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头版

一些糟粕习俗别再代代相传了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刘真真

2016-04-12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上周末,笔者的母亲喊来乡邻,为即将出嫁的女儿做喜被。然而,她却被村里的一位长者告知“做喜被的绣娘必须是生过男孩的,生女孩的不吉利”。嫁女儿做喜被本来是一件喜庆的事,却因这一封建陋习让喜事蒙上了灰色。
  长久以来,重男轻女的观念就像毒药一样荼毒着人们的心灵,农村尤为严重。义务教育的普及,只是让孩子们在老师那里学到了教科书上面的知识。农村那些所谓的“长者们”教授的这些封建陋习,对孩子们的影响确是贻害终生的。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正月初一,家长都不让做除了吃喝以外的任何事情,地不能扫、被子不能叠、甚至连说“不”字都不允许。长大以后,究其原因,家长告诉说,他们的家长告诉他们:正月初一干活就会辛苦一整年,所以就这样代代相续,没有依据,也无需讲道理。
  像这样“无厘头式”的封建陋习,看似仅仅是一个个笑料,其实在不同程度上迂腐了人们的思想。试想,若是听从了老者的“忠告”,那些生女儿的绣娘们就成了乡亲们“避而远之”的对象。这样的“待遇”无异于精神上的“谋杀”。其结果就是大家都想生儿子,都想办法生儿子,造成了性别比例失调。况且,老者口中的“不吉利”,无非是未生过男孩的绣娘做了喜被,新媳妇婚后也会不生男孩。可是,大家忘了,那些生女孩绣娘的喜被,当初也是生过男孩的绣娘给做的。可见,这一陋习除了歧视女孩及其母亲外,并不灵验。
  通过代际传递延续下来的封建陋习不胜枚举,像男尊女卑、包办婚姻、定额彩礼这样的封建陋习,捆绑了农民,阻碍了农村发展。
  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长辈们向他们传递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之美、价值之美。那些陋习就不要再继续口口“传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