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大众周末 B1

吴敬琏代言权“争夺战”

  • 日期:20100305
  • 作者:卞文超 整理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卞文超 整理

    吴敬琏的个人传记目前有三个版本。一个是柳红写的《吴敬琏评传》,一个是吴敬琏女儿吴晓莲写的《我和爸爸吴敬琏》,吴晓波的《吴敬琏传》是最新版本。令吴晓波始料未及的是,新书引发了“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

    最初的发难者是柳红。2月8日,《经济观察报》刊发了柳红的文章《话语权背后的责任——兼谈为吴敬琏写传》。柳红担任吴敬琏助理长达9年,对于吴晓波在2009年8月至9月间对吴敬琏作了6天累计20个小时的采访,随后在3个月里就写完并出版了这本传记,她表示:“如果我是吴晓波,我没有胆量向人们宣称所用时间之少,因为这实为羞耻之事。”

    2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上张彦武据此发表了另外的评论文章《吴晓波的商业之累》,对吴晓波的《吴敬琏传》提出质疑。

    3月2 日,吴晓波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对于诚意的怀疑我必不能接受》,对批评作出回应。 吴晓波写道:“我原本以为柳红的文章是对我的新书中的事实、数据、论点或价值观提出异议,毕竟她比我更早接触并研究吴敬琏。然而,她的洋洋四千字,都是在教我怎样写书、采访、做学问以及怎么做人。你可以不屑于我的作品,但是,对于创作诚意的怀疑,我必定不能接受。”

    6天,20小时采访,3个月写作,能不能写出一本可信的传记?这是柳红最尖锐的质疑。 吴晓波解释,所谓的“6天、20小时”,是指作者与吴敬琏在摄像机的拍摄下进行的一次“长篇影像口述史记录”。此前,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梳理等案头工作,“以为我就靠这 20个小时写成《吴敬琏传》的。这恐怕是一个误解。”

    “我提出写作《吴敬琏传》是在2007年,之后我先后出版了《激荡三十年》和《跌荡一百年》。在这期间,我也购买了吴敬琏几乎所有的著作,做笔记以及相关的案头工作。而当吴敬琏答应我的访谈要求后,我其实已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逻辑。”吴晓波在文中说。

    擅长在时代宏观背景下叙事的吴晓波,这次在《吴敬琏传》中延续以往的写作方式。“我这次写作《吴敬琏传》,除了传主的生平之外,更注重的是他以及中国60年来经济思想史的演进,其内在的逻辑线是他亲身参与过的十多场经济论战。”吴晓波表示,“在过去十年中,我写的每一本书,写作时间都没有超过三个月的。我习惯于准备好所有的材料,然后以每天创作数千到一万字左右的进度,一口气完成一部作品。所以,对我来说,用两到三个月时间写完《吴敬琏传》,不是什么有难度的问题。”

    柳红的另外一个质疑是,为什么只采访吴敬琏一个人。柳红的《吴敬琏评传》采访广泛,她在文中提到:“如果我是吴晓波,至少我要采访柳红,从那里寻求更宽广的探讨。”

    吴晓波的观点是:“中外传记史上,从来不乏只采访传主一人、其余全靠文本资料、历史档案的传记。我这次写作《吴敬琏传》,除了传主的生平之外,在论战这一层面上,大量的言论、观点及交锋,其实都以各种不同的文本方式被留存了下来……柳红在日前的那篇文章中罗列了数十位她采访过的、与吴敬琏有关的人士。我并不否认她的劳动。不过,那是她的、应该受到尊重的工作方式。而我,有自己的、深思熟虑的方式。”

    对于《吴敬琏传》引发的争议,吴敬琏本人并未公开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