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经济导报>区域·活力临沂 C1

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先行入园

农业园区成就兰陵新经济

  • 日期:20150518
  • 作者:
  • 来源:经济导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初步形成了以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种养大户为基础、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

    ◆ 通讯员 贾传龙  姜建军 记  者 刘慎平  邱建峰

    规模化生产难、农产品买卖难、科技入户难,这些都是农业的老大难,如今,兰陵县因地制宜,通过建设鲁南大粮仓、鲁南大菜园、山东现代农业观光基地,三大支柱产业筑起农业经济新高地。“三大一洋”定格局

    近日,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在兰陵县调研时对现代农业发展高度关注。在全国首个国 家农业公 园试点项目——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林峰海先后到农展馆、沂蒙山农耕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仔细了解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沂蒙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对兰陵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产品销售、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不久前,“天下蔬菜看兰陵”全国媒体行来到位于兰陵代村这个占地2万亩的公园,一个地道的农业村,从2002年开始,当地农业旅游部门瞄准土地流转热潮,筹建旅游农业观光园。村民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兰陵代村农民秦继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地收入一年2000块钱左右,土地流转给村里,村里一季度补贴给300块钱,我在这边工作每月1200元左右,加上丈夫在外打工的钱,一年收入3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一条旅游产业链条已在公园附近渐渐辐射开来,园内外吃喝游娱购等相关产业已吸纳了全村50%以上的村民就业。根据统计,2014年农业公园带来收益3000万元。

    “我们村是以农促工,以工补农,包括商贸,多业并举,强村富民,我们也是算了大账,园区的投入在5到7年的时间全部收回。”兰陵县代村社区党委书记王传喜向记者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村庄都消失了,乡愁成了记忆。农民可以从土地上脱离,但却割不断对土地的感情。”于是,在王传喜的带领下,代村走出了一条休闲农业之路,既留住老百姓房前屋后的万亩田园,还能让他们靠农业增收致富。

    观光农业的火爆来自蔬菜产业的兴盛,兰陵是全国有名的菜园子,全县大棚蔬菜和夏秋露地菜30多万亩,形成了大蒜、大姜、大棚菜、创汇蔬菜“三大一洋”的产业格局。

    “粮食是我们的基础产业,蔬菜是我们的中坚力量,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是我们的高端品牌,三大产业三个层面,构成农民增收的金字塔结构。”兰陵县农业局局长郭再立表示,一地三产业,农民收入有托底、有目标,近年来,兰陵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平均在10%以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兰陵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战略支撑力。截至2013年底,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达2439个,初步形成了以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种养大户为基础、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力推动了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形成了多个不同特色的区域性农业产业带,成为聚集吸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强“磁场”。“一区五园”规划面积70万亩,已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118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9家、种养专业大户77家入园,分别占全县总数的66.5%、79%、55.6%。

    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兰陵县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服务指导上给予重点倾斜,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持、信贷支持、注册登记、用地、税收、科技及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如,县里每年都对各类种植养殖大户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大户做大做强、加快发展;对县内430家农产品加工、储藏企业,实行县乡领导联系、责任部门帮扶制度。

    另外,还专门成立全县蔬菜运销联合会,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以办事处、运销协会为纽带,打造了多个“苍山蔬菜一条街”、“苍山蔬菜直销市场”,促进了蔬菜运销组织快速发展,扩大了市场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