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喜欢“幸福大包”更乐于融入社区

社区经济实体共建幸福家园

2023-05-25 作者: 李广寅 来源: 大众日报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王刚 报道
  本报东营讯 连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府前社区的“幸福大包”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我们成立社区企业幸福食堂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卖居民自己做的包子。”府前社区党委书记生沈阳介绍,食堂每天做365个包子,其中300个以低于市场价卖给有需要的老人或孩子,剩余65个免费上门送给高龄老人和特殊人群。通过社区党委领办幸福食堂,居民不仅喜欢上了“幸福大包”,更是开始青睐社区、融入社区,党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据了解,针对居民参与治理服务积极性不强、社区闲置资源利用率不高、社区自我“造血”源动力不足等难题,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社区党组织领办经济实体”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支持有条件的社区依法成立物业服务企业、家政公司、幸福食堂等经济实体,科学规范小区公共收益清理工作,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资金管理使用由街道党工委把关指导、社区党组织统筹定向、社区“两委”成员及党员群众参与监督,做到章程统一制定、项目统一论证、财务统一管理、事务统一公开。“我们成立了社区企业13家,论证实施社区党组织领办项目32个,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建立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的长效可持续机制。”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刚说。
  合理开发社区辖区范围内的“人、文、地、产、景”等资源,各个社区党组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社区旅游、社区报刊、市集特展、研学体验等产品“好物”12类、产业品牌4个,累计收入22万余元,实现以社区自身资源的加持升值、产品“好物”的增量扩容、品牌资源的价值转化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以其中3个社区企业为试点,开发区在市域镇街范围内探索城乡互动发展“飞地经济”,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结对联建,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联合打造8处“幸福共富工坊”,带动70余名居民再就业再上岗,推动合作社增收约6万元。特别是部分社区按照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的发展思路,利用电商营销、主播带货、“邻e+”小程序等平台,创造了更多的“线上”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就业岗位。
  “项目收益全部用于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搭建居民自治阵地平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自组织,举办社区特色文化和传统节庆活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二级主管苏新萍介绍。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王刚 报道
  本报东营讯 连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府前社区的“幸福大包”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我们成立社区企业幸福食堂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卖居民自己做的包子。”府前社区党委书记生沈阳介绍,食堂每天做365个包子,其中300个以低于市场价卖给有需要的老人或孩子,剩余65个免费上门送给高龄老人和特殊人群。通过社区党委领办幸福食堂,居民不仅喜欢上了“幸福大包”,更是开始青睐社区、融入社区,党群关系越来越融洽。
  据了解,针对居民参与治理服务积极性不强、社区闲置资源利用率不高、社区自我“造血”源动力不足等难题,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社区党组织领办经济实体”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支持有条件的社区依法成立物业服务企业、家政公司、幸福食堂等经济实体,科学规范小区公共收益清理工作,以创新商业模式、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资金管理使用由街道党工委把关指导、社区党组织统筹定向、社区“两委”成员及党员群众参与监督,做到章程统一制定、项目统一论证、财务统一管理、事务统一公开。“我们成立了社区企业13家,论证实施社区党组织领办项目32个,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建立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的长效可持续机制。”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刚说。
  合理开发社区辖区范围内的“人、文、地、产、景”等资源,各个社区党组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社区旅游、社区报刊、市集特展、研学体验等产品“好物”12类、产业品牌4个,累计收入22万余元,实现以社区自身资源的加持升值、产品“好物”的增量扩容、品牌资源的价值转化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以其中3个社区企业为试点,开发区在市域镇街范围内探索城乡互动发展“飞地经济”,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结对联建,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联合打造8处“幸福共富工坊”,带动70余名居民再就业再上岗,推动合作社增收约6万元。特别是部分社区按照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的发展思路,利用电商营销、主播带货、“邻e+”小程序等平台,创造了更多的“线上”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就业岗位。
  “项目收益全部用于增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搭建居民自治阵地平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居民自组织,举办社区特色文化和传统节庆活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二级主管苏新萍介绍。