脱贫的57个省定贫困村拨付各级第一书记村扶贫专项资金1730万元,对46个已退出的省定贫困村拨付资金1380万元。另外,拨付三项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基金955万元,其中乡村旅游扶贫基金200万元,光伏扶贫基金480万元,特色种养殖和加工业基金275万元。
  “扶贫资金只是一个酵母,引导农户把土地、林地、房产等‘沉睡’的生产要素投入到脱贫产业中去,用产业带动脱贫,农户富起来还会促进产业不断壮大,这才是产业扶贫的关键意义所在。”区扶贫开发办资金组组长谷琳表示。
  与此同时,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扶贫投入机制,拓展扶贫资金来源的有效途径。今年沾化区共安排金融扶贫资金1092万元,主要用于区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推动全区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开展。目前,金融扶贫开始破题,已有123户贫困户有光伏发电农户贷融资需求,另有华能沾化新能源、两利农牧、绿渤食品等15家企业有“富民生产贷”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