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大众 > 人文周刊

□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

醒了,中国睡狮!

2014-09-29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厉彦林

  “中国是头沉睡的狮子”,这是中国这个古老文明国度近百年间一个励志的汉语典故。
  2014年初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致辞时,充满自信地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开放自信、走向富强文明的中国,迅速崛起的中国,赋予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坦然阐述这一立场的强大自信和厚重底气。
  当年拿破仑惨败滑铁卢, 与英国外交官交谈到中国时第一次使用了“睡狮”这一比喻。从此,“中国睡狮”的比喻在欧洲和全世界产生了轰动效应。
  有人说:美国《时代》周刊是西方观察认识和研究中国的一把标尺。1958年,以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曾经引用过这句话:“让中国睡吧,她一旦醒来,世界会感到遗憾。”时隔二十年,当邓小平被评为年度人物再次登上封面时,又引用这个比喻:“让她睡吧,因为一旦醒来,她将改变世界。”
  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曾为拥有四大发明和丈八蛇矛枪、青龙偃月刀而自豪。对中国人来讲,“睡狮”的比喻,既是清醒剂,又是麻醉药。
  近代中国多灾多难,屈辱刻骨剜心。中国这头东方雄狮,是在苦难中、羞辱中、激荡中奋起、觉醒的。林则徐、杨靖宇等民族英雄“臣心一片磁针石”、“凛烈万古存”……
  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卢沟桥事变、辛亥革命……直到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沉睡的中国送来了曙光。在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南湖红船承载起扭转民族危亡的重担,艰难地启航,直到毛主席站到天安门城楼上,用浓重湖南腔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点燃惊天动地的辉煌和热血沸腾的自豪。
  新中国,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从腥风血雨和刀光剑影中走来,朝气蓬勃,光彩照人,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沐浴五星红旗温暖的光芒,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描绘出一幅幅历史性的画卷。
  邓小平打开中国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开天辟地的伟大壮举,西方人夸张地比喻:“这就像一艘航空母舰在一枚硬币上掉头”。
  从两千多年前屈原的《天问》,到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壁画上凝固千年的飞天图案,无不铭刻着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夕,装载中国梦想的“神七”发射成功。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浩渺的太空,中国是何等骄傲与激动。
  从农耕文明走来的中国,迅速从饥贫到温饱到小康,正在编织一张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 破解一道世界级难题,创造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
  多民族和谐共融,展示各自独特魅力与色彩。香港、澳门飘泊近一个世纪,相继回归祖国怀抱。海峡两岸用泪水与血水浇铸的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章节,正在兄弟间的交往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祖国统一,亲人团聚,毕竟血浓于水、情大于天。
  血液里流淌着黄河、长江的梦想与信仰的中国人,正自信地创造物质文明、科技文明和制度文明。视土地为命根子的中国人,咽下漠视海洋的痛苦之后,开始实施海洋战略,凝望着海上升起的太阳和西域霞光。觉醒的中国、走向复兴的中国,能量在聚集,分量在加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经几度辉煌的东方之国,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正经受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考验,面临道道险隘难关,正铭记昨天的苦难辉煌,以猛药去疴的决心自我净化和革新,肩扛使命担当,坚守信仰与道路,抑制成长的烦恼,凝聚各方力量,创造盛世中国的美景。“赶考”正在路上……
  中国这只醒来的雄狮,威风凛凛,正双脚踏在东方地平线上,傲视群雄,昂首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