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齐鲁农资

夏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

农村大众报记者房孝钰

2016-09-20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徐冉(图右)向种植户介绍齐黄34的种植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省农业不断的发展,种植结构也从单一的粮食种植变为多样化种植。尤其是我省大豆的种植面积在近两年不断增加,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成为农民所青睐的农作物产品之一。可是传统作物的种植习惯让农民对大豆种植也实行粗放化管理,导致大豆生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潜能。为此,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大豆品种齐黄34育种人徐冉,根据目前我省农民在种植大豆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夏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即一播全苗、三水、三肥。
  一播全苗:苗全、苗匀、苗壮,是大豆高产的基础
  徐冉介绍,缺苗断垄是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减产幅度可达20%以上。苗全、苗匀、苗壮,才是大豆高产的基础。
  高产夏大豆应于6月20日前,在土壤墒情适宜的情况下,用精量点播机播种,保证苗全、苗匀、苗壮。判断土壤墒情是否适宜的简单方法是用手抓起耕层土壤,握紧后可结成团,离地1米处放开,落地后可散开。也可用土壤水分测定仪测定土壤水分含量,以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土壤水分含量19%-20%时播种,大豆种子萌发良好;低于18%时,大豆种子虽然能够萌发,但出苗较困难,影响出苗率,且幼苗不健壮;低于10%将会严重缺苗。土壤水分过多,氧气供应不足,也不利于种子萌发。
  三水:即确保三个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
  第一是播种水。夏大豆播种时,干热风较重,一般情况下土壤墒情较差。如果土壤墒情不足,土壤水分含量低于18%,就应浇水造墒播种;也可根据天气预报等降雨后抢墒播种,但易造成播种推迟,影响产量;最好的方法是播种后喷灌或滴灌,可在播种后当天喷灌一次,出苗前(播种后第4天)再喷灌一次,确保出苗。
  第二是开花结荚水。开花结荚期(播种后25-50天)大豆需水量较大,约占总耗水量的45%,是大豆需水的关键时期,蒸腾作用达到高峰,干物质积累也直线上升。因此,这一时期缺水则会造成严重落花落荚,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大幅度下降。如果出现干旱(连续1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或土壤水分含量低于30%)应立即浇水,减少落花、落荚,增加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
  第三是鼓粒水。鼓粒期(播种后50-95天)大豆需水量约占总耗水量的20%,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缺水,则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如果出现干旱(连续10天以上无有效降雨或土壤水分含量低于25%)应立即浇水,减少落荚,确保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三肥:即确保三个生育阶段的养分供应
  第一是地肥或施底肥。各地的高产经验表明,高产大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要在1.25%以上。土壤肥力不足者,可于播种前每亩施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1000kg以上,培肥地力,保障养分的持续供应。
  第二是鼓粒初期追肥。鼓粒初期(播种后50天左右)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kg以上,保荚、促鼓粒,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
  第三是鼓粒中后期喷施叶面肥。鼓粒中后期(播种后70-95天)对大豆产量形成至关重要,每7-1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次,可延缓大豆叶片衰老,促进鼓粒,增加百粒重,提高产量。试验表明,喷施叶面肥可使大豆百粒重增加2.4g,增产10.7%。
专家简介
  徐冉:男,1967年12月生。现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农技协大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徐冉系统开展了大豆育种技术、产量性状遗传、品质遗传、抗烟粉虱、抗胞囊线虫病等研究,建立了大豆抗烟粉虱鉴定技术体系、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定向选育技术体系和大豆高产育种技术体系,定位了一批品质、抗虫性等重要功能相关的QTLs;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耐逆、广适大豆新品种9个,7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齐黄34因产量高、增产潜力大、蛋白脂肪双高、抗病毒病、耐盐、耐涝、广适,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发明专利2项。研究提出了“夏大豆一三三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创造了多项大豆产量纪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共9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