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世博会特刊 A3

展示城市发展的“中国式”智慧

——直击中国国家馆

  • 日期:20100504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上海世博会开园3天,每天大约能接待5万人参观的中国国家馆,不仅是中国各地游客的心之所向,也是吸引外国媒体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有关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这样解读:如果说,北京奥运会通过开幕式向世人呈现了一幅浩瀚的“中国卷轴”,那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一幅比《清明上河图》更宏伟、更丰富的中国城市文明“画卷”,且将持续在184天展期乃至更长时间传播“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中国馆中长128米、高6.5米的多媒体《清明上河图》,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让这幅描绘繁华市井生活的传世名作中的人物“活”了起来,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北宋汴京城。

    与这座“复活”的北宋城市遥遥相对的是一块装饰有同样反映北宋汴京生活的《东京梦华录》文字影壁。目前,在这块影壁背后展示的,就是中国馆镇馆之宝——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仇英版《清明上河图》真迹。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说,之所以选用《清明上河图》表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智慧,原因在于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已经有了发达的城市经济、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中国早在十二世纪就凭借自己的智慧营造了一座繁荣和谐的城市,现在正依靠自身力量迎来另一个高峰。可以预见的是,现代的中国人一定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造就更美好的未来。”

    毛竹晨说:“其实中国馆真正的宝藏,需要观众去探究和寻找,那就是凝结在展览中的东方智慧和价值体系。”

    上海电影集团主创的中国馆主题短片《和谐中国》,以《论语》中的三句警句概括了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述中国人用30年时间加速发展,迈进“ 城市化时代” ;“君子和而不同”,展现一天之内的每时每刻,中国现代城市都是如此丰富与多元;“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崇尚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尊崇社会伦理。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说,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人士所担心的,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上善若水”,中国馆设计团队用水来比喻绵延不绝的中华智慧。从第一展区“东方足迹”中《清明上河图》里的“汴河”,到第二展区“寻觅之旅”中的亭台水景,再到第三展区“低碳行动”中的“感悟之泉”,一路激荡人们的思绪,启迪人们探寻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低碳行动”展区共分五部分,其中蕴含哲理的古语“ 取之有道”、“用之有节”、“返璞归真”等与当代中国的“低碳”行动相结合,呈现一系列展品。中国馆导览员说,这将带领参观者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

    中国古语“取之有道”,也在低碳展区得到了特别演绎。毛竹晨说,“正确、高效、可持续”的获取能源,蕴含了中国古人的“道”。

    在中国馆“低碳”展区的结尾部分,荷花与水帘组成动人的“感悟之泉”景观,占地达250平方米。水帘上还能显示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成语。 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莲叶何田田”的意境,也可在此进一步感悟中国城市和谐、美好的未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大智慧’,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这些中华智慧充分发挥作用。”钱之广说。

    (据新华社上海5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