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社报系报刊 >>    
31岁的泰山学者孙秀莲
日期:20081224   作者:   来源:本报讯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让人对今年32岁的孙秀莲充满了好奇与钦佩。

    午后的山东大学医学院校园,静谧而安然,金黄的落叶铺满小路,穿过一栋德式的大楼,向右拐,就看到了耳鼻喉科卫生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牌子,一栋四层的小楼,孙秀莲的办公室就在三层。

    孙秀莲出生于1976年,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医学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2年8月以优异的成绩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录取,攻读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一直获全额奖学金及其他多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奖(UGF)、Effie I Lefeaux奖和Millie andRalphDrabinsky奖。

    她在攻读神经科学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老年痴呆症的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唐氏综合症病人群体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理。

    她的研究首次发现了人体内蛋白裂解酶BACE2的新功能,其基因高表达可以明显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大脑内致病多肽Aβ的生成,从而发现了一种潜在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神经科学国际著名杂志上,其中最新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志(PNAS)上,并被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挪威及南非等国际40多家知名媒体报道,该研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她所在实验室是本领域内国际最领先的实验室之一,其导师宋伟宏教授是加拿大阿尔茨海默病首席研究员 (Canadian ResearchChairinAlzheimer'sDisease)。

    导师对她的评价是——一流专业的顶尖学生。

    然而,读完博士后,她却毅然选择了回国。

    2007年,她成为山东大学的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政府选聘的泰山学者……

    这一年,她31岁。年轻而成就非凡。

    看了她的资料,知道了她的经历,要采访她的冲动更强烈了。

    冬日的太阳,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进来,成排的瓶瓶罐罐,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偌大的实验室里静静的,孙秀莲抬起头来,招呼记者。一头长发,笑起来很甜,说话声音细细的,按时下流行的说法,这是一个美女博导。

    我们的采访是在她办公室里进行的,话题广泛而博杂,从学术论文到逛街买衣服,从医学到文学,从实验室到电影院,从读书学习到爬山打球……这个博导,时而像个长者深奥地谈起她的医学理论,时而像个豆蔻女生兴奋地说起她钟爱的爬山运动,时而又像个谨慎的师长,讲述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她身上有着七十年代中后期人的理想主义色彩,又有着中西皆通的自由精神。

    顶级实验室里的顶尖学生

    1994年,高考报志愿时,医学并不是她的第一志愿,最终上了南开大学医学院是因为提前录取。然而,学了医学,她就爱上了,这一爱就是那么忠诚。2001年,她在南开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潍坊市人民医院上班。在这一年里,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就是到最前沿的地方去学习,做就做最好的。

    她白天上班,晚上学习,一个个披星戴月的夜晚,别人都睡了,她还在学习着……2002年,她以托福、GRE 几乎满分的成绩及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哥伦比亚大学的大脑研究中心是全世界顶级的,该中心旗下的研究老年痴呆症的实验室也是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的。孙秀莲的博士生涯就是在这个实验室度过的。

    北美的中文杂志称孙秀莲是 “一流专业的顶尖学生”,所言非虚,概因她的研究一直处于前沿领先,如她的带有突破性的几个“首次”——首次发现了人体内蛋白 裂解酶BACE2的新功能,其基因表达可以明显降低AD病人大脑内致病多肽Aβ的生成,从而发现了一种潜在的用于治疗AD 的新方法;在细胞分子及动物体内水平上首次揭示了大脑缺氧能够促进AD的病理发生,为原发性A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首次发现了DSCR1蛋白在唐氏综合症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内表达增高……

    她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在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而且别人需要用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读完的博士学位,她只用了4年半就出色地完成了。

    相对这些学术意义的“首次”,记者更关心的是除去职业本身的要求外,孙秀莲做事情从何而来那份坚持,那份痴心与从未停下的追梦的脚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

    记者问孙秀莲:“你读博士期间一直在实验室做研究工作,而且取得这么多成绩,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做实验,是不是很枯燥?你是靠什么坚持的?”

    她坐在沙发的对面,笑着说:“不,实验是个有趣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性,也充满了乐趣。只有坚持才能磨炼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品格。否则什么都不会做成的。”

