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人文周刊

理解才能有尊重

2014-09-29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9月21日,河北省保定市61路公交车上,因认为赶着去上课的大学生没给自己让座(其实让了,老人嫌座位不好没坐),一老人下车后站在马路中央用身体拦住公交车,并大喊“谁也别想走”。在警方调解下,堵车事件2小时后才结束。
  9月9日下午,在河南省郑州市919路公交车上,一老人因要求一位小伙子让座未果,与小伙子发生争吵,并打了小伙子4个耳光。小伙子下车后,老人并未坐下,而是站在原处,情绪激动。不久,老人突然倒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9月4日下午,在湖北省武汉市801路公交车上,一位坐在老年座位上的年轻人因没让座,遭5名聚会而归老人打骂。
  7月16日下午,在重庆市276路公交车上,一名老人将唯一的空位让给了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一名刚做完兼职踏上回程的女大学生给其让座。女大学生没有让,老人便在车里大声说女大学生书都白读了,没有教养,不知道给老年人让座。
  近来,在城市的公交车上,发生这类的事儿太多了。每次发生,都会引起国人的热议。每次发生这类的事儿,笔者便想到自己在城市里坐公交车的事儿。
  笔者所在的城市,老人上了公交车,基本都有人为他们让座。笔者为此感到骄傲。累了或身体不舒服时,笔者尽量往车箱后面走,因为老人不等走到后面,便有了座位,笔者也就不用让座了。
  晚上有事出门,八九点以后坐公交车回来,车上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一些人在玩手机,相当一部分人在闭目休息,甚至直接睡着了。看着灯光下并不明晰的一张张年轻的脸,笔者想:他们工作压力大,上班时间长,确实累了。
  从法律角度来说,同样买票上车(老人乘车费用减免),年轻人可以不给老人让座。毕竟,给老人让座是道德层面的事儿,靠的是自觉、自愿,要求让座未果便说年轻人没素质,甚至动粗,也不是老人应该采取的行为。
  郑州那位老人死后,当地50多位老人来到公交站台,向老人们发出倡议:力所能及给年轻人让座,“现在年轻人太累,给他们一点休息的时间吧。”参加倡议的梁永祥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每天早出晚归,非常累。大部分老人都退休,压力相对轻些。“有些老人买菜坐一站公交,非要赶在高峰期,很不应该;有的只因天热,就坐在车上逛圈,更不应该。”梁永祥说。
  笔者觉得,梁永祥老人的话,说到了年轻人该不该让座的核心问题——理解。年轻人理解了老年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便会自觉让座;老年人理解了年轻人的劳累和不易,便不会因为没让座而大动肝火。
  老年人想想自己有同样年轻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年轻人想想自己有同样上了岁数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公交车上屡屡发生的不和谐的让座事件便会少多了。重庆那位把唯一座位让给十六七岁的孙子,却要求女大学生给自己让座的老人,应该没有想到,女大学生也是别人的孙女,同样是爷爷、奶奶疼爱的宝贝。保定市那位堵公交车的老人,想到车上如果是自己的孙子在赶时间去上课,就不会堵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且不说能有堵两个小时公交车体力的人,根本不需要别人让座。
  理解产生尊重,尊重产生和谐。公交车上因让座发生的众多事儿,除了尊老和爱幼的道德问题之外,缺乏同情的理解是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大众报评论员 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