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字报首页>大众日报>读者 职场 A10

“小”专业毕业生何以“惜嫁”?

  • 日期:20100202
  • 作者:记者 王原 实习生 石爽
  • 来源:大众日报
  • 查看PDF版 查看PDF版
    □本报记者 王原 实习生 石爽

    1月 10日,全省高校毕业生畜牧兽医类就业专场招聘会在潍坊市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开场。全国 560 多家用人单位提供了 1.5万余就业岗位,而该校今年只有3000 名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遭遇寒潮的情况下,畜牧兽医类这种不被看好的“ 小” 专业,却出现了毕业生“惜嫁”的情形,令人欣喜。

    毕业生:一线工作不害怕,发展空间更重要

    来自西安的付新田是该校食品工程系第一届毕业生,他刚刚从中澳控股集团的招聘摊位前挤出来,已经投了两份简历,他发现大多数岗位都需要先在一线工作一到两年。“之前我在一家种猪养殖场实习了半年,这半年都是在一线工作,从养猪配饲料、给饲料,到给猪诊病、打针、清粪,以至生猪屠宰、猪肉分割、成品包装,一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很正常,每一道工序我现在都熟悉。”

    这段实践让付新田体会很深,“ 虽然我们的专业比较吃香,有很多的选择空间,但是我们不在乎从一线工作干起,一线工作可以帮助我们熟悉产业链的基本流程,为以后做好技术工作打下基础。我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杭州的许志浩则从大二就确定了就业目标——进宠物医院工作。在经过一年的专业课学习之后,他更加专注于对宠物养护知识的学习。他说:“今天我投了3份简历,目标都是宠物医院。我比较看重用人单位的技术和设备,宠物养护是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更重要的是我也喜欢这样的工作。”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了为数不多的往届毕业生和外来求职人员。郭晓芳已经在青岛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小郭说:“经过一年的锻炼,再求职考虑的是企业的整体实力,而且更希望在待遇和个人发展上能有一个提升。”

    企业:我们需要实操性强、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来校参加招聘的单位中,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跨国公司占50% ,校友创办企业占30% 左右。

    山东得利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第5年来这里参加招聘会,每年都提供 50-120个工作岗位。今年总经理任相全亲自上阵,为同学们作了专场宣讲,他也是该校60位“明星校友”之一,毕业17年,在养殖场从养猪起步,做到今天的总经理。宣讲现场有475名同学投递了求职简历。任相全告诉记者:“近年我们在这里招聘的毕业生,都要在养殖场工作1-2年,他们从猪舍选址、养猪设备引进、猪病防疫保健等做起,并要担任1个月的组长助理,1—2个月的厂长助理,这样将来他们不管是做销售、宣传、服务还是品控,都不会说外行话。”

    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是首次来这里参加招聘会,但早在1993年,该校的毕业生就开始在其子公司— — 山东昌邑正虹饲料有限公司工作,现在他们当中已经有1名销售经理、4名区域经理、2名内勤经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匡舒平表示,企业打算从三方面跟该校深度合作:公司的 27家子公司全部成为该校的实训基地;继在华南农大、华中农大等六高校设立“正虹班”之后,今年将在这里设立“正虹班”;与学校进行培养平台合作,师资共享,尝试订单培养。

    学校:产业链延伸到哪儿,专业就设置到哪儿

    近年畜牧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也带来人才需求的刚性增长。2008年,我国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仅占35.49% ,仍远远低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60% —80% 的比重。

    学院要做的就是借势发展。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全部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为5:5,个别专业达到7:3。学院与全国 500多家畜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业内龙头企业设立校外实训基地50余处,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就业前就能有比较强的实操能力。

    在1月9日的校企恳谈会上,许多企业也为校方提出了中肯建议。任相全说,企业更需要综合型、复合型人才,毕业生的学习能力要提高;山东养禽人才多,但养猪方面技术专家少,这方面校企可以合作。山东亚太中慧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沈福萍认为:“部分毕业生团队合作意识较为薄弱,学生融合企业的能力较差。”湖南正虹科技人力资源部匡舒平提出,在2.5+0.5(两年半学习,半年实训)的培养模式基础上,可否尝试2+1 (两年学习,一年实训),或者1 年学习+1 年实训+1 年学习的培养模式。

    学院党委书记高明飞表示:“高职学院的教学,要跟产业发展、 跟市场、 跟企业紧密结合。现在学院专业设置的针对性还不是很强,下一步我们打算产业链延伸到哪儿,学校的专业就设置到哪儿,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为学院的兼职老师,联合企业申请科研项目,真正树立为学生、为企业服务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