    她说得很轻松,但是你要知道,一个实验一做就是四年五年,而且结果未知。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即使最后取得成功,那也是建立在 99次失败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实验的残酷性。每天长时间地待在实验室里,大量的脑力劳动,和不断因实验失败而造成的挫败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从2002年起,经过4 年的反复实验,2006 年她首次发现了人体内蛋白裂解酶BACE2的新功能,其基因表达可以明显降低AD病人大脑内致病多肽Aβ的生成,从而发现了一种潜在的用于治疗AD的新方法。对BACE2基因调节机制的研究论文曾获得加拿大国家卫生院 (CIHR)AgePlus最佳论文奖(FasebJ(2005)19:739-49)。研究还首次阐明了蛋白裂解酶BACE1在DS细胞内的异常转运导致了其成熟型蛋白在Golgi的异常集聚,从而导致了DS病人大脑内特征性AD病理的发生(FasebJ(2006)20,1361-1368)。此外还参与了对BACE1蛋白降解途径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在这个实验的同期,她还做着另外三四个实验课题,从2003年,她又着手研究关于AD的另外一个课题,最终在2006年,取得突破,在细胞分子及动物体内水平上首次揭示了大脑缺氧能够促进AD的病理发生,为原发性A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学术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并被美国(Washington  post),英国(BBC),加拿大(CBC),德国,挪威及南非等40多家国际知名媒体报道。

    与此同时,还重点研究了AD病人大脑内神经元的死亡机制,她首次发现了DSCR1蛋白在唐氏综合症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内表达增高,研究了DSCR1基因转录机制并发现其高表达可以直接导致大脑神经元的凋亡

    ……

    在这些 “首次”背后是她付出的艰辛努力。“做科研很艰苦,压力大,挑战性大,每天都是大量的脑力劳动。因为结果的未知,使其变得富有挑战性,同时也很残酷,因为还有别的实验室也在做同样的实验,只是别人早一天比你得到最终的结果,那么你几年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但是,不管竞争有多么残酷,最重要的还是人,你要够有毅力,够坚持,够能吃苦,才可以。”她靠了这种坚持,和超强的意志力,做到了顶尖。

    他的导师这样评价她:“在西方读医学博士,无论美国还是加拿大,她都相当出色。她在读博士期间在世界顶级杂志上发表了5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她做得极其出色。”

    “如果她不回去的话,无论在美国还是加拿大,任何地方给她的位置都一定会很好。”她的导师这样说。

    然而,她还是回来了。这样一个顶尖实验室里的顶尖博士,在国外有优越的研究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什么要放弃这些,毅然回到国内呢?

    31岁的博士生导师

    记者问孙秀莲:“为什么舍得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环境,回到国内来?”

    她很严肃地说:“国内给我的环境也非常优越。至于我回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家庭原因,另一个是觉得我们国家发展很快,对科研也很重视,很多学校对人才求贤若渴,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选良材。就说山大齐鲁医院吧,他们在广招人才,给我提供了优越的科研环境。我是学临床出身,回国可以接触到大量病例,而假如我留在北美,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选择了归来,还是为了坚持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钟爱的医学研究。

    对此,她的导师也非常支持她:“从收入来说,回国不如留在北美,但是对一个科学家或医生来说,首先看重的并不是工资。山东大学能够提供这么好的条件给秀莲,我非常感谢她的校长,他们医院的领导,他们真正把她作为一个人才提供给她我们这边所能给她的一切,包括各种仪器和启动资金,给了她各方面的支持,有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她一定能够成功。”

    是的,她一步一步,扎实地走过来,每一步都有辛勤的汗水,每一步都有成功的喜悦。2007年6月,她回到国内,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卫生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了一名博士生导师。

    耳鼻喉卫生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卫生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实验室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最新装修为整层的层流实验室,保证了实验环境的无菌和整洁。

    为了迎接孙秀莲回国,自2007年至今,实验室新引进的设备总投资已达1000万人民币,该实验室具备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实验设备包括Beckman落地式冷冻高速离心机和用于密度梯度离心的超高速离心机,ABI7900荧光定量PCR仪和低密度芯片系统,Licor双通道红外激光成像系统以及小动物体内成像附件,Thermo Varioskan全波长多功能读数仪,Leica DMI4000B顶级智能型数字荧光生物显微镜及成像系统,LeicaDM2500荧光研究显微镜及成像系统,Glomax发光光度计,ELGA纯水装置,FC2凝胶成像仪,三气培养箱,实验室还配备Leica冷冻切片机和石蜡切片机、全自动免疫染色机、脱水机等一整套最新的全自动病理和组化研究设备。此外,实验室配备有齐全的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常规仪器。

    谈到实验室的发展,孙秀莲雄心壮志:“我现在带2名博士生,实验室还有一名博士后,我们实验室拥有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的科研项目,经费充足。我们的课题是国际前沿的,我很相信我们的未来。”

    正如她的导师宋伟宏教授所说——“秀莲到山东大学工作,是为了给中国培养人才。她接受过最好的国际研究生教育,研究着最前沿的科学研究课题,她回去不但能带回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项目,同时还会带回国外一流大学培养人才的启示和方式……”

    2007年,她回国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那就是身份的转变——从博士到博导的转变,从学生到管理者的转变。这些转变,让刚过30的孙秀莲比以前更忙了。

    “去年你任博导的时候,才31岁,而且是一下从博士直接当上博导,这种转变,你觉得最大的改变是什么?”记者问孙秀莲。

    “因为在国外做博士期间,我一直都有帮老师指导别的研究生,在培养博士生这方面没有感到跟以前有特别大的不同。当然,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以前所有的心思就是实验,搞研究。现在,我要考虑的多了。一是博士生的培养,一是实验室的管理。要不断设计新课题,申请新项目。我恨不得一天分成八瓣用。”说着,她又笑起来,经过一年多的适应磨炼,她现在游刃有余了。

    在采访的两小时里,不断有电话传真,间或有人进来找她汇报工作……而她总是那样平静,忙而不乱,忙并快乐着。

    喜欢电影和小说的泰山学者

    忙并快乐着的孙秀莲,像一切女人一样,喜欢逛街买衣服,当然这都是忙里偷闲得来的。身着黑白条纹的韩式毛衫,衬托着她清丽的脸,显示了她穿衣的品位。

    这个医科生还是个小说迷和电影迷。“我很喜欢文学,不然不会找一个学文的先生,呵呵。”她的先生是一名律师。

    她每周都要去爬山搞户外活动。桌上翻开的英文杂志,和夜晚床头的中文小说,她一样从两种语言中获得阅读的乐趣……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传统印象中书呆子气十足的女博士,而是开放、自由、爱好广泛、活泼潇洒的气质与品味。

    她办公室里挂着一幅仁女图。“通过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和学习,使我更加喜欢咱们的传统文化。”多年的外国大学教育,却让她更加喜欢祖国的传统文化。这又让她身上更多地散发着一种作为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不自觉背负起的社会使命感。

    在她的桌子上,放着一瓶水竹,旁边的显眼位置放着的是——泰山学者的特聘证书。她很珍惜这个荣誉,“山东给了我这么好的条件,我一定拿出满意的成绩来。”

    “在我读博士的时候,我的导师告诉我,你所要的每项实验应该都是你研究领域里最前列的东西,你所做的永远都是一种突破性的东西,而不是去踩着别人的脚印,跟着别人跑。你要意识到自己永远要走在研究的最前沿。我一直这样告诫自己,也这样要求我的博士生。这也是我为什么选择老年痴呆症这个既前沿又充满挑战的领域来研究。”

    老年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氏症,是一种在正常意识状态下,丧失记忆能力的疾病。老年痴呆症对社会经济和家庭影响都很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现在世界上还没有找到一种真正能够治本的药,原因是人们对它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只有在找到发病机制的基础上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药物,所以这在疾病方面是非常热门的领域,同时又极具挑战性。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这个病的发病率中西方不会有太大的差别,65岁以上的发病率是10%左右,85岁以上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得这个病的人将会达到上千万人,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我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社会和人们带来福祉,免除他们的痛苦。”

    从孙秀莲的语气里,从她一路走来的自信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年青的科学工作者、美女博导、富有责任感的泰山学者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卷。

    于是,我们在心里默默为她和她的实验室祝福,祝愿她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孙秀莲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上学期间

学者风采:

    孙秀莲,1976年 5月出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神经科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2007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现任耳鼻喉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07.04-至今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教授、博导、泰山学者

    2007.01-2007.06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 博士后研究

    2002.09-2006.12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 神经科学博士、研究助理

    2001.09-2002.08 潍坊市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大夫

    1994.09-2001.07 南开大学  七年制临床医学硕士

    ●科研成果:

    最近5年来研究了参与AD病理发生的几个基因发生中的作用,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绩。

    1.在细胞,分子及动物体内水平上首次揭示了大脑缺氧能够促进 AD 的病理发生,为原发性A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学术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最近被40多家国际知名媒体报道。

    2.首次发现了人体内蛋白裂解酶BACE2的新功能,其基因表达可以明显降低 AD病人大脑内致病多肽 Aβ的生成,从而发现了一种潜在的用于治疗AD 的新方法。此外还参与了对BACE1蛋白降解途径及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3.与此同时,还重点研究了AD病人大脑内神经元的死亡机制,首次发现了DSCR1蛋白在唐氏综合症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内表达增高,研究了DSCR1基因转录机制并发现其高表达可以直接导致大脑神经元的凋亡。

    ●承担科研项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喉实验室为卫生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科研力量雄厚,是一个临床科研与基础科研密切结合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仅2006年实验室新进的仪器设备总额已接近1000万元,拥有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病理学的科研设备。实验室依托 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实验室科研经费充足,现承担科研项目包括: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名称:关于唐氏综合征关键区域1(DSCR1)蛋白降解途径及功能的研究。

    ②山东省泰山学者科研经费,为实验室科研启动经费。
 
 
 >>               【收藏此页】打印】【关闭
 
     
 
 本版主要新闻  
     
 
  31岁的泰山学者孙秀